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代码是什么?

      研究生招生简章,是招生单位针对考研群体给出的规定!同时也是考研学子们必看的招生章程。研究生招生简章内容一般涵盖:报考条件、报名程序、考试时间和科目、录取、学制学习年限、学费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因此,参加2022考研考生,一定要重点看这些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广东海洋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供考生参考。

广东海洋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2005年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校园总面积4892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达.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截止规定日期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按报考点要求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报信息确认手续;报考公共管理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报信息确认手续。

.cn;教育网址:)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七、学制、收费标准和奖助政策

全日制(含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3年。

各学科(专业)的学费标准详见:

附件1:广东海洋大学202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说明

2.住宿费元/学年,实际收取金额以政府主管部门最新核准价为准。

学校设立“校长奖学金”,加大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奖助力度,鼓励更多优秀青年学生报考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具体资助政策如下:

1.学校奖助金(适用全日制硕士生)

推免生、第一志愿报读我校 1)被正式录取(不含破格录取生,下同)且个人档案到校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2)按时缴清学费后发放。
档案到校的全日制硕士生,覆盖率100%。 按月发放,每年按10个月发放。其中,国家资助6000元/学年,学校资助4000元/学年。
二等:8000元/学年
三等:4000元/学年
全日制硕士生,覆盖率100%,其中,一等不超过30%,二等不超过40%,三等约30% 1)具体评审办法按上级和学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2)学业奖学金由省财政按照硕士研究生人均每人每年8000元标准和在校硕士生人数40%比例给予支持。学业奖学金不足部分由学校财政给予补充。
评选比例按国家和学校规定执行。

2.出国(境)交流学习资助:委派出国(境)交流学习的全日制非定向在校研究生,资助时长3-12个月,资助标准每月元,具体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3.优秀研究生奖励:广东省优秀学生(研究生阶段)、校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研究生毕业生等每学年评选一次。

4.学院资助:学院和导师可按硕士研究生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补充发给一定数额的科研津贴或劳务费,标准和条件由学院和导师自定。

5.“三助一辅”岗位:学校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约800元/月。与湛江市委组织部合作每年选派研究生到湛江市相关单位部门挂职锻炼,学校和挂职单位均发给足额补助。

6.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前,可凭录取通知书,向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班级:计科1141学号:0 姓名:邓超荣实验一 进程同步与互斥实验目的了解多进程并发执行时因控制不当而导致的运行结果不确定的竞争条件现象、以及消除竞争条件所采取的措施。实验内容有一个数据文件,名字是data,其中存放了一个十进制正整数。现有一个程序,该程序读出文件data中的数据、将其加一、再将结果更新到data之中,上述动作重复进行一百万次。如下给出完成上述功能的源程序:01#include<转载请标明出处.

学校类型:本科院校:大学

学校地址: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岩东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为主体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10日,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全国重点中专湛江气象学校并入。2005年6月15日,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作为我国南海之滨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学,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国家、省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1997年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在为学校校牌揭幕时高兴地说:我们国家很需要这样一所大学。四位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李长春、张德江和汪洋同志均对海大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寄予厚望。四位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欧广源、李容根、刘昆和邓海光同志先后担任学校董事会主席。在79年办学历程中,学校肩负兴海使命,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为国家培养了10多万名的高级专门人才,涌现出大批国家海洋、水产等行业的领军人物和科技精英,成为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南海研究开发的重要力量。
    学校坐落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现有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分别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旁、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大道43号。校园总面积4911亩,其中湖光校区占地4200亩,依山面海,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
    学校设有水产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农学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海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中歌艺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学校学科专业设置齐全。学校现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67个本科专业,39个高职高专专业。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水产2个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8个省级以上特色专业(其中5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门广东省精品课程、3门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面向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8万余人,独立学院1.6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1万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教职工1835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050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640人、博士学位者258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226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双聘院士”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6人;先后有105人次入选近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现有6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3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现有8名教授受聘为教育部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校教学科研平台优良。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珍珠养殖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1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等7个厅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拥有1个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海洋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69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海洋广场、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完善。校舍总建筑面积达62.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58万册,教学科研设备值3.4亿元,固定资产值约15.9亿元。建有规模可观、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校园网。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和“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相结合,以质量提高为主;外延拓展与内涵充实相结合,以内涵充实为主;综合发展与强化特色相结合,以强化特色为主”的办学思路,通过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8%,居广东省高校前列;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有568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1842人次获得省部级奖励。2013年,学生代表队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9级学子高大龙优秀事迹材料入选《2012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广东高校仅有2名)。2012年,软件工程专业2010级学子甘俊鸿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软件应用与开发类)全国总决赛特等奖。2013年6月17日《南方日报》A06版报道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经验。
    学校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在内的科研项目共174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4项、省部级项目331项;科研经费总额达3.16亿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78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省部级二、三等奖20项。“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项目获200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日本囊对虾和斑节对虾地膜覆沙池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项目获2009年度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马氏珠母贝夜荧光珍珠培育技术”项目获2013年度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墨西哥湾扇贝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马氏珠母贝标准化养殖与示范推广”项目分别获2006、2008年度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对虾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名贵鱼类的种苗繁育及养殖、海水鱼类病害防治、珍珠贝的养殖及育珠、水产品加工及贮藏、杂交水稻育种、区域海洋学等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海洋水产业的蓬勃发展.

广东湛江市 广东海洋大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海洋大学招生简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