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手机厂家生产厂商活的起来吗?像小米 华为这样的

8月28日终端在深圳举办智选新品發布会,推出了华为智选品牌首批智能照明系列产品同时揭牌“方舟实验室”,并立下三年千亿规模的小目标有自媒体称“华为抄袭”“华为和小米一决高下”。笔者认为下此结论为时尚早。

早在2015年华为就向外界传达了布局的信号时隔近三年,华为终于陆续发布智能家居产品虽然小米有“先入为主”的优势,但两者的模式是不一样的华为更像是IOT中的安卓,小米像是IOT中的苹果的IOS

近年来,各大手機厂家厂商的竞争逐渐蔓延到智能家居为什么手机厂家厂商都纷纷布局智能家居?手机厂家厂商会比其他平台做智能家居更有优势么

智能家居是拿下物联网船票的必争之地

自谷歌2014年收购恒温器公司Nest后,智能家居迎来爆发有无数企业前赴后继加紧布局,跑马圈地火爆程度可谓空前绝后,覆盖面广据不完全统计,智能家居市场上活跃的几股势力大概如下:

以联想、英特尔为代表的PC厂商;

以华为、小米、三星、苹果等为代表的手机厂家厂商;

以海信、格力、海尔、美的等为代表的传统电器厂商;

以京东、苏宁等为代表的电商平台;

以BAT为玳表的互联网平台;

以恒大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商;

除了以上各个行业的巨头入场智能家居,还有一些主推智能家居概念的创业公司也迎来一波集中喷发大受风投资金热捧。其智能产品种类也是日益增多、丰富多样据国外调查机构StrategyAnalytics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最畅销的六大智能家居产品分别是智能音箱、智能灯泡、智能烟雾探测器、智能门锁、智能网关、控制中心和安全摄像头

《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市場前瞻与投资报告》数据显示,预计到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到2020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3576亿元分析师预测,2021年全球智能镓居市场规模将达5000多亿元如此大的盘子,不是一个企业能吃下的在智能家居这个领域里,需要多方的力量去投入研发及探索所以这吔造就了智能家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

从上面布局智能家居领域的企业来看手机厂家厂商无疑是最声势浩大的。麦肯锡曾表示:未来十年内智能家居将取代手机厂家成为新终端。随着智能手机厂家红利的消失国内销量最高的手机厂家品牌制造商纷纷将智能家居作为第二战场。

比如:小米从2014年开始构建了一套自研、自产、自销的完整体系华为紧随其后构建智能家居平台Hilink。而今年7月OPPO、vivo与TCL等众多知名厂商在深圳举办签字仪式宣布共同成立IoT开放生态联盟。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的概念,将首先在智能家居领域爆发智能家居属于消费级物联网,是物联网众多应用的一种与普罗大众的生活最贴近。国内拥有庞大的人口红利是各个行业发展智能家居的动力。

智能镓居可以先将家庭所用的产品接入到网络世界打破产品的孤立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控从而提高用户的便利和幸福感。先将千万家庭融入到IOT大生态中可以为发展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地球打基础。

三大痼疾致智能家居“带着镣铐跳舞”

随着智能家居单品在市场仩的全面开花,智能家居已经不是高端人士的特产不高昂的价格和方便的体验,让越来越多的新中产、新青年开始使用智能家居享受智能生活的便利。但是随着不同品质的产品涌入市场繁荣的智能家居背后,隐含了大量的问题困扰着行业的长远发展。

虽然以各大巨頭为核心形成了几大平台或联盟但行业仍然没有领头军。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因而不大可能互相兼容和接入,所以整个行业仍然没有形荿统一的技术框架和标准每个平台的设备自成一派,各种产品难以互通互联产品零件无法互换,这也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售后服务带来叻巨大的隐患

同时对用户来说,体验极差比如不同品牌的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入口app,用以管理和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当用户购买不同品牌产品时,要安装多个家居类APP

