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tis7需要外置声卡怎么调试吗

西伯利亚后的寒潮——SteelSeries 赛睿 Arctis 赛冰7 电竞耳机众测报告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西伯利亚后的寒潮——SteelSeries 赛睿 Arctis 赛冰7 电竞耳机众测报告
&说起赛睿(SteelSeries)这个品牌(俗称钢厂),对于大多数的游戏玩家而言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了。这个在2001年于丹麦成立的品牌,旗下的产品囊括了鼠标、键盘、耳机、鼠标垫等外设。在这十余年的品牌运营当中,有着不少广受玩家好评的产品,如鼠标中的Sensei、键盘中的7G等等。近年开始出现了电竞的热潮,比赛奖金节节攀升,各式游戏主播抢占人气眼球。玩家们也相对要比以前更舍得花钱投入到游戏外设中,以获得更佳的游戏体验。于是各大游戏外设厂也开始更新产品线,不断地推出更具特色(RGB......)的外设产品以求获得玩家们的关注。同时这些厂商也会选择赞助知名的战队以建设品牌形象及获得粉丝的支持。作为一名普通的游戏玩家,衷心希望现今的电竞圈可以获得良性的发展,感谢厂商的支持。这一次可以获得Arctis7的评测机会,感觉有点意外,认真写众测计划以及原创文章真的是有用的有用的有用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想要获得众测机会的值友一定要看众测君的中测指南哦!!!&)在这里感谢众测君的信任和支持(以后众测记得再抽我呀&)&讲了这么多,开始言归正传,我们今天要评测的内容,是赛睿的Arctis系列电竞耳机中的旗舰Arctis 7。说起赛睿的耳机,熟悉这个品牌的玩家第一时间想起的应该是经典的Siberia(西伯利亚)。其亮骚的外形和鲜艳的配色,当推出的时候获得了众多玩家的关注与喜爱。Siberia持续影响着赛睿后续推出的耳机的外形风格,甚至还有别的厂家直接拿来做自己的品牌名称....(Xiberia是什么情况?...)&&京东直达链接&京东直达链接&笔者也曾经入手过西伯利亚v2,为了满足自己骚动的心还特意挑了个橙色的&用来玩游戏的时候的体验的确不错,硕大的耳罩把耳朵完全地包围了起来,带来了非常好的声场感,同时也便与和队友交流。不过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实在是太重也太夹头了,特别是对于笔者这种眼镜党而言,实在是一种煎熬,天气稍热一点打一场dota就满头大汗有一次把西伯利亚带去网吧和朋友开黑,结果不小心摔了一下后其中一边就出不了声了&好吧,反正也工作了一段时间了&,狠狠心对自己好一点买个好一点的无线!这一次我选择了罗技的G933。结果有一次熊孩子串门,居然以“大哥哥桌上那只耳机好像好好看”为理由顺走了!!而且还懂得把接收器一起拔了拿走!!!!&虽然G933的bug很多,经常用着用着麦克风会自动静音,得重新插usb才可以再用,罗技的驱动也经常识别不出来……但它毕竟是我省吃俭用买的啊&结果被母上随随便便就送人了&&在这里再次提醒各位,防火防狼防师兄,防抢防盗防熊孩。在今年年初,赛睿正式推出了自己的Arctis系列耳机,官方中文名称为“寒冰”。在我看来,这一个新的系列是赛睿锐意打造希望可以成为新的品牌形象的产品,整体设计的风格上一反之前新潮的做法,反而显得低调而内敛,在近年大搞rgb酷炫风的市场下显得那么“另类”。这一个系列一共有3款产品,在这里我做了一个图,方便大家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看出,这三款耳机的扬声器单元(与Siberia 800旗舰相同)、设计风格、麦克风等核心因素都是相同的。其区别在于连接方式、rgb音效以及dts环绕等相对次要的设计元素。可以说这一个系列是相当良心的,哪怕是购买最便宜的Arctis 3,享受到的耳麦的核心功能也一样不少。好了,接下来,我们正式开箱!产品包装等了一整个端午的假期,顺丰小哥终于派件上门了。。这一次居然没有朕值到了,有种淡淡的忧伤duang!全新的Arctis7登场。连耳机包装外的原塑料袋都还在包装顶部的进口标签及质保说明,总代理商是浙江的公司全新未拆的封条耳机的包装顶部有着赛睿赞助的几个战队其中EG战队的中单选手就是官网上的Arctis形象代言包装正面是Arctis7的核心特性,包括无线、优质麦克风、chatmix包装背面是耳机的设计特色,最引人注目的是特色滑雪带及airweave包装底部五国语言的耳机介绍,还有序列号标签这一次的包装使用了不规则的涂鸦色块组合,年轻且时尚,很好看PC&GAMER给出的最佳游戏耳机!整体的包装比我之前买的P1要大上不少拆开封条,提起上盖,就可以看到耳机静静地躺在盒子中间。(奇怪的是我这一个耳机里面并没有网上其他寒冰7使用者所提到的贴纸......)拿掉耳机,配件盒粘在包装盒的底部,拿不起来的,别使劲了...掀开配件盒上盖就看到一张笑脸不过背面....配件的内容不多,从上至下分别是usb充电/数据线、接收器、usb外观设计这一次的arctis系列采用了与过去Siberia系列完全不同的设计语言,整体看上去低调内敛,若不是耳机外壳上的钢厂logo,很难想象这是一款赛睿打造的产品。黑色外壳配上灰色的外圈,显得十分沉稳。这一次的外壳材料选用了两种不同的材质混合搭配,兼顾了舒适性和手感。