这种脂肪瘤贴有谁用过?真的有效果吗?

我老公78年出生的,身体一直比较健康,一般生病的情况是易发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疾病。我们认识以后,他体重一直呈增长趋势,1米78的个子,四年前也不超过150斤的体重,现在最高时有80... 我老公78年出生的,身体一直比较健康,一般生病的情况是易发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疾病。
我们认识以后,他体重一直呈增长趋势,1米78的个子,四年前也不超过150斤的体重,现在最高时有80公斤重,目前控制在75公斤。
三年前我们在大连,他发现身上有一,两个的瘤状体在前胸腹部,去医院看过,医生说是脂肪瘤,没有关系,他自己也一点都不在意。
近一年我观察发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胳膊、前胸、腹部、背部都有,大概有20多个大小不均。他原来喜欢吃油腻食物,但运动多些,现在饮食清淡些,但运动少,精神压力比较大,易焦虑。
他本人不在意,我很担心。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基本上了解脂肪瘤,及其饮食生活习惯注意事项,所以不需要提供。
主要想知道针对我老公的情况,有没有具体的中药方,和成药(哪有购买,网站上及广告的勿扰)主要能提供外用,副作用小的有效方法最好。
谢谢!回答满意的可以加分,无用的不予采纳!
1、食用蜂胶并采用磁灸贴,以及外治方法:可取山慈菇,醋磨浓汁、外涂患处,每天3~5次,直至肿物消失。
2、生山楂片、黑豆、白糖各等份。黄酒适量。先将生山楂片去核,黑豆研粉,加白糖,适量黄酒蒸熟为膏,每日3次,每次两汤匙冲服,连服半年。
3、何首乌、当归各15克,炙甘草、白芍、赤芍各6克,川芎4.5克,生地、白蒺藜各12克,黄芪24克,胡麻仁、肉苁蓉各9克。水煎服,早晚各1次,(有益气养血、通脉的功效,尤适宜多发性脂肪瘤及慢性淋巴结炎。)
4、健脾,化痰,活血化瘀
5、 多发性脂肪瘤,开刀怕开不了那么多。 可用下方三十天:
以上是我收集的部分药方资料,重复的不用发,浪费时间。
我想知道以上方法是否有效?其中那些可以采用?有没有副作用?相比较哪些更合适试用?

诊断为脂肪瘤的患者,较小脂肪瘤可以进行保守的观察。而对于较大的脂肪瘤或者是影响到美观的脂肪瘤,可以通过手术或通过抽脂的手术来进行治疗。脂肪瘤本身通常难以自行消除,一般建议进行手术治疗。而对于较小脂肪瘤,可进行保守治疗,并在观察的同时可以尝试增加运动,以及减少脂肪、酒精等摄入的方法,调整身体的脂质代谢。有部分小体积的脂肪瘤可以在这种方法的辅助下,体积进一步减小。 脂肪瘤是良性的肿瘤,极极少存在恶变的可能。而通常在手术后医生会将所切除的脂肪瘤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明确脂肪瘤目前所属的状态。如果脂肪瘤在短期时间内迅速增大或出现其它形态上的异常,可能要进一步的考虑肿瘤的属性,是否是脂肪瘤,是否可能为其他肿瘤。

告诉你吧,我和你老公一样,别指望什么药物能治好,手术更不可取,手术后会引起多发和转移,要是转移到面部更难看,是不是?我想改善生活习惯,减少脂肪瘤继续长大和发生才是良策,最重要的是它对身体却是没有危害,只是难看而已。

脂肪瘤是体态交胖的人长时间的坐立挤压造成的,对身体没有危害。我爸就有胳膊上腰上都是很多,吃药是不行的,再说也没有药能治疗,最好的办法是做手术,我爸就做了,7个地方,做完就没了。

俺背着这些驼峰,走过了许多年,可气的是长在俺健美的小臂上,自己觉得难看不说,万一吓着些美女,岂不太对不起俺这张英俊的老脸,阿门,夏天来了,俺却过上了冬天。长长的衬衫,怎么能衬托出俺标致的身材!吃药 ,没得用,手术,要复发,绝食,没勇气,寻死,俺不敢,苍天啊,大地啊,告诉俺谁要俺送给谁哈。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以下文字,曾经在前段时间推送过。作为以上音频的文字内容,贴在这里,供您对照收听。)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分享治脂肪瘤的方子。

我要说明啊,这方子不是万能的。适合啥样人,我在接下来的文章里会给你讲清楚。

其次,这方子不是我琢磨的。我是中医界的小学生,没有那么好的见地。我这是通过学习和阅读,从前贤那里“偷艺”而来的。

从谁那里学的呢?是我国辽宁铁岭开原一带的中医前辈,洪作范老师。洪老师是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之一,在中医界是很有名望的前辈。只不过,现在的人知道他的不多了。

有这么一回啊,洪老接诊一个人,是一个尼姑。

她什么毛病呢?就是两侧上肢有很多黄豆大小的结节。这些疙瘩不红不肿、不痛不痒,也不发硬。不过,这些小疙瘩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多,体积也似乎变大。于是,她求洪师诊治。