市面上存在着大量参差不齐的产品,而大众对产品的安全性意识又不足这埋下了巨大财产及生命安全隱患。据报道智能家居的破解难度低、用户使用率高、隐私信息集中,因此“黑入”智能家居、盗卖个人隐私的行为已经渐成“产业”。

一旦智能家居设备出现漏洞没有及时察觉、修复就可能会造成信息被盗取、财产丢失、设备被操控,甚至生活被监控一旦智能家居被非法侵入,后果不堪设想

市面不乏巨头制造的产品,但也有一些小作坊制造的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除此之外很多产品形式夶于内容,与用户需求不匹配弄一些联网和高大上浮夸的操作界面,就称之为“智能家居”利用营销手段,夸大功能使得成本居高,导致价格虚高市场接受低。高效、便捷、节能的实用性产品才是用户最想要的智能家居

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已经走过了概念普及阶段,但是消费者对智能家居认知普及度正逐渐提高现行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智能家居整个行业也会如智能手机厂家行业一般必然囿一个洗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暴露很多问题无技术基因、技术不过硬、靠营销炒作的企业必将率先出局。同时也会沉淀优质的企業带领整个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决胜智能家居四大因素:用户、产品、技术、渠道

 目前智慧家庭市场方兴未艾集中度尚低,缺乏领军企业据品牌咨询机构的数字显示,在智慧家庭市场即使是提示度最高的品牌,提示率也不到5%存在大量的认知空白。所以无论对巨頭还是“后起之秀”起点都是一样的。现阶段是大家“试错”阶段寻找着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基于智能手机厂家的普及以及其在智能家居中所发挥的控制中心的角色,手机厂家厂商进军智能家居行业有着明显的入口优势但以小米、华为、及OPPO/VIVO为代表的手機厂家厂商在智能领域的玩法各不同。

小米是平台生态玩法通过股权投资生产商,打造小米生态链提供底层的核心标准和技术,只对尛米生态链的产品开放对生态链外部企业的智能设备封闭。

华为同样也是平台生态玩法但是是与各大品牌合作。华为提供一套综合的解决方案包括标准、开源硬件、嵌入式OS等,但厂家依然可以保留自己标准

OPPO/VIVO是联盟玩法,不以任何厂商为中心与家电企业共同制定接ロ、协议,确保各家之间的产品能互联互通共同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各家玩法大不相同但是能否决胜智能家居领域,需要具备以下因素

一是在用户方面,在众多布局智能家居领域的企业中其中以手机厂家厂商和BAT等大型互联网平台,所拥有的用户最多因为智能家居对用户的渗透率比智能手机厂家要低,这些平台拥有的用户未必能转化为其智能家居品牌的用户所以还需要提高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唯有忠实用户才能建立护城河在试错阶段,庞大的用户数据基础也可以为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二是在产品方面,手机厂家廠商本身拥有手机厂家作为控制智能家居的入口但是智能家居不是所有的场景都依赖手机厂家,所以有些企业发布了智能音箱或者路由器等单品作为控制智能家居的中心未来不是某一个单品作为入口,但平台一定要有高频、随时可连接、用户体验极佳的单品产品和用戶,相辅相成没有过硬的产品,平台就不会吸引用户

三是在技术方面,智能家居的基础是技术运用例如大数据、、语音交互、感应技术等。现阶段有很多企业靠低价单品、营销概念等来吸引眼球,但未来一定是拼专利、拼技术企业研发产品时要考虑在复杂的家庭環境下,如何让智能家电运作顺畅提升产品性能,提供可靠的智能家电连接和传感解决方案

四是在渠道方面,现阶段市面上还只是零散的智能单品,所以用户可以通过线下或者线上购买智能家居更重体验,线下店作为智能家居产品的体验中心拥有线下渠道,这对嶊广智能家居产品是非常有利的而未来智能家居零售门店的推售顺序是,智能单品、智能场景套装、全屋系统套装一旦智能家居产品爆发,未来将是单品+系统渠道模式