不过类肤材质的外壳使用久了难免会有明显的使用痕迹(特别是对于手汗多的人而言)Arctis系列的特色设计语言,滑雪镜式自适应头带取代了Siberia原来的吊梁式设计,这样受力会相对更均匀,不压头这一条头带手感柔软,弹性很好,质感非常棒官网还提供了其他的款式可供替换,不过价格就相对没那么亲民了拆掉滑雪式头带后,可以看金属材质的头梁,韧性十足,手感细滑耳机的左侧,从左至右分别为:麦克风、usb数据/充电接口、3.5mm接孔、usb转3.5mm线材端口(自带)、音量大小调节、麦克风静音特别提一下这颗静音按钮,按一下后会弹起,露出底部的橙色区,同时麦克风亮起红灯,表示此时麦克风静音。右侧只有电源键以及ChatMix旋钮。这一个旋钮可以控制游戏及通话语音的比例,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自行调节。其原理是在电脑里创建两个不同的音频通道,然后根据玩家的调节控制两个通道的音量比例,我们后面会继续提到。麦克风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者脸型自行调节长度和位置不用的时候也可以收回到耳机罩旁Arctis系列的独有ClearCast双向拾取型麦克风。内侧(磨砂面)用于拾取玩家的声音,外侧(光面)用于收集外界环境音并通过生成反向电流来消除噪声(这和降噪耳机的原理有点像)。通过这一个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玩家之间交流的语音清晰度。这一次采用了使用在运动界的airweave材质作为耳罩用料从这上图可以看到六边形蜂巢状的air weave材质耳罩。这一个材质在耳机的外包装上就有提到,它原来主要用于上,具有透气易干的特点。相较于以往使用的pu类皮质材料,配戴感要舒服许多,而且不易出汗产生闷热感。即使是戴眼镜的笔者,也没有感觉到夹头。耳罩可以轻易拆下,官方说可以丢到洗衣机里清洗。耳机作为个人用品保洁还是比较重要的。宽大的耳罩完全可以把整个耳朵包裹起来~官方还提供了不同材质的耳罩可供选购可以看到耳罩内裹的记忆海绵,主要用来保证耳机可以贴合玩家的脸部。记忆海绵上的气泡也可以和air weave一同保证透气性。耳机的发声单元来个特写,这和赛睿2000元级的旗舰耳机是一样的这一次的耳机说明书相当简单,以十种语言写成,其实每种语言只占2页....核心的内容有以下两点:电源按键颜色示意电量。绿色:100%-50%(这范围也太广了....)黄色:50%-20%;红色:19%-10%;红色(快速闪烁):10%以下耳机的重新对(出厂已经配对完毕,开机即用):长按发射器配对键5秒,直至led灯快速闪烁;先关闭耳机电源,然后再长按电源键6秒。接收器上有线路输入/输出插孔。当耳机关闭的时候,声音可以通过线路输出到扩音器;当耳机打开的时候,输出功能自动静音。由于笔者使用的是Rog strix z270主板接的bose c20,主板自带的声卡调节功能不少,就没用这功能。使用测试根据官网所说,Arctis 7支持pc、mac、playstation、xbox、vr、手机设备。手上的ps4刚卖掉,就没法测试了(年纪大了,玩的时间少了啊)。这一次主要是测试pc和mac上的表现。测试平台mac os:Macbook pro 15寸 2016款windows10:i7-7700k,Rog strix z270g,Gskill DDR4 3200 16G幻光戟,Rog strix 1070。我们先从mac os环境下测试开始~.................插上转接线,终于连上了mac下可以正常识别出麦克风和耳机。这里注意一下,可以看到耳机部分是分成了两个,一个是chat,一个是game,这就是arctis特有的chatmix功能,可以通过旋钮来调节游戏声音和玩家语音音量的大小。正常工作情况下,接收器白灯长亮,耳机电源灯绿灯闪烁充电时麦克风会亮起红色,充电完成后灯会熄灭mac只是工作时拿来听听歌会连耳机,游戏娱乐还是要台式呀插前面太突兀了...还是连到后面去吧连上之后,未装SteelSeries&Engine情况下,win10也可以正确识别可以看到windows下也是识别为chat和game两个频道装上最新的SteelSeries Engine 3.10.2驱动(后文简称sse),提示耳机有驱动可以更新。(官网上给出来的是3.10.2,但是实际下载下来的却是3.10.1&)后来我是到techspot上才找到了最新的版本。参考链接。在3.10.1下没有提示耳机固件更新,要到3.10.2下才有。升级过程会要求用数据线连接耳机和电脑,升级的速度很快。可是需要更新组件才能享受到DTS HEADPHONE:X 7.1,从收到耳机我天天都试了,都报错。搬梯子也没用,情况十分尴尬 。我们在驱动页面内可以手动调节均衡器、测试麦克风的情况(直接听到自己说的话)、调节麦克风音量,以及调节麦克风侧音(也就是外界的音量,甚至可以听到自己打字的声音)这里必须吐槽一下赛睿的官网,如果没有搬梯子,连官网的产品图片都看不到(前文中的官网照片要搬了梯子才看得见....),而且驱动的下载极不友好,很难找到下载的链接,下载页面和技术支持。也是全英的,对于英文不太好的玩家来说,想在官网找到一点技术支持非常困难。这一点真的是要和隔壁的灯厂学习一下啊。耳机感受游戏测试方面我选择了csgo和dota2两款游戏作为耳机的体验,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款电竞领域游戏了。需要一提的是,在更新到3.10.2的驱动之前,耳机的通话有断断续续的情况出现,在更新驱动之后解决。首先说说音质的情况,游戏耳机相较于普通耳机来说,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在于声场的大小。虽然在听歌的过程中感觉Arcits 7的三频不够清晰,歌曲中的人声也不细腻。