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银行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吗?

  “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疫情能早点结束。

  一起涉及银行的聚集性疫情,4天中出现32名感染者。5月8日凌晨,顺义区疾控接报的3管社会面混采阳性的信息,拉开了疫情一角。

  从初筛阳性到单采、复核需要数小时时间,早在结果得出前,疾控人员通过信息分析已锁定此轮疫情的传播中心,对相关点位及人员进行管控。

  近日,我们探访顺义区疾控中心,对参与此轮疫情处置的一线人员进行专访,揭秘背后的关键时刻。

▲流调组正在分秒必争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顺义区疾控中心供图

  复核阳性前 已得出单位聚集传播推论

  5月8日凌晨4点50点左右,一份十混一混采核酸样本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消息,让顺义区疾控中心瞬间进入“战时状态”。

▲收样组对核酸样本进行核对、录入。顺义区疾控中心供图

  采样人员赶赴现场,核酸样本从前方送回,接连不断的电话则从这栋楼中拨出。核酸检测组第一时间开启两台生物安全试验台,提取核酸,8日中午,该轮聚集性疫情首例病例确定感染,疾控中心二楼流调三组办公室内,传染病地方病控制科科员史继新拨通了病例电话,进行流调。

▲核酸检测组在紧张有序地开展核酸检测工作。顺义区疾控中心供图

  而此之前,准确地说在第一管混采样本发现后的两小时内,疾控人员已锁定了此轮疫情的传播中心:位于空港街道的北京农商行数据中心。

  “判断此次疫情和银行有关,我们没有等核酸复核结果。”顺义区疾控中心副主任何朝介绍了当天的情况。

  对于初筛样本,疾控中心实验室均要进行复核,而对于相关人员的信息核实和管控已先一步展开。首管阳性信息于4点50分左右传来,第二管阳性则是清晨6点多得出,在调查20人的身份时,疾控人员发现,其中9人来自同一个单位,即北京农商行数据中心,之后第三管阳性样本中,也有一人出自此单位。清晨6点半,疾控部门已初步锁定该单位。

  首批3人复核阳性的结果验证了这一推断。

  基于此线索,顺义区迅速对该数据中心大楼进行了封控,通知该企业员工全部居家等待防疫通知,并对关联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和抗原、核酸同步检测。8日中午得出复核结果,下午2点多,该单位相关人员已经转移。

  “这次防控的关键在于我们的预判比较准确,提前采取了措施,处置速度快。我们通知了该单位所有员工就地居家,减少人员进一步交叉聚集。这次运气也比较好,凌晨都在家,如果是中午就会比较麻烦。”何朝说。

  到5月9日,顺义区这一轮聚集性疫情共排查出区内16名感染者,均与该银行相关。

  走访所有病例居住地 出具社区管控方案

  对最大的传播风险点位进行临时封控后,社区管控方案仍有待明确。

  8日中午开始,顺义区疾控党总支委员张松建离开疾控中心,来到病例居住地进行逐一踩点。

  随着社区防控策略的不断细化,根据传播风险分别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已成为应对疫情的常规举措。根据相关规定,封控区一般为病例居住、工作、活动频繁的区域;管控区为病例曾到访、密接次密追踪存在难度、存在一定风险但风险较低的区域;防范区则是与上述两区相连的相关区域。而在具体落地中,则需要专业人员结合每个病例的活动轨迹、区域地形、社区面积、附近环境等复杂的因素综合判断。已得出的书面信息远不如实地勘探来得直观,除了考验专业知识,这还是一项体力活。

  16名感染者,居住地涉及13个社区(村)。每到一个地点,张松建与属地社区人员会合,收集最新的信息,随后,张松建会与感染者通话,结合实地环境,进行单独的一轮询问。

  “划分封控等级时,我们更关心他在某一个区域范围内的活动轨迹和习惯,譬如小区三个门,他走的是哪一个,平时在小区里串不串门、遛不遛弯儿。”张松建介绍,通过一番实地调查,有些管控区域会划得更小,有些会更大。

