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严重是不是会导致孩子年轻人大脑缺氧怎么办

很多人把打鼾看作是睡得香的表现,也与很多人对枕边人的夜夜鼾声如雷早已习以为常。你会伸手推行他,还是默默换个房间睡?其实这都不是正确答案,经常打鼾可能会造成大脑、血液严重缺氧,进而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病症。

人为什么会打鼾?打鼾会带来哪些健康风险?如何有效抑制打鼾?国内外多项研究并采访相关相关专家,为你详细解读“打鼾那些事儿”

当气体通过一段通畅的管道时,通常不会发出声音,但如果管道中存在障碍或狭窄时,气体的流动受到影响,局部的紊乱气流和由此导致的管壁振动就会产生声音,如果这些狭窄是特殊设计的,就会发出美妙的音乐,但如果这些狭窄不规则,声音就会嘈杂不安。以下可能就是引起打鼾的原因:鼻甲肥大、扁桃体肿大、悬雍垂过长、舌体肥大、肥胖、下颌后缩畸形、疾病等。

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文学、影视作品中,打鼾往往被认为是熟睡的标志。但事实上,打鼾的人往往睡眠质量不高。鼾声首先造成的影响是扰乱他入睡眠,良好睡眠要求环境噪音不超过50分贝,有调查显示,在《欧洲夜晚噪音指导方针》中有明确界定:长期在夜晚接受50分贝的噪音,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60分贝,70%的人会从睡梦中惊醒;70分贝,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增加30%左右;80分贝,耳聋的可能性达到50%;90分贝,视网膜对光亮度的敏感性开始下降;100分贝,让人耳朵发胀,疼痛。

比起震耳欲聋的鼾声,突然不打鼾甚至暂时没有呼吸了才是更危险的状况,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睡眠呼吸暂停。差不多每5个打鼾者就有一个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还有些患者几乎没有鼾声,但睡着时依然会呼吸暂停,该症状可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甚至有猝死的可能。

如果家里有人打呼噜严重,睡觉总张口呼吸,那么家人就要观察其呼吸情况。从呼吸突然暂停时开始数数,超过10个数(大约10秒)才恢复呼吸或一个小时内5次呼吸暂停,就需要去医院就诊。作为患者,如果夜间常被憋醒,晨起后总头晕、头痛,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尤其是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如顽固性难治性高血压等),也要及时去医院做睡眠呼吸监测检查,这是判断睡眠呼吸暂停的金指标。

打鼾还与全身多种健康隐患之间存在关联。根据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主任卡尔·多格拉米博士的研究,总结出与睡眠呼吸暂停相关的11种健康隐患。1、脑卒中2、晨起头痛3、心脏病发作4、心律失常5、胃食管反流病6、夜尿症7、性生活满意度低8、超重9、外伤10、心理健康问题11、影响下一代。

睡觉时用两个枕头支撑头部,有助于减轻打鼾,如果感到不适,可同时把腿部升高,或抬高整个上半身。

枕头上头垢、尘螨会持续刺激呼吸道,进而加重打鼾。因此要经常换洗枕套,或每半年左右换个新枕头。

干燥的空气会刺激鼻子和咽喉的粘膜,引起或加重打鼾,要保持卧室空气湿润,比如使用加湿器等。

睡觉时贴在鼻腔外侧,除了能缓解感冒、过敏、鼻炎等引起的鼻塞,对减轻或缓解打鼾也有帮助。

肥胖者呼吸道周围附着大量脂肪,影响气流通过,因而睡觉时更容易打鼾,不妨尝试控制体重。

早起或临睡前,用凉水冲洗面部和鼻腔,有助于清除藏匿的病菌和污垢,对缓解鼾症也有效果。

下颚肌肉松懈,也是引起打鼾的常见原因,特别是孕妇、肥胖的中老年人,可找医生订制一个咬合板。

酒后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神经兴奋的表现,从而加重或诱发打鼾。

如果是慢性过敏引起的打鼾,可服用抗组胺药缓解,如果是感冒鼻塞出现打鼾,可使用减充血剂。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案例:3岁2个月的女童,出现睡觉的情况已经半年,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增生占后鼻孔2/3,又做了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阻塞型综合征。家长还买了血氧仪,醒的时候测是93~98%,睡着后测是67~78%。医生建议现在就手术治疗,但是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听说戴呼吸机能改善症状,想坚持保守治疗。

Q:案例中的孩子病情是不是已经非常严重了?这样的孩子能戴呼吸机治疗吗?

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是100%,案例中的孩子血氧饱和度只有67~78%,这属于中度到重度的缺氧状态,病情确实比较重。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分泌水平在夜间会达到一个高峰,如果夜间、出现呼吸暂停,导致脑缺氧,会直接影响到很多生长激素的分泌,最终使患儿的身高和体重远低于正常同龄儿童。国内外现在推行的指南认为:儿童明确合并有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的,手术是最佳的解决方案。有的家长顾忌到手术和麻醉,也可以考虑佩戴呼吸机,只是如果选择了戴呼吸机,就得长期使用,可能一直要到8~10岁,孩子的腺样体或者扁桃体萎缩了,的症状改善了,才能停止使用。

本文系好大夫在线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准妈妈在怀孕期间打呼噜,一般不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和生长,不会造成胎儿缺氧的。 最好孕期保健和定期孕检,注意增加营养、作息规律、保持良好心态就好。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