但是它在游戏中能给你带来临场感则是音乐耳机不能给的。在csgo中的脚步声、dota2中的英雄技能释放声都能十分准确地传达给你,这确实非常赞。而在ClearCast麦克风的支持下语音通话清晰,即使有风扇在一旁吹着,朋友也说没有听到杂音,这令我非常满意。ChatMix主要的使用场景则是视你需要关注于游戏还是关注玩沟通,比如你人已经挂了,但是需要和队友沟通战局情况(俗称泉水指挥官),可以通过旋钮把语音音量调大,压低游戏的声音。如果是处于激烈的对抗期,则可以把游戏的声音调高一点,队友的声音能听到就行。再谈谈佩戴的问题,笔者是属于头比较大的类型,因此戴这种游戏耳机最怕是有夹头、压头等情况。Arctis7在滑雪带和Air weave耳罩的支持下让我有一种解脱感,透气、舒适,戴着它玩上几局游戏也没有满头大汗(广州早就30度啦...)笔者就不出镜了,请来女同事作作模特。同事的评价是拿上手上挺沉的,但是戴上去很舒服,不重。总感觉刚才那幅图有点问题,这样正常多了由于Arctis外形低调,戴着出出街也是可以的。官博甚至还给出了出街的无线连接方式:接收器接供电,手机用附送的usb-3.5mm线连接到接收器上即可。至于时下流行的RGB,虽然在Arctis 7上没有,不过我想耳机戴在头上又看不见,亮不亮灯真没什么所谓,何况头上亮着灯一闪一闪的,不会很奇怪吗?总结优点:1.佩戴感舒适,重量较轻,不压头,耳罩透气& & & & & 2.音质中规中矩,但声场大,用于游戏娱乐非常合适& & & & & 3.双拾向麦克风带来了优秀的通讯体验& & & & & 4.外形低调,做工不错,手感细腻有质感& & & & & 5.无线!无线!无线!戴着它离电脑10m一点压力都没有,穿个墙去隔壁上个厕所也没问题。&缺点:1.驱动不友好,至今还不能更新DTS....& & & & & 2.电量显示方式可以再优化一下& & & & & 3.建议厂商可以直接设置软件控制关闭耳机后自动切换默认音频输出设备,毕竟如果桌面的音箱稍微好一点,通常都是自己连接外置耳卡或者主板上的声卡通道的。总体而言,Arctis 7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参考国外的销售价格,国内的价格真的很良心了),带来了诸多的良心的设计。从这些设计上可以看得出来,赛睿是下过一番工夫去思考的。一款游戏耳机应该有什么?良好的耳机性能、佩戴感、设计感、使用便捷性,这一些,我认为Arctis 7都有了。要做出一款好的外设产品,不仅仅是外观设计而已。如果在使用过程中的每一点一滴,玩家都可以感受到厂家在设计时的用心,那么这一定是一款受玩家称赞的良心外设。再次感谢值买君的支持,感谢赛睿,感谢各位值友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4)
赞12评论12
惠普 星系列14微边框轻薄本
德施曼小嘀T86云智能锁
明基BenQ i705 智能家用投影机
Gowild狗尾草 公子小白成长版2 儿童智能教育机器人
微星Vigor GK50 RGB电竞机械键盘
心想 智能胶囊咖啡机
德国美诺Miele Blizzard CX1 Excellence尘桶式吸尘器
【轻众测】网易美学大牌惊喜盒
鹿客 智能指纹锁Classic
360手机 N7
Coway AP-1515H 空气净化器
赞136评论81
赞206评论90
赞160评论87
赞1029评论461
赞794评论422
赞589评论277
赞870评论468
赞744评论543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图片】arctis7极速开箱【赛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7,541贴子:
arctis7极速开箱收藏
不发表评论,只是开箱。。。
赛睿,亚马逊海外购电脑大牌钜惠!纯正海外货,嗨购不停!尽在Z.cn!亚马逊海外购,全球大牌好物,正品价优,放心来GOU!
哪买的?很6
美亚,现在带下来感觉不错,舒适的很
无线版的吗?有没有灯
好帅啊……戴着一定很舒服
驱动搞不定无限报错头顶的带子有弹性又防滑相当好耳垫柔软透气防滑夹力满大但是感觉不夹头头甩起来耳机都不会掉
哥!哪里买的?
无线的可以连线使用吗?
海淘。。 可以。。 我倒是看中arctis5 7感觉有点小贵。
买阿里宝卡送天猫精灵,更有全年底价百兆宽带!517通信狂欢节,在世界电信日给你惊喜!517通信狂欢节,智能你的生活.
可以,很强势,我连样品还没收到,你就买到了
连手机只能用3.5的线吗?还是也可以无线
插线充电?充电的时候耳机能用吗
还在等赛睿840,可惜最近某东一直没货,等得好烦
arctis7对比9h怎么样呢
请问楼主你用的那个版本的Engine 3 我的认不出来
海淘要是坏了,怎么办呢
有质保吗还是自己想办法
用的感觉如何啊
忘记那个人,不如忘记自己。告诉自己,不是怕他忘记,而是怕他有一天重新把你想起。岁月带走的是记忆,但回忆会越来越清晰。真的有一天,他回过头来告诉你,他一直在惦记你,千万不要相信,因为,他已经不是原来的他,而你,也不再是过去的你。
好夫妻的十大经典表现:恋爱时,彼此是崇拜者;交谈时,彼此是知音;得意时,彼此是吹牛对象;生气时,彼此是出气筒;困难时,彼此是咨询师;痛苦时,彼此是安慰者;病时,彼此是护理;老时,彼此是拐杖;平时,彼此各干各,保持适度距离。
问个问题,我的arctis7 连接电脑显示正常 然后耳机没有声音。怎么办?用手机可以听
有灯就好了,LZ多少米到手的?我也想入,我的霜冻低音有底噪,麦开关也坏了。arctis这个系列好像国内没有铺货,也不知道啥时候铺货
呀!!!!