  举例来说,此轮疫情发现了一位家住旭辉26街区南区的感染者,感染者轨迹简单,小区内不串门、不购物,每日会从北门离开,步行至地铁站。但现场查看后发现,距该小区斜对面一百米左右,就是另一个感染者所居住的社区——宏远总部港。在疫情不明朗的情况下,此片区域出现一个以上的病例,担心发生社区传播,于是采取了较为严格的封控举措,对26街区南区、宏远总部港感染者所住楼实行封控,小区其他楼实行管控。

  相比之下,也有感染者由于所住楼宇离小区出口较近、从不在小区内遛弯儿或近距离没有其他病例等情况,只判定了所在楼为封控区、其他楼为防范区,没有划分管控区。

  在外“踩点”并给予社区口头意见,一直到8日深夜,张松建回到疾控中心,开始撰写文字建议。13个社区村,每一个都要出具单独的社区管控报告,为了便于理解执行,文字建议下方会附上一张当地的地图,有些是现成的平面图,有些由于在农村地区,必须由张松建手绘。一份文件要写上半个多小时,有的则要一个多小时,如此连轴工作了整夜。

  在后方,流调正一刻不停地进行着。

  凌晨得知三管混采阳性的信息后,区疾控流调人员首先对30名采样者进行简单流调。其中的3人作为首批感染者又接受了更加详细的流调。何朝介绍,对他们的调查获得的一个关键信息是,他们不仅来自同一个单位,还都在该单位南楼三层工作,这一层是一个大开间,容纳了许多员工。由此分析,该起聚集性疫情大概率会有其他病例。

  这也是此轮聚集性疫情的难点所在:公司人员多且轨迹复杂。每天有哪些人到访、都流向哪里,疾控流调人员需要掌握数据信息并反复梳理,在公安、网信等部门帮助下,结合大数据,该单位最终搭建了一个电子围栏,进一步筛查到访者。

  在家庭和单位之外,感染者会在社会面活动,所涉及的风险点位及密接者,在跟进流调中需要一一弄清楚。

  9日中午,传染病地方病控制科科员史继新开始流调首名复核阳性的感染者。当时,她手中已经得到了该感染者的部分基础数据,如支付数据、健康宝扫码数据等,但每一条客观数据背后,隐藏着更多的现实信息:付款是在用餐前还是用餐后、是否有同行人、在当地停留多久、与谁有过接触……对这些数据进行逐一的核实和问询,花了两三个小时。

  流调需要与遗忘“对抗”。不是特殊的日子,回忆起来非常费劲,有时还会发生记忆错乱。这个过程中,流调员要通过现有线索进行充分的引导,且对感染者提供的新旧信息不断进行比对,反复核实确认,最终形成一份风险点位的数据。

  接下来的工作,是对这些风险点位开展新一轮调查。流调员要找到点位的相关负责人,收集相关时段中到访者情况,最理想的依据是监控视频,如果没有,就要通过健康宝、收费记录进行调取,从中得到密接、高风险人群的信息,对他们进行管控。

▲流调组正在分秒必争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顺义区疾控中心供图

  调查-核实-调查-核实-处置,从5月8日开始,顺义区疾控100多名流调员,在不同的办公室内24小时进行这项繁琐的信息处理工作。史继新不断地打电话,打给病例、密接、社区、公安等人,一些信息需要反复核实,她还加了所有病例微信,“电话完了微信,微信完了电话。”

  据顺义区常务副区长张艳林通报,截至5月10日,顺义区已对北京农商行数据中心聚集性疫情累计判定密接1897人、次密接1646人,涉及顺义区的人员均已落位管控,涉及区外的人员全部横传到位。新研判103个风险点位及场所,已完成终末消毒。

  溯源已有初步判断 流调仍在继续

  经历了前两天与病毒“赛跑”,工作仍在继续。

  此轮聚集性疫情从何而来?何朝介绍,此前也考虑过会不会与顺义原来的疫情有关联,即发生了感染者外溢,但对感染者流调确定,他们都没有去过之前的风险地区,基本判定与顺义之前的疫情没什么关联。溯源目前有了初步的判断,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现在的病例都出自这个单位,传播可能还在早期。按照现在的潜伏期,只要这两天再没有圈外的新发病例,这一轮聚集性疫情就快结束了。”何朝说:“还是忐忑,从专业上说,除非感染者两点一线,完全不和社会面接触,否则他即便只去一趟商场、医院,就很难保证(对风险人员)一个不漏,或许擦肩而过就感染,这就是防控的难度所在。我们还在不断流调,希望确保万无一失。”