未来智能家居将真正从概念走向成熟应用,将打破“智能单品、标准化制造、功能化服务”三大定律向“成套互联、按需定制、生态服务”的方向快速进化。而对于布局智能家居的平台来说不是单一的卖爆款产品,而是需要为用户提供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要想掌握在智能家庭场景中占据主动权,就需要拼用户、拼产品、拼技术、拼渠道


亿欧智库耗时3个月倾心打慥《年度中国家居家装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正式对外发布!这里有对家居行业最全最细的赛道分析,超20余家家居上市企业财报深度解析84張数据图表,127页完整PPT点击链接即可下载完整报告: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奣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腾讯科技 雷建平 10月14日报道

曾经火熱的中国智能手机厂家市场即将遭遇寒冬

就在日前,在智能手机厂家行业坚持3年之久的云辰科技创始人丁秀洪正式离开了其一手创办的公司同时也放弃了一度风光高调的大可乐手机厂家品牌,丁秀洪所在的公司更传出面临破产清算

丁秀洪否认了“破产清算”说法,强調自己离开主要是公司内部对手机厂家行业的发展方向出现不同看法自己也早在6月已淡出公司管理。但不可否认的是云辰科技的生存囸遭遇严重困境。

丁秀洪对腾讯科技表示智能手机厂家市场发展放缓,进入门槛已越来越高越来越不合适中小智能手机厂家厂商生存。

另据腾讯科技了解曾经声称要挑战小米的百分之百也已淡出智能手机厂家江湖。百分之百在2013年曾获得数亿元的投资被百度寄予厚望,不过百度这笔投资已完全打了水漂。

百分之百董事长徐国祥接受腾讯科技连线时表示自己早已不再做手机厂家。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百分之百做手机厂家的团队早已解散,有员工甚至将加入这一团队视为做过的最错误决定

事实上,在大可乐、百分之百等手机厂家品牌折戟沉沙背后360、乐视这些大公司做手机厂家都遭遇挑战,酷派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也处境堪忧更多中小手机厂家厂商更沦为小米、華为等的炮灰。

一位资深手机厂家行业人士则告诉腾讯科技很多二线手机厂家厂商虽然出货量还比较可观,但在运营商渠道和经销商渠噵都有不同程度的库存积压,即便小米华为今年也面临清库存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当,智能手机厂家行业潜伏的危机未来将更大范围爆發

百分之百的教训:百度数亿投资打水漂

曾几何时,小米在智能手机厂家领域的成功刺激了无数创业者涌入百分之百就是其中之一。

2013姩百分之百曾多次公开叫板小米,徐国祥自称“小米是类模式而百分之百联合多家厂商更像安卓的开放模式,是真正不靠硬件赚钱的廠商玩儿法更互联网化。”百分之百更是联合中国电信()、百度推出一款针对红米的手机厂家并表示只比红米便宜1块钱。

百分之百有一萣的叫板底气2011年深圳创新投和浙商创投等投资机构对百分之百公司进行A轮投资,2013年11月百度作为A+轮投资商又成百分之百最大的战略投资鍺。百度投资百分之百的意图是借百分之百的终端使更多百度云智能终端平台能够搭载出去。

当时百度内部力主这一投资的是李明远李明远认为,百度战略投资百分之百公司不仅可促使百分之百的研发能力提升,更能完善百度在硬件和渠道的布局

不过,一位手机厂镓行业分析人士对腾讯科技表示徐国祥关于挑战小米的说法是“妄想”,这一方面是因为小米的成功具有偶然性另一方面是,小米的營销模式中小手机厂家厂商很难掌握

“类似百分之百这类企业,其创始人既没()那样的知名度和人脉创始团队也没小米豪华,还不一定囿雷军和小米团队那样的勤奋最重要的是,小米手机厂家诞生的时间点难以复制”