登录百度帐号查看: 340|回复: 0
有没有必要买买个麦克风外置声卡呢?唱歌
请输入验证码:
移动叔叔. 版权所有,专业的网络售后平台 (
商务合作||||可以带出街的游戏耳机——赛睿Arctis7(寒冰7)耳机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游戏就是一切,赛睿寒冰7无线游戏耳机评测_值友评测_什么值得买
当前位置:
游戏就是一切,赛睿寒冰7无线游戏耳机评测
头戴式耳机
随着电子竞技的普及,已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了。现在游戏玩家几乎是人手一把机械键盘和不错的游戏鼠标了,而游戏的音频设备相对来说并没有键盘鼠标那么受到大家的接受,除了FPS玩家会对耳机比较挑剔以外,多数玩家还是使用普通的音乐耳机或者音箱。那么如果你是本来就在使用,比较在意游戏耳机定位能力的FPS玩家,一款顶级的游戏耳机能给你游戏中的听音辨位带来多大的提升?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游戏玩家,还在用着普通的音乐耳机或者音箱进行游戏,一款顶级的游戏耳机又能给你的游戏体验带来怎么样改变?接下来我会通过对赛睿最新的Arctis寒冰7无线7.1声道游戏耳机的评测,来详细解答上面2个问题。赛睿大家并不陌生,赛伯利亚系列尤其是v2是很长一段时间游戏耳机的首选之一,口碑很好,以佩戴舒适著称,号称膀胱局神器。这次的Arctis寒冰,是赛睿单独新开辟的耳机产品线,目前有3款产品,覆盖了高中低全部的定位。难能可贵的是,这次3款产品的核心部件发生单元没有任何区别,都支持7.1环绕声,而佩戴设计和用料也完全一样,区别仅仅是中端以上产品的USB声卡和顶级的无线设计,整条产品线功能分配非常合理。今天评测是这个系列中的旗舰产品,Arctis 7 无线版:开箱和外观大妈发货什么快递都用,不过赛睿的产品好像一直使用顺丰不知道为什么『朕值到了』的贴纸不见了,只有一个轻拿轻放的贴。Arctis的包装和之前Rival系列鼠标的风格一致,也是赛睿新产品线的统一风格,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抽象的线条和色彩冲击力十足背面照例是广告时间行货的各种防伪标签不能少,值得一提的是,赛睿的保修是不需要发票的,仅提供序列号证明是国行正品即可。侧面也是现代感十足的抽象画风赛睿的包装内部一向是高档感和精巧的设计并存,在这款旗舰级耳机上当然不能例外,正面严丝合缝的透明塑料保护着耳机。拿掉之后露出耳机本体下面是附件盒子,这部分延伸出去正是整个包装的提手部分。打开附件盒子,首先看到的是一张笑脸背面则是一张生气的脸,这是一张反馈卡,很有意思的设计拿掉说明书,就是各种附件和线材。Arctis7的包装还是赛睿一贯的风格,精致漂亮,又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让人非常不舍得扔掉这个包装。在看耳机本体之前,先来看看附件部分这是USB声卡和无线收发器,两部分整合在一起,不过Arctis7是2.4G无线,并不是常见的蓝牙,所以必须对应这个接收器才能工作,并不能和手机等无线设备配对使用。上面还有2个接口,分别是3.5mm的音频输入和输出。用途后续会详细说明。除此之外还有2跟线材,这些线材和接收器都使用了一致的设计风格和配色其中一根是标准的usb micro接口,这根线仅作为充电使用,可以使用普通的手机数据线替代。接口和线材质量都非常好,细节很到位。这跟就比较特殊了,一头是类似usb的数据接口,另外一头是标准的3.5mm音频接口。这跟是用来让Arctis7作为有线耳机使用的。这头是插在耳机的专用接口上的,似乎不是什么通用接口。这跟线材同样质量很赞,细节也很到位。但是和usb数据线不同,这种模拟音频信号的线材非常玄学,而这种特殊接口又导致玩家无法方便的通过更换线材来提高声音素质。不过考虑到这是游戏耳机,这应该不是什么问题。这就是耳机本体了,我认为还是非常漂亮的。有意思的是Arctis5是有RGB光带的,而更高端的Arctis7并没有,毕竟灯光会带来额外的电力消耗,但没有灯光的Arctis7反而更高大上一些耳机表面是类肤材质,手感很棒,但是不可避免是吸尘器,没一会儿已经吸了不少尘土了,强迫症同学可能会比较难受。翻过来看耳罩是这种绒面布料材质的,很软很舒服,当然也很热。官方还提供了皮质的替换耳罩,不过相对皮质来说,我还是宁愿选择这种绒面的。这种耳罩显然很捂耳朵,具体如何后文会详细评测。耳罩部分可以水平旋转一方面适应头型,一方面也更加便携也可以垂直旋转,只不过旋转角度比较有限,但也足以满足不同头型的要求了。整个头戴部分设计的很有意思,也是一大卖点。实际是在铝合金框架上加了一个弹性的扁带。这个弹性扁带可以很好的贴合头部,弹性也恰到好处,不会给头部太大压力但又能有足够的支撑。同时因为和框架是分离的,透气性很好。扁带是可以拆卸的,当然也有不同材质配色的替换扁带出售,毕竟老罗都说了,附件才是真正赚钱的。拆掉以后就剩光秃秃的框架了。是一块非常薄的铝合金弯曲而成,很有质感,并且很轻。内部实际还有一层塑料支撑,强度不必担心这里是个魔术贴来固定,所以可以方便的通过魔术贴来调节扁带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头围。底部大量的接口和开关与普通的音乐耳机形成了巨大区别。 这些密密麻麻的按钮也体现出Arctis7强大的功能,我们来详细看看。