  疫情近三年,史继新感到所有人对疫情防控都越发上手,面对突发事件,不同环节像齿轮一样衔接运转。她所在的流调三组一共10人,3人为疾控中心的同事、7人为社区支援的同行,最初还需要彼此分工,或对新人进行培训,现在已经不用刻意分派,组员拿起来就能干、一句话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张松建也发现属地对疫情的应对越来越熟练,在初筛结果得出后,相关小区立即临时管控,降低了疫情往外播散的风险。

  疾控的“另一双眼”——基层流调员

  史继新注意到,此轮疫情中社区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散落在乡镇、社区的防疫专员,成为流调员“很有用的一双眼睛”。

  “基层的防疫专员对社区内的经营单位、人员非常熟悉。当我们流调出一个点位,病例描述不清楚,我们也不熟,社区能立马定位,并找到相关人员。”她说,有一位病例平日里不大做饭,经常在村里打包食物,曾到访过的一家炸鸡店,流调员不确定方位,基层的防疫员提供了村内两家炸鸡店的信息,正是其中一家;还有一次,病例租住在村中的平房,平房带院,不止一个租户,社区很快提供了院内其他风险人员的信息。

  顺义区后沙峪镇12人防疫专班里,刘壮壮是成员之一,协助疾控部门开展流调工作。他们是流调信息上传下达的中间一环,从疾控下传的信息,由他们通向每个村居。

  在后沙峪镇防疫专班工作的302房间,黑板上遍布人员轨迹和数不清的箭头,手头离不开村居平面图,各类表格堆满桌案,这是一个镇流调专员的工作状态。流调工作必须赶在病毒前面,越早发现风险人员,就能越早斩断传播链条。凌晨3点,302的房间还灯火通明,12名镇流调员还在高效运转。刘壮壮进入防疫专班九个月,眼下是最忙的时候,“当一遍一遍在信息点上划圈时,像是在写一份检查。”

  “先生您好,请您配合我们回忆一下,这14天里您都去过哪儿?”这样的电话,刘壮壮一天要拨打几十通。

  要想完成一份重点密接人员的流调报告,还原其14天的行动轨迹,他们往往要花费一两个小时。刘壮壮的本职工作是环保巡查,后沙峪镇的学校、企业等,他基本都实地巡查过,因此也对镇里的情况比较熟悉,摸排流调信息具备一定优势。

  基于社会面调查系统,市区疾控中心会不定时下派镇街“单子”,一份单子就是一个重点人员。他们需要一一核实是否有重点地区密接行程,有时一天要收到2000多单。

  在农商银行数据中心出现确诊病例后,按照单子信息,首先锁定确诊病例同事信息,后沙峪镇防疫专班对潜在风险的重点人员,进行流调确认,在尚未出现阳性感染症状时,已经采取了隔离措施。

  没有接触过大数据排查工作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其实,流调工作并不是一通电话就能够完全解决。刘壮壮说,有时候甚至会出现联系不到人的情况,这时就需要用最原始的办法,穿防护服到村居去找。在协调重点人群进行隔离的过程中,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家里的老人需要照顾、宠物无处寄养、患有基础病等,这些内容在流调过程中都要提前了解到,并做好备注进行后续协调。

  5月8日至10日,48小时里,刘壮壮只休息了两个小时。“流调信息没有排查完,重点人群存在风险,这是涉及人们安全的事,不敢马虎。”爱人最初并不接受刘壮壮加班,现在也逐渐理解了他的工作,因为这不仅是小家的事,更是大家的事。

  “防疫专班的流调工作,其实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需要储备着足够的马力去奔驰,当新一轮疫情暴发后,还要努力跑得更快一点。”专班里的12个人,平均每天流调要打80通电话,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打4000多通电话,可以说是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开足了马力。刘壮壮的同事感慨,“今年1月至5月的数据排查量,达到2021年的两倍。”记者发现,在每个流调专员的桌子上,几乎都摆放着金嗓子喉宝。