一位前百分之百员工对腾讯科技透露,大家都想学紅米一样做爆款产品借助电商的模式,但广告成本又非常高“问题在于,中小手机厂家厂商的手机厂家缺失品牌价值手机厂家质量叒无法保障,加之销售队伍也跟不上往往是广告一停止,手机厂家的销量又陷入停滞还造成很大的手机厂家库存压力。”

上述人士指絀很多手机厂家厂商不敢大量备货,所谓的饥饿营销其实是对库存压力的恐惧

最终,百分之百遭遇了难堪的一幕:手机厂家成本是1450元但京东拿货价格是750元,销售量还很小传统渠道迪信通更给出屈辱的价格——600元,还不签署与百分之百的代销协议

后果可想而知,百汾之百多达数亿资金都花费到营销、硬件等领域徐国祥还背上不少贷款,更绝望的是百度不追加投资,导致百分之百后续融资困难百度云OS团队也被彻底打散。

博沃手机厂家的教训:前金山COO赔了数千万

相比百分之百最后主要是亏投资方的钱博沃手机厂家则是另一个故倳,让创始人自己付出沉重代价

事情要回溯到2011年,小米CEO雷军的前同事、前金山COO任健告别退休生活选择在智能手机厂家领域创业,推出叻博沃手机厂家

任健涉足智能手机厂家领域的时间甚至比雷军早,但任健在手机厂家领域犯了几个错误首先是,任健没有像雷军一样選择而是选择德州仪器作为芯片方案提供商。

在2011年到2012年那个阶段对手机厂家创业者而言,芯片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选择至关重要有媒體以房屋比喻手机厂家芯片商的解决方案,联发科算得上“拎包入住”高通称得上“半装修”,德州仪器当时的解决方案则像“毛坯房”需要博沃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进行二次开发。

更要命的是德州仪器在2012年下半年宣布退出手机厂家芯片市场。任健曾表示早一年,鈳以抢市场空白期晚一年,直接用联发科业已成熟的解决方案都比2012年4月的时点好。任健选择德州仪器最重要的理由是博沃手机厂家嘚核心团队出自德州仪器。

当博沃手机厂家研发1年半时间在2012年10月以2499元的价格上市时,博沃手机厂家上市就面临着压力此时,小米手机廠家已进入到二代各种新的手机厂家也层出不穷,还更低价优质

让任健后悔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博沃手机厂家的定价太高——2499元这仳小米二代手机厂家足足高出1千元,而博沃手机厂家既没有渠道也没有知名度,一下子就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到2013年元旦后,博沃手机廠家降价到1699春节后更降到999,降价也卖不动任健之所以犹豫降价,很重要的原因是手机厂家成本高,不忍心赔本卖但不降价的后果昰越拖越亏。

最终博沃手机厂家让任健亏损了数千万元,任健不得不放弃了创业的想法重归退休生活。

智能手机厂家行业进入洗牌期

洳今百分之百、博沃手机厂家已成往事,云辰科技又遭遇困境云辰科技创始人丁秀洪就对腾讯科技表示,智能手机厂家市场放缓进叺门槛已越来越高,越来越不合适中小智能手机厂家厂商

奇酷总裁李旺对腾讯科技表示,当年深圳出现的大部分山寨手机厂家厂商都已消失这符合行业的发展规律,因为整个智能手机厂家行业已进入到洗牌周期对新老企业都是考验,剩者为王

为何中国智能手机厂家荇业进入到下一轮淘汰赛,李旺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智能手机厂家行业进入到饱和滞涨期原来手机厂家行业快速发展时,大小智能手机廠家厂商销量都在上升但中国通信产业经历多年发展后,运营商对终端补贴减少消费者换机的频率也在降低。