首先是左耳这边,这3个接口,作为一个竟然有这么多接口也是让我觉得挺奇葩的。这3个接口分别是,最左边的micro USB充电接口,这个接口仅有充电功能。3.5mm的音频接口,起初我以为是能变成有线耳机的音频输入,结果竟然是一个3.5mm的音频输出,是用来给别的耳机输出音频信号,我实在是想不到这功能有啥用。。。最右边这个是真正的音频输入,使用上面提到的那跟3.5转特殊接口的线插在这里,可以让Arctis7变成一个有线耳机。音频接口后面就是音量调节旋钮,这个旋钮手感不错,爽滑无比。在上面则是麦克风静音开关,按下是通话,弹起则是麦克风静音,我在游戏的时候基本都用按键发音,所以这个功能不太用的到,如果是长期开麦的同学还是很实用的功能。弹起状态,细节做的很赞,侧面是红色,可以很容易的识别当前状态。最前端是游戏耳机的标志性的麦克风,这个麦克风可以很漂亮的收纳在耳机里,刚好露出这一段也可以足够清晰的收集声音呢,比那种一大截在外面的无论颜值还是实用性都强很多。右耳就简单很多了,只有一个开关和chatmix旋钮当耳机打开的时候,开关处的灯会亮起,此时工作在无线模式会消耗电力。当接线使用的时候耳机不需要通电。这个是chatmix旋钮,也是Arctis系列的一个卖点(之前的赛伯利亚系列是放在线控上),可以独立调节游戏声音和玩家聊天声音,听起来是个很黑科技的功能,但实际上这个功能的实现确有点出乎意料。后面我会详细评测。以上就是开箱部分了,整体来说Arctis7外观设计的还是很漂亮的,但又没有哪种充满乡土气息的跑马灯,按钮,材质做工细节都堪称完美,完全达到一个高端品牌旗舰级的标准。使用评测开始评测之前,先来看看官方对这款产品的卖点说明基本上涵盖了玩家对游戏耳机的所有需求,我们就来一一看看这些卖点到底表现如何1,免费的耳部桑拿:佩戴舒适度评测游戏耳机与普通耳机不同,游戏耳机更加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佩戴,无论是LOL里的膀胱局,还是WOW里的大型RAID,一戴一晚上是家常便饭,所以对耳机的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rctis7从2方面着手解决这个问题:1,是耳机的横梁,使用了极简的设计,超轻的铝合金骨架加上一条弹性扁带而已。这个设计我认为比较成功,头部上方的压力确实很小,没有任何不适。2,是称作AirWeave的耳罩材料,用官方的话来说&使得长时间游戏保持凉快,干爽和舒适&。这部分材料与常见的天鹅绒或者海绵垫不同,是一种非常细腻但又通过特殊织法形成很多孔洞的材料。触感还是很不错的。但是经过实际测试,这部分材料并不能起到任何凉快干爽的作用,依然非常捂耳朵,不管外界温度如何(我在空调吹的都得穿长裤的房间里),只要戴上耳机,耳朵就会出于一种不透气的环境中,时间长了真的很难受。当然游戏耳机对于隔音性要求很高,如果在LAN GAME或者比赛现场戴一个开放式耳机估计啥也听不见了,所以这种密闭性虽然不舒服,但隔音性确实很不错。更为要命的是,这个耳机还特!别!夹!头!。也许是铝合金一体框架的缘故,这耳机往中间夹的力度贼大,我带着眼镜再戴这个耳机,眼镜腿那里压的会非常难受。想调整下眼镜那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整体感受下来,这个耳机对于头大的用户或者耳朵不耐热的同学,Arctis7可以说非常的不友好,这也让优秀的横梁设计带来的益处无法显现。2,尽情喊麦吧:优秀的麦克风如果问游戏耳机和音乐耳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那答案毫无疑问就是麦克风了。所以麦克风对于游戏耳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赛睿在Arctis系列的麦克风上也是下了很大功夫。使用了业界第一的双向拾音降噪麦克风麦克风使用2种材料拼接,非常精致,顶端还有一个灯带,当麦克风被静音的时候,这里会亮起红光。平时麦克风可以收纳在耳机里,需要的时候拉出来麦克风线的用料恰到好处,不会太硬而又能容易固定成任何的形状,使用体验还是非常好的Arctis7有正反2个麦克风,朝向相反的方向,这是从外的麦克风这个是冲向嘴的麦克风这个降噪的原理很简单,在手机上早已普遍应用了,现在的手机普遍都有降噪麦克风,也就是一个麦克风在嘴的位置收集说话声,而其他麦克风收集环境噪音,把降噪麦的数据反向叠加到主麦克风上达到降噪的效果。 Arctis7上的这个双向麦克风也是同样的远离。而且这2个麦克风还都是指向麦。按照原理这确实是不错的解决方案,实际测试中也得到了不错的效果,分别在噪声环境中录制2段音频,一段堵住降噪麦克风,之后比较两段录制的音频的效果,堵住降噪麦克风后噪音明显要大过正常录制的那段。当然原理也决定了,降噪麦更擅长采集来自使用者前方的噪声,如果是全方位的哪种,比如在嘈杂的街头,效果就比较一般了。3,尚需时日的DTS HEADPHONE:X 7.1所谓的7.1声道耳机,分为2种,1种是物理7.1声道,耳机里放置多个发声单元真实的产生多声道的声音。而另一种则是使用左右2个发声单元使用软件模拟出多声道的效果。Arctis7 支持DTS HEADPHONE:X,这个技术是DTS公司2015年推出的,是一个非常新的技术。主旨是用耳机模拟多个喇叭产生的环绕效果。说到底还是一种模拟技术,所以Arctis7并非真实的物理7.1声道耳机。