洪师仔细观察,发现患者舌质胖淡,舌苔薄黄而腻,脉象沉弦而滑。坐在对面,表现得十分疲倦,连说话都悄声悄语,没有力气。

后来,洪师仔细询问,得知患者早年因为家庭感情等因由,终日抑郁寡欢,后来就出家为尼,试图找到心灵的归宿。不过,即便是这样,她也是容易在夜深人静之时,感怀往昔、莫名苦闷。而且,就其性格而言,似乎从小就孤僻,喜静寡言。

另外,自从双臂发病以来,此患常常感觉两条胳膊酸沉乏力,四肢倦怠,胸脘郁闷。

洪师了解到这些以后,很快就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柴胡20克,陈皮20克,半夏15克,茯苓25克,青皮20克,栀子15克,白芥子15克,橘络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用到第六剂,左侧上肢的疙瘩开始减小。尤其是一些体积不大的疙瘩,已经不见了。用到第十剂,右侧上肢的疙瘩也开始减小、柔软。等用到第十六剂的时候,患者双臂的疙瘩已经完全消失了。与此同时,患者的心境大为改善。

这个小医案,就记载在《北方医话》的第316页上。《北方医话》是中国五部医话当中的一部,里面有很多中医前辈的经验之谈。这部书,我读了不下三遍,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我建议你也来读一读。


从我之前的描述中,你能感受到,此人长期以来情绪抑郁寡欢、莫名愁苦。这就会导致她出现肝郁的问题。肝主情志。情志不遂,就会令肝气郁滞。这没什么好说的。

肝郁,则气滞不行。气不行,则津液不化。津液不化,则聚生痰浊。同时,肝郁克脾土,令脾运化不及。运化失常,也会让津液聚而成痰。患者舌质淡胖,苔腻脉滑,这都是痰湿内积之象。

至于说胸脘郁闷,则源于气滞不畅。上臂酸沉四肢乏力,则源于中焦不运,气血匮乏,不能濡养四肢。

由此可知,患者的问题,主要在于肝郁脾虚,痰湿蕴积。这一点毫无疑问。

痰浊这个东西,可以发作于全身各处。就这个患者而言,显然是聚于双臂皮下,形成了中医所谓的“痰核”。痰核,就是今人所谓的脂肪瘤。

应该说,中医提到痰核,提到脂肪瘤,往往第一个就想到痰浊流聚而成。这个是中医临床的常规思路。由于这种疙瘩的本质,是痰,故而它往往不红不肿、不痛不硬。

这个时候怎么办?自然要想办法化痰,同时要疏解患者的肝气,务必让她的气机调畅起来。

怎么实现这些目的?我们看看洪作范老先生用的配伍——

柴胡20克,陈皮20克,半夏15克,茯苓25克,青皮20克,栀子15克,白芥子15克,橘络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这个配伍,我们能看出来,它其实是古方二陈汤的化裁。陈皮、半夏、茯苓、甘草,这是二陈汤。它是中医治痰之总剂。半夏燥湿化痰,陈皮行气除湿,茯苓健脾利湿,甘草和中而调和诸药。

这个配伍,是化痰的底子。在这个基础上,用柴胡、青皮进一步疏理肝气,用栀子清热,以防肝郁痰阻而化热(患者苔黄腻,可见已有热象)。再用白芥子、橘络豁痰散结,全方可谓标本兼治。

所以说,这是当代老一辈中医临床家,用二陈汤加减来治疗痰核、脂肪瘤的方子。我觉得这是很有代表意义的。


说起来,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人身上出现过脂肪瘤。有些人很苦恼,有些人觉得无所谓。我这篇文说,给你展示了中医在应对此病时的一般思路。我希望你能从中有所体悟。

我个人的体会是,容易得这个病的人,要么是性格较为沉郁安静内向之人,要么是素来体胖之人。前者,容易肝郁气滞而生痰。后者,则多为脾虚运化失常而生痰。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肝郁、脾虚、痰湿内积,作为痰核一病基本病因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上头洪师的这点经验,我解读出来,就供您借鉴、参考吧。对此感兴趣的朋友,请你在中医师的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不要盲目尝试。辨证要点,我再说一遍,就是脉象沉弦而滑,舌苔黄而腻,舌体较为胖大,痰核不红不肿、不硬不疼也不痒,平素情绪抑郁寡欢、食欲不振、偶尔自觉胸闷不畅,四肢倦怠乏力。这些都是不难辨证的。

好了,关于这个,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我,学艺不精,但唯独喜欢向前人学习。这篇文字,也算是我的一点学习笔记吧。我斗胆拿出来,和你分享。

全文完。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用冰块在脂肪瘤的地方不停抹搽用不了多久脂

、用磁灸或磁铁贴在脂肪瘤处。

、用七个还未成熟的核桃,就是刚结果的那种青

核桃,切成薄片泡入两斤蜂蜜中(因为青核桃的核

桃皮里含有很多的单啉,此物质就有消除包块的作

,泡了七天之后,就每天喝两次这种蜂糖冲水,

坚持下去,就能把身上的脂肪瘤消除。

简单的介绍一些皮下脂肪瘤的中药药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脂肪瘤贴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