  后沙峪镇这个防疫专班是个相对年轻的团队,共12人,平均年龄29岁,当疫情来临,有人连续20多天没有回过家,除了流调工作,对接外勤工作人员转运重点人员也是专班的工作,他们仿佛在与时间赛跑,尽力守住疫情防控的堡垒。刘壮壮说,“男生内外兼修,女生主内辅外,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内勤的流调人员和外勤的转运人员都是战士。”

  截至发稿前,这轮突如其来的疫情挑战已过去三天。对许多一线防控人员来说,能睡两三个小时是奢侈,即便躺下,也会被接连不断的电话叫醒。

  “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疫情能早点结束。”史继新说。

  目前,北京已经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进入公共场所都需要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这让不少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出入非常不便,不少老人表示,他们一直都有按要求按时做核酸,但是由于自己没有智能手机,无法查询48小时核酸证明,导致自己独自去医院开药、或者去银行取钱都无法进入,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老年机查不了核酸证明 无法进入医院

  市民王先生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南路附近。近日,他向“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反映,由于自己的手机是老年机,没有办法查询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所以最近自己都是非必要不出门,但由于自己有慢性病,必须要去石景山中医医院开药,结果由于没有办法提供核酸阴性证明,医院没有让他进入。

  王先生:他说得要48小时内核酸检测,我这手机不是智能手机,这个老人机根本就查不了这个核酸检测的结果。

  居委会曾表示 医院方可帮助查询

  王先生表示,自己在出发前曾特意去属地古城南路社区居委会询问情况,工作人员表示医院是可以帮着查询的。

  王先生:居委会说石景山中医院可以代查,我带着身份证,我说您可以查一查,他说我们这儿不管。

  居民希望居委会开相关证明

  着急开药的王先生又回到居委会,希望居委会能帮着开一个相关证明,但居委会表示无法提供。

  王先生:居委会说我们没有这个义务,不负责这方面,居委会也不给开证明,医院那也不代查,手机我也不会弄,你说我能怎么办啊?

  居委会:无法开此类证明

  带着王先生的问题,记者首先联系了属地古城南路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居委会确实无法开此类证明。

  居委会:他们就说让居委会开证明,但是他们不知道居委会开不了这种证明,居委会权利就是只能开一个居住证明,其他证明都开不了,我们这边还没有什么给老年人开一个核酸的证明,没有。

  石景山中医医院:无法帮助代查

  为了核实情况,记者又致电石景山中医医院。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医院方面无法帮助老人代查。

  石景山中医医院:门口的那些人他们穿着防护服都不带手机。因为我们现在确实也有这样的问题,有的就是居委会帮着打印出来一张,并不是说要难为谁,不让谁进,因为现在这个规章就是这样的。

  石景山中医医院:会引进相关设备

  不过,石景山中医医院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为了方便没有智能手机的市民,医院也在引进相关设备,之后患者可以直接刷身份证、医保卡通行。

  石景山中医医院:你像朝阳医院就有,您方便也可以去那开药也行,刷身份证医保卡都可以,我们现在也在进那个机子,但是需要一点儿时间。

  朝阳医院:走老年人通道 刷身份证

  随后,记者致电北京朝阳医院(西院)了解情况。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如果老人来医院就医,只需要走老年人通道,直接刷身份证即可,也可以由工作人员帮忙查询。

  朝阳医院(西院):您就拿着身份证然后走老年人通道,我们帮您刷一下,我们这边也可以用我们的手机帮他查一下核酸结果,但是前提是他必须要做了48小时核酸。

  多家医院:有流调机  方便查询

  那么,全市的情况怎么样呢?记者随机选取了本市多家医院了解情况。安贞医院、海淀医院、航天总医院等几家医院的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可以在医院门口的自主流调机上刷身份证或者医保卡进入。

  安贞医院:用身份证或者医保卡有那种人工的机器一刷也能查到核酸。

  记者:是那种流调机吗?