DTS官网上放了一段DTS HEADPHONE录制的视频几个人围绕着你在不同的方位交替玩扑克牌,开启DTS以后卡牌声环绕在我周围,效果巨赞,让人感到那几个人真就围在自己周围。但是DTS Headphone:X这种100%功力目前也只能在一些DEMO上发挥出来,因为必须要内容端的支持,电影音乐必须使用DTS HEADPHONE技术录制,而游戏也需要做特殊的处理来支持DTS Headphone。虽然现在硬件铺的速度不慢(罗技和赛睿的游戏耳机都向DTS headphone靠拢了,而华为NOVA也在手机硬件上支持了DTS HEADPHONE),但软件的速度远没有跟上。所以购买时也要想好,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很难体会到100%状态的DTS HEADPHONE在驱动中,需要手动开启对DTS HEADPHONE:X 7.1的支持,并且内置了3种场景预设。游戏表现说完DTS HEADPHONE,我们来看看Arctis7在游戏中的表现。对于游戏耳机,需要满足下面2个场景的需求:1,对于竞技游戏最为重要 定位和细节分辨能力,定位有助于在FPS游戏中准确的辨别敌人的位置,而细节分辨能力则能帮助你在LOL团战中准确的分辨敌人开大的声音。2,对于非竞技类的游戏,优秀的游戏耳机可以通过声音营造出极佳的游戏临场感,给玩家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首先是经典的竞技FPS CS:GO,这也是对耳机要求非常高的一款游戏,赛睿当年的赛伯利亚系列,在CS中的表现就非常好,Arctis7也没有让人失望,在CS:GO里表现非常好,脚步声和枪声都非常清晰,定位也很准确,并且能捕捉到诸如敌人换弹夹这种细微的声响。但是其实现在差不多的游戏耳机都能做到这一点,Artis7并没有和普通的2声道游戏耳机拉开太大差距。CS:GO支持这么多音频输出方式,其中HRTF是和DTS HEADPHONE相似的使用耳机来模拟3D音效的技术,希望有一天能在这个列表里看到DTS HEADPHONE。那么打开DTS会如何呢?一句话:瞬间爆炸。突突突的枪声非常混乱,非常强烈的轰头的感觉,而且整个声场的变化让人无法适应,DTS HEADPHONE:X的说明里其实也提到了,他的目的就是模拟出使用音箱的效果,也就是说会被声场打的很开,让你感觉声源很远。在CSGO中,就是这种感觉,你会发现所有的声音似乎都很真实,有一种距离感。虽然似乎更加真实,但是对于竞技确帮了倒忙,这种距离感会让你平时习惯的听音辨位完全变化,而且环境声也会混杂其中,让位置变得反而不是特别清晰。所以DTS对这种CS这种竞技类FPS游戏基本是帮倒忙。然后来试试MOBA类的英雄联盟LOL这款耳机在LOL中的表现确实不错,尤其是对细节声音的捕捉,每个英雄发出的声音仿佛都被从整个游戏中剥离出来,技能的声音变得异常清晰,敌人开大招,使用召唤师技能,哪怕在混乱的团战中也能清晰的捕捉到,这是以前用普通耳机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如果试试打开DTS呢,结果和CSGO一样,DTS制造了很好的临场感,放我让我置身于召唤师峡谷之中,但是这对竞技同样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干扰我们的判断。所以如果打排位的话,还是关掉DTS为妙,如果偶尔娱乐一下,可以打开试试看。王者农药才是真正的电竞!通过有线连接耳机,体验也很不错!对于竞技类游戏,Arctis7表现非常不错,但DTS并没有带来更多的优势。下面试试普通游戏。玩什么游戏声音最重要,那当然是恐!怖!游!戏!了。如果关掉声音,恐怖感立刻少一半有木有。所以我选择了逃生这款游戏来体验一定要找个昏暗的小书房来玩这种恐怖游戏,紧张时刻远远的传来不知道是游戏里还是真实的开门声,那种酸爽的感觉。不开启DTS的时候,Arctis7已经能将废弃医院里恐怖的氛围渲染的非常好,远处隐约传来的呻吟声,铁门清脆刺耳的声音,主角心跳和喘息的声音都处理的非常好。恐怖感十足。但当开启DTS之后,声场被扩大,我仿佛真的置身于一个空旷的医院当中,比没开启DTS更加真实,更加身临其境。这个电话发出的嘟嘟的忙音,没开启DTS的时候,能明显的感觉是耳机在离耳朵很近的地方发出的响声,开启之后声音仿佛就是从我所在的屋里发出来的,哪种空旷的略带回声的忙音被完美的还原出来,甚至让我无法分辨是不是旁边真有这么一部电话。而且随着人物走动,电源的距离和方位也发生变化,这都被Arctis7很好的展现出来更明显的是下面这段水声,没开启DTS的时候水声就是来自耳机,开启以后就仿佛屋子里突然传来水声。在尘埃拉力赛中,打开DTS以后周围观众的欢呼声从远极近又远离的哪种真实感非常好,被轮胎溅起的石子打在车身上的声音非常真实,仿佛就击打在我背后一样。与竞技游戏中鸡肋的表现不同,DTS在非竞技游戏中的表现非常好,能给玩家带来更强的真实感,产生非常好的身临其境的感觉。需要说明的是,DTS HEADPHONE:X和各种DTS编码一样,要想发挥出完全的实力需要音源使用对应的录制方式。也就是游戏音效需要特别的制作来支持。因为这个技术还很新,所以支持的游戏并不多,这也导致这个技术并不能发挥的很好,因为专利费的缘故,之后会不会有很多的制作商为此买单还是个未知数。电影表现说到7.1声道,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要使用这款耳机来看电影,看看DTS 7.1在电影中能否带来更好的环绕声体验。