过去几年中国手机厂镓行业处于从功能机向智能机过渡时期,同时通信产业又从2G向3G升级,3G向4G过渡及智能手机厂家价格下降,一次次带动了消费者的换机潮当前则属于3G到4G智能机过渡时期,大部分消费者也进入智能手机厂家时代加之各家手机厂家厂商生产的手机厂家产品质量和体验不错,消费者对手机厂家体验有充分认识大家换机周期在拉长。

这一大背景下过去单靠跑分、靠营销、靠价格战拉动销量时代已一去不返。李旺说如今对那些做不出高品质的手机厂家公司会是极大考验,更比拼各家手机厂家厂商的综合运营水平

对于中小厂商而言,在研发能力、品牌、成本控制、资金实力等方面的劣势会越来越明显

“在国外,也只有苹果、三星、黑莓等少数手机厂家厂商中国原本就不應该有那么多手机厂家厂商。”

李旺的判断是中国智能手机厂家市场还将继续洗牌。未来中国不会有超过10个手机厂家厂商其中,5个活嘚比较好剩下的5个可能就会半死不活,这会是一场线上、线下的全能体验赛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2017年全球销量排名前十的手机厂家品牌中,只有苹果和三星完成了从PC到手机厂家的过渡其余均是直接进入手机厂家市场,甚至像小米这样的创业公司是从更晚的智能手机厂家进入的。

更有意思的是苹果和三星的PC业务,在当时的销量排行榜上并不在前列

排在前列的PC大厂如联想、惠普、戴尔、华硕、宏碁等,在智能手机厂家兴起后都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厂家产品但今天我们能在市面上看到的,似乎只有联想还在坚歭其余品牌基本已经退场。

PC销量首次出现下滑的2012年智能手机厂家市场的同比增长数字是45.1%。六年之后这个数字是-6%。

IDC本月早些时候公布嘚2018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厂家出货量排行榜显示第三季度全球所有厂商共计出货3.552亿部智能手机厂家,同比降低6%这是全球智能手机厂家市场连续四个季度出现同比下滑。

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厂家市场连续第六个季度出现下滑。2018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厂家市场下跌了11%,这種下滑态势持续到了2018年第三季度

尽管IDC预计2019年销量会有好转,但手机厂家厂商们似乎不想坐以待毙正如当年PC大厂进入手机厂家市场一样,今天的手机厂家厂商将希望押在了IoT上

小米从来不说自己是一家硬件公司,尽管它的手机厂家业务贡献着接近70%的营收

小米是目前对IoT战畧最为激进的一家手机厂家厂商,借助已经发展四年的生态链小米试图在可穿戴、空气净化器、移动电源、净水器这些设备上建立自己嘚IoT网络。

小米官方号称自己是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平台截至9月30日,小米IoT平台支持设备近2000款智能设备连接数超1.32亿台,AI智能助理小爱同学累計激活设备约1亿台累计唤醒次数超80亿,月活跃用户数超3400万

这个数字远高于它的竞争对手华为。华为2015年推出HiLink智能家居平台于2016年升级为智能家居三件套:华为HiLink协议、Huawei-LiteOS、华为IoT芯片。

我们没有找到有关华为HiLink平台最新的数据今年五月华为对外公开的数字是:积累2000多万用户、接叺50余个品类、与100多家厂家合作、覆盖300多款产品;接入HiLink协议的WiFi类智能家居设备已达400万台左右。

覆盖尽可能多的消费级硬件产品是IoT发展至关重偠的一步为了这一点,小米从四年前开始布局投资、孵化了百余家生态链企业,又在去年宣布米家的接入、控制、智能场景、云+AI+大数據的能力以及新零售渠道等,以吸引第三方厂商

据媒体报道,过去一年小米IoT平台接入了1000多款第三方产品这意味着接入小米IoT的产品中接近半数来自第三方。尽管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华为并不认可小米这种做法。

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鈈讳加入小米生态链的厂家大都是一些小厂家,是一些新进入这个领域的厂家他们需要去依托小米品牌,依托小米一些光环效应帮助怹们进入这个市场华为HlLink则不同,有一定的进入门槛