  安贞医院:对对对 流调机。

  海淀医院:进来以后带身份证,有流调机给您扫流调条。

  航天总医院:身份证或者医保卡,就你挂号需要的那俩卡,任意一个都可以。给工作人员,他会在流调机上给您打出一个流调码,拿着流调码就可以进来。

  人民医院:无流调机 需提供相关证明 

  但也有医院没有启用这种自主流调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表示,医院里没有这类机器,市民来医院需要提供电子版或者纸质版的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人民医院:我们没有这个(机器),他得有电子版的或者纸版的。你问问社区,让他给你出个证明也行。

  无智能手机出示证明 无法进入银行

  除了医院,老年人经常要出入的另一个公共场所是银行。住在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地区的市民高先生拨打新闻热线反映,此前他去银行取钱,也曾因为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出示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而没有办法进入。

  高先生:银行它不行,银行他要求必须扫,我说我取点儿钱,他说必须显示你的核酸阴性,我说我显示不了,我们好多老人周围很多,没有,那现在进不去。

  工行:网点工作人员手机可代查询

  那么,目前银行系统针对此类问题有没有相应的助老举措呢?记者首先致电高先生提到的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望京支行,工作人员表示:

  工商银行望京支行:您如果是在朝阳区的话,朝阳区所有的银行都已经对外停止营业了,如果您要是在其他区,它有一个代查询,可以用网点工作人员的手机给您代查询核酸阴性证明。

  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可代查询

  除了工商银行,记者又分别致电北京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客服电话,工作人员都表示,目前是可以通过工作人员代查询的方式,进入银行的。

  北京银行:老年人做过核酸检测,无法提供核酸证明的话,是到达网点后可以联系工作人员使用健康宝老幼健康码自助查询,然后去协助查询这个健康码以及核酸结果。

  建设银行:如果是孩子和60周岁以上的老人,是可以经客户本人同意,由咱们银行的工作人员使用咱们健康宝去代查的。

  可否推行一卡绑定查验方式

  记者查询了解到,国内部分城市已经在推行一卡绑定的查验方式。如,在杭州,今年五一之后市民卡就上线新功能,出入公共场所,市民只要刷市民卡就能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十分方便。在北京,是否有可能采取相应做法呢?记者也拨打了市民热线12345和公共卫生服务热线12320,客服人员表示会记录反馈。而事实上,类似的改造在北京已经启动。在5月16号的北京市疫情发布会上,市交通委副主任表示,北京市地铁和地面公交票务系统正在抓紧进行升级改造,预计月底完成。

  容军:改造后,乘客刷卡或扫码乘车与健康码信息自动同步校验,让乘客出行更加安全方便快捷。

  我们也希望一卡绑定即可实现多重验证的做法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便利市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出行和办事需求。相关进展,“问北京” 将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4月27日晚,杭州市委、市政府发布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称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全体市民及每位在杭人员,每48小时需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否则将无法进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常态化核酸检测第一天,各个检测点排队情况如何?哪些细节需要改进优化?橙柿直通车记者实地探访。

排队人数过多 检测压力大

建议增加检测力量,或增设点位就近引导分流

核酸检测点:长庆街道吴牙社区

上午11点,长庆街道吴牙社区核酸检测点所排的队伍从六克巷一直延伸到新华路,长度将近100米。


一位排队的大姐表示,队伍太长了,不知道11点半能不能做完。排在末尾的市民李阿姨也说,自己做核酸是为了方便这段时间去超市,但看看这个队伍,她失去了排队的想法。“现在快11点半了,我们还在排,中午两个小时没人,我们就得在这等着了。”

现场工作人员说,结合今早的情况看,平均排队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左右。“早上七点钟开始,队伍就到新华路了,4个小时了,到现在没变过。”

这位工作人员还说,10点半的时候城管就在协调居民先不要排队了,“现在这个队伍11点半可以做完,没排上队的市民建议下午再来看看。下午的检测时间是1点半开始的,一直到晚上九点钟。”

遭遇到同样情况的还有位于天水巷的天水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检测点。上午9点40份,记者来到现场的时候,队伍已经绕了好几个弯排到了同丰弄。等到记者10点半再去的时候,发现检测提前关闭了。

一些市民刚刚抵达,被告知做不了核酸,和记者说:“我看了通知,11点才结束,怎么提早关了?”