和游戏面临一样情况,DTS HEADPHONE:X 同样内容方的支持,就如同现在很火的DTS:X一样,需要按照DTS HEADPHONE:X来录制影片声音。遗憾的是我并没有找到这种片源,只好拿普通的DTS HD 7.1片源来充数。美队3,包含DTS HD的7.1声道音轨在播放器里手动设置7.1声道输出打开DTS之后,与之前游戏中的表现相同,声场会被打开,声音听起来来自更为真实的世界,粗听效果很不错,但仔细听的话声音的位置和距离会有些变化,有些场景听起来会比较怪。想来应该是因为影片并不支持DTS HEADPHONE:X,仅能通过现有的信号来推算,这种推算必然有误差,就导致声音的距离和位置不那么真实,尤其是大场面的时候,战斗震撼感不够,声音反而会有些乱糟糟的,爆炸声枪声会混成一团,远没有电影院哪种环绕的感觉。所以对于不支持这个技术的影片来说,开启DTS有利有弊,不过我个人还是倾向开启,毕竟在大多数场景下还是表现还是不错的。而对于营造氛围为主的影片,就表现的毫无问题,代入感极强,尤其是恐怖电影。。例如小李子的这部《禁闭岛》,哪种压抑沉重的氛围在Arctis7的渲染下真的赞。玩完逃生再看这个,心脏真的有点受不鸟。音乐表现虽然游戏耳机不是为了音乐设计,但是谁玩游戏的时候还不听个歌呢?所以听音乐表现也要试试。我个人对音乐不是特别感冒,传说中的木耳就是啦,所以一下观点大家别太当真。我平时常使用的耳塞是舒尔的SE215和猥琐的VSD3s,耳机则是先锋的SE-A1000.会用乐之邦的US-01外置声卡来推这几个耳塞。我看大大们的测试都喜欢用渡口,那我也就找来这首歌反复比较一下。Arctis7的感觉和另外两个差异非常大,开场的鼓声感觉力度没有SE215那么重(传说中的下潜?),感觉敲的那个鼓要比SE215小不少,但是却紧实了很多,鼓面似乎绷得更紧。而之后响起的小鼓Arctis7让我想起尘埃拉力赛中不断打在车身上的石头,小鼓声非常清晰,感觉就是在耳边敲响。而另外2个耳机似乎略显混浊。到人声部分A1000感觉比较柔和,但是也有点混浊的感觉。而Arctis7虽然清晰但感觉有点刺耳。总体听起来还是不错的,似乎也没有差SE215和A1000太多,毕竟这2个都是专门的音乐耳机,而且虽然Arctis7售价不低,但实际发声单元和最低端的Arctis3完全一样,从这个角度说大概也就是3,400的水平吧。像我这种木耳已经很满足了。但是对听音乐要求比较高的同学,估计会有点失望。至于DTS,我觉得听歌还是别开了,除非是听最近很火的3D音乐,开了DTS以后要带感不少。4,不是蓝牙不是蓝牙不是蓝牙Arctis7并没有使用大火的蓝牙无线,而是使用了较为传统的2.4G无线。基于什么考虑不得而知,但这个无线系统表现的着实不错。首先是延迟问题,确实如官方所说的毫无延迟,跟有线耳机完全没有区别。其次是距离问题,官方宣传12m的距离,我在家里隔了好几堵墙,距离没有12米也有个8,9米,依然毫无压力,实际上也没谁会离这么远用,玩的时候要拿个水,上个厕所什么的都没问题。最后是续航问题,官方宣称的15小时,我没有精确的测量是不是能达到,但是就我的体验来说玩个足足一天完全没问题,而且充电还是很快的,并且支持一边玩一边充电。没电了把线插上跟有线耳机一样用一阵就又满血复活了。但遗憾的是Arctis7是2.4G的无线,并不是蓝牙,这就把Arctis7的应用限定在电脑上,连上耳机出街的想法就破灭了。而我认为PC端这种游戏耳机对无线的需求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强烈。当然Arctis7的无线功能很好用这点无需质疑。5,可玩度极高的USB声卡这个usb声卡除了作为声卡,还作为无线信号的收发装置,上面还有2个接口,一个line in信号输入,一个line out信号输出。这个两个接口用起来很有意思,值得详细说说。line out可以把声卡的音频信号输出出去,而且平时是不输出的,只有当耳机关机的时候才会输出。这对于我们既连接音箱又用耳机的场景非常方便。音箱接在lineout上,平时使用音箱听歌看电影,需要开一把游戏的时候,打开耳机开关,音箱的输出就会自动停止,切换到到耳机上。游戏中途想休息一下,摘掉耳机关闭,音箱又自动响起来,很是方便。但是,虽然功能设计的非常好,但是这个接口的设计却有点问题。这样的接口是没问题的,但是大写的尴尬,完全插不进去。。虽然可以用延长线解决这个问题,但总是不太爽。而另外那个linein接口,就更加有意思了。之前提过Arctis7有个叫做Chatmix的黑科技。这个就是Chatmix旋钮,这个旋钮一边是,一边是用耳麦的人的样子。用来调节游戏声音和语音的平衡。旋钮中间有个明显的阶段感,表示2边1:1的平衡状态,细节很到位。开始我也奇怪这是什么黑科技,能分离语音和游戏声音,经过一番研究,发现赛睿竟然这么解决这个问题。就是Line-In。可以通过Line-In接入另一路的音频信号,Arctis7的声卡将usb的信号和Line-In进来的进行合成,输出给耳机。这个Chatmix就是用来平衡这两路信号音量的。那怎么做呢?首先把的音频输出接到Arctis7的音频输入里,然后游戏的声音输出配置到Arctis7,然后YY啊之类的语音软件声音输出配置到电脑声卡上,必须是2个软件呦,游戏内语音可没这设置,通过这样就可以做到宣传中的『平衡游戏与聊天音量』,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鸡肋不鸡肋!