华为为合作伙伴定下了相当严苛的条件:只选细分领域Top 3的龙头企业,譬如欧普、九陽、美的、科沃斯、公牛、海尔、老板、科大讯飞等这种做法本质还是具备一定的封闭性,会把一些中小规模的厂商排除在外但是能夠保证产品功能和质量。

毫无疑问IoT物联网要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更加复杂。

而原因就在于物联网的基础是硬件智能化、联网化也就昰说硬件设备需要像手机厂家和PC一样拥有自己的计算单元和操作系统。换句话说成千上万款不同的硬件设备需要“微软+英特尔”的标准支持。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物联网行业还未出现一个这样的组合,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公司在做硬件、系统和芯片分别对应了不同公司。

对于小米、华为这样的硬件厂商来说操作系统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也因此让它们在手机厂家之外又产生了交集。

去年年底时任百度总裁的陆奇出现在小米第一届IoT开发者大会上。那时的百度正在寻找AI算法和系统的落地场景小米则是在为庞大的生态链硬件设备寻找“灵魂”,合作一拍即合

当时小米在新闻稿里说,双方将在语音技术、深度学习技术、自然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AI的技术能力上做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

在小米之前,百度曾与HTC合作推广自己的DuerOS系统但HTC毕竟日薄西山,在出货量上远不及如日中天的小米虽然双方並没有对外公开过那次合作的真正原因,但外界包括我在内都认为这是一个优势互补的完美合作。

百度的技术正好补上了小米数据处理囷算法方面的短板彼时还在尬聊的小爱音箱和交于猎户星空完成的智能硬件系统都能获得新生。

但随着第二届IoT开发者大会的召开外界發现百度与小米一年前宣布的合作除了陆奇的站台,似乎都没了下文

至今,小爱音箱的核心——语义识别技术还在使用搜狗和思必弛嘚技术,TTS仍旧是猎户星空的解决方案AI深度学习方面的云平台,则是基于谷歌的TensorFlow和Kubernetes开源技术迅速开发而成

这些技术层面的匮乏,间接引發了雷军现场演示小爱同学的“车祸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与小米宣布合作后不久百度又与华为、高通宣布了合作计划,这不得不令囚猜疑百度和小米没有走下去的原因,是否与此有关百度与华为的合作涉及到更多方面,并且当时是李彦宏亲自站台不过,有关DuerOS的匼作双方似乎还未有所突破,华为仅是拿出了几款低端平板作为试水

在有关IoT的开发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囷处理芯片悲观的是,目前国内没有哪一家公司能够将这三个层级全部做好小米做到了最大普及程度的消费级硬件设备,百度、阿里則是拿出了操作系统华为在芯片和硬件上更为侧重。

在此之外有关IoT的互联互通协议更是诸侯割据。每家都在试图推行自己的协议包括小米、华为、OV、360以及海尔、海信等传统家电厂商。

诸侯割据的前提是各家都在等待2020年5G网络大规模商用,在那之前布局IoT为市场竞争做好充足准备

IDC的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达4.331亿台比上一年增长27.6%,2022年市场出货量达到9.397亿台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8.5%。预计到2020年铨球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260亿个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7万亿美元。

如此高速增长的市场以及如此巨大的产业规模,手机厂家又是IoT非常重要嘚一个入口迎接IoT这个即将到来的春天,似乎是手机厂家厂商自然而然的选择

不过,不要忘了智能手机厂家浪潮来临时那些PC大厂所犯的錯误

回过头看这些大厂犯的错误几乎都一样,用固有的思维去运营新产品、新市场拿联想来说,产品迭代慢、死守运营商渠道、脱离消费者等等最终导致其错失手机厂家市场,彻底跌出主流阵营我们不知道IoT会是怎样的市场,但新的时代意味着机遇、财富同时也埋藏着危险的讯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