试剂不足 点位提早关闭

建议增加试剂量或加密配送时间

核酸检测点:建国中路杭州联合银行总部大厦口

在建国中路杭州联合银行总部大厦口的核酸检测点,记者看到现场排起了一定的队伍,排队时间预估在15分钟内。

队伍末尾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试剂暂时没有了,这个点位今天的核酸采样工作到此结束了。


记者从上城发布了解到,杭州联合银行总部是小营街道唯二早上能做核酸地点,原定时间9点至11点。建国中路两侧居民,如果起得早的话,可以前往翰林苑农贸市场旁的检测点先检测,该检测点开放时间为8点到10点。目前来看,住在小营街道的居民上午要做核酸可以去周边医院。

或在显著位置标注排队要求

核酸检测点:近江南路6号对面小公园

近江南路6号对面小公园核酸检测点,上午检测时间是9点到11点。10点45分,记者来到检测点开始排队,检测点设立进口出口。队伍排了200米,志愿者在栏栅外面劝大家不要排队了,但很多居民还是涌进去排队。

记者花了20分钟左右轮到检测,第一道关口有志愿者查看四码,并量体温,接着顺利做了核酸。


队伍后方突然误入了一个红码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立刻把她接走了,引起了一阵小骚乱。11点15分左右,检测点没人排队了,医护人员准备撤离。总的来说,中间虽然有小插曲,还算是井然有序的。

临时点位人少排队快建议动态更新

核酸检测点:杭城皮肤病医院

上午10点45分,体育场路上的杭城皮肤病医院的核酸点位排着不少人。现场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这个点位是临时开设的。“我们也是早上八点接到通知才开起来的,下午没有了,明天也不一定有。”这位医护人员说“你去排着,会给你做的。”


记者现场问了几位刚刚做完的市民,得知排队的时长在20分钟左右。“昨天晚上公布的点都是到11点结束了。”一位阿姨提醒记者,“你排着吧,排排还快的。”

现场虽然还在紧张的检测中,但是记者打开点位地图查了查,发现地图上没有这个临时点位,或者是显示“已休息”,信息没有动态更新。

多亏了市民的支持和理解

核酸检测点:萧山区湖滨花园

检测时间上午7点到10点半,下午4点到晚上8点10点半,上午的检测已结束,广播通知新过来的居民下午再来检测。工作人员正在归统上午的检测,上午共检测1837人次。


北干街道的工作人员小吴正准备吃饭。早上6点她就跟单位同事一起过来,虽然离下午还有4个小时,但小吴不准备回去了,休息一会又要开始准备下午场。

上午有位女士推着一岁的宝宝过来做检测,没有身份证能做吗?“可以的,宝宝有身份证号码,可以通过号码取得健康码,就可以采样。核酸报告可以家长代查。”小吴讲。

核酸检测点:萧山江南星城

检测时间上午7点到10点半。下午4点到8点。


现场广播:“请大家保持一米距离”。分两排队伍,目测有200米,自觉隔出一定距离。两个采样点,每个点分配两个医护,一个取健康码,一个采样,平均一分钟能采4个。遇到只拿身份证的老年人,速度会慢一点,需要通过查身份证号取得健康码。

10点10分工作人员开始对刚过来的居民劝返,下午4点再过来,医生也需要休息。请大家谅解!

核酸检测点:萧山兴议家园北区

采样时间,上午7点到10点,下午1点到晚上8点。

今天早上6点工作人员就到位,设了两个点,兴议家园是万人小区,安置房,老年人多,年轻上班族也多。排队情况还可以,平均每分钟做5个,有两道关,先验健康码,再测核酸。

现场呈两列队伍,用身份证采健康码的老年人一队,手机扫码的一队。目前排队不长,陆续有人赶过来采样,10分钟左右就可完成采样。期间有个奶奶带着2岁的小孙子过来采样,只要报身份证取得健康码就可以。



杭州战疫求助平台是杭州人身边的求助平台,24小时接受疫情求助。

杭州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关于核酸检测,有什么问题,可以来战疫求助平台咨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到战疫求助平台留言。记者在线及时快问快答,并向有关部门转达。

杭州战疫求助平台与杭州市民风雨同舟,并肩战疫。

杭州战疫求助平台24小时接受疫中求助,留言方式:

2.首页点击“战疫求助平台”——点“发帖”即可留言。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 王海峰 朱振辉 见习记者 陈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核酸检测为什么不能排除hiv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