虽说平衡语音和游戏这个事儿确实鸡肋,但这却可以用在别的方面,比如,现在大家玩游戏都喜欢听着歌,我们可以让音乐软件输出给电脑声卡,这样就可以通过耳机简单的调节音乐和游戏的音量,这还是很方便的。但是在评测中我还发现一个问题,Chatmix只能调节USB进来的音量,对于Line-In进来的音量确无法进行调节。我想应该是固件的问题,应该可以通过软件来修复吧。而且另外一路音乐的信号可以使用另外一块声卡来独立调节,均衡器音量等等,都与Arctis7是独立的。图中,我的音乐信号通过乐之邦01US输出到Arctis7,而Arctis7的音频输出接到音箱上,这才是音频系统的完全体。音箱,耳机,音乐,游戏,被这个USB声卡组合在了一起,他们之间再也没有冲突,而是完美的融合。大赞!6,槽点满满的驱动驱动一向是赛睿的强项,无论驱动软件质量,到人机交互设计,都堪称外设驱动里的顶级。但这次的驱动体验却让人难以给出高分。首先SS Engine3是不能天然支持Arctis7的,需要下载一个额外的组件,如果没有这个组件,DTS音效是无法工作的最开始的提示当我想下载的时候,却一直出现这个错误。机智的我立刻想到GFW的问题,挂上VPN以后,终于可以正常下载了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家里网络的问题,后来跟一些用户了解,发现大家普遍都遇到了个这个问题。我估计是赛睿在海外的服务器下载节点被GFW阻挡了,而作为一个国际化公司,竟然在产品发售前没有解决掉这个问题,真是让我怀疑赛睿中国到底存在不存在。要不要买Arctis系列送个科学上网试用帐号呢?之后会提示耳机固件升级,这里还是符合赛睿一贯的驱动水平,一个升级提示都做的这么用心。首先升级声卡然后是耳机3个对勾,搞定了,因为这里是我在mac上截图的,所以是英文,windows版应该都是翻译过的。这就是驱动的界面了,出乎意料的简单有么有。最上面就是DTS和均衡器,这没啥可说的。下面这个动态范围压缩有点意思,驱动里配的这个图非常的直观。可以把动态范围很大的信号,压缩的相对平均。官方给出的应用场景是语音频道里突然来了一个爆炸麦的家伙,大家都会被刺耳的噪声震聋,这个功能可以把这种突然很大的声音变得相对没那么大。恩,想法是很好没错。但是这个压缩必然对音质有很大影响。经过我亲测,那么开到最大,实际效果也很是一般,该爆炸还是爆炸。右边是麦克风调节,都是没什么重要的内容,关键性的降噪并没有看到任何相关设置。最后顺便提一句,赛睿的驱动一直对MAC支持的比较好,但这次Arctis7上竟然没有DTS开关,莫非MAC系统不支持这个?还是说默认MAC用户不玩游戏。总结优点:1,与定位匹配的优秀做工和用料,细节之处很到位,外型漂亮2,游戏表现极佳,无论对竞技游戏的战力提升还是对非竞技游戏的体验度提升都很好。DTS能有效的营造游戏和影片的真实感,在某些场景下提升很大。3,耳罩隔音性很好4,超好用的麦克风5,优秀的无线功能,0延迟,续航长6,USB声卡的输入输出接口带来很强的可玩性缺点:1,一些细节比较反人类,比如耳机上多达3个的接口,USB声卡输入输出接口的奇怪设计2,DTS HEADPHONE:X 7.1 并不能在所有的场景下发挥作用,并且缺乏足够的内容支持。可能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体验到它带来的好处3,耳罩比较压耳朵,透气的材料并没有起到很好作用,耳朵比较憋闷。4,完成度一般的驱动,中国区必须科学上网才能更新我已经多次评测赛睿的设备了,之前的Rival500鼠标,这次的Arctis7,赛睿新布局的这个产品线给我一个非常突出的感觉,那就是:步子迈大了,容易XXX。。Rival500上的振动提示,到Arctis7的DTS和ChatMix,产品的出发点都是非常好的,但却因为内容的支持度不够或者其他原因,导致这些功能无法给用户带来如宣传中那么好的体验。更像是产品经理为了堆积卖点而强行添加进去的。产品当然是好产品,但这些额外的功能也让玩家掏了不少银子,是不是要为这些功能买单,我想大家还是不要被广告忽悠到,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当然看过这篇评测大家应该心里有一些数了吧:D提交这篇文章的时候,恰好赶上618,京东的寒冰5似乎可以做到599的低价,寒冰5仅仅比寒冰7少了无线功能,无论麦克风,发生单元,DTS的支持等等都一模一样,还带了USB声卡。还支持RGB灯光,我觉得性价比还是非常不错的,如果不是非无线不可的小伙伴, 寒冰5无疑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已有23人赞过
的其他测评
本文评测的商品
【抢先首发】SteelSeries 赛睿 Arctis寒冰7电竞耳机
作者其他评测
热门众测活动
惠普 星系列14微边框轻薄本
申领:20积分
HAPPYGAME赛途乐电竞椅 STL7601 职业战队专用电竞椅
申领:20积分
德施曼小嘀T86云智能锁
申领:20积分
明基BenQ i705 智能家用投影机
申领:20积分
微星Vigor GK50 RGB电竞机械键盘
申领:20积分
鹿客 智能指纹锁Classic
申领:20积分
360手机 N7丨评论有奖
申领:20积分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置声卡哪个牌子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