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彭凯平 积极心理学教授做心理咨询吗?求地址,急急急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的彭凯平 积极惢理学教授提倡积极教育。

希望每个孩子都成为ACE

我们为什么要提倡积极教育这一理念?

它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呢

我们认为鈳以从三方面阐述。

积极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密码

大家一定听说过生物学家在探索人类生命发展的秘密——遗传信息 DNA

大数据时代以来,人类科学家又开始探索另外一种遗传信息DNA——文化的遗传DNA

文化的遗传DNA探索的是我们的社会发展到底有哪些规律性的现象。

以前我们做嘚是对个人的观察对每一个个体的分析。

现在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与进化, 我们创造出了前人没有的科技工具以及观察方法其中之┅就是大数据。

谷歌已经将人类过去几百年间的九种主要语言的绝大部分的出版物进行了扫描并存入了云端

我们最近完成了一项工作,即分析从公元元年开始到 2001 年存于云端的大量数据希望找出社会发展中的规律性现象。

我们发现了其中一个规律性现象一个可能的秘密僦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是靠斗争来实现的,也不是靠战争和掠夺来实现的人类社会的发展靠的是我们的善意来实现的。

善意就昰我们要和其他人合作、交往、交流

大规模的文化交换、技术交换、货物交换、财富交换,是人类社会发展很重要的密码

我们深入分析了人类财富的增长规律,发现从公元元年到 2001 年有三个爆发性增长的时间节点,这些时间节点恰恰都是人类创新的节点是人类大规模茭换的节点,也是人类思想解放的节点

第一个节点是文艺复兴,在此期间地理大发现、人类大规模的迁徙、交流和交换变得可能;

第②个节点是工业革命,人们的交往与合作日益增多;

第三个节点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现在 这些节点都处于人类社会进行大规模茭往、交易、交换的时代。

我国的财富增长也符合同样的发展规律

自 1978 年改革开放,我们开始 与其他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技术交鋶、信息交流、知识交流、经济往来在短短三十多年内,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改革开放,打开国门融入世界,与人茭往正是我们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怎样才能与人正常和积极地交往?

其实没有什么秘诀保持积极、阳光、 美好、善良的心态最關键。

大家都知道孟德斯鸠对法学的贡献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对商学的贡献。

他认为商业世界的游戏规则不是斗野蛮、拼产品,也不是峩们现在说的博弈、竞争、计较、吝啬更不是我们现在所认定的那些商业成功秘诀。

孟德斯鸠认为商业成功的秘诀就一条——“讨人囍欢,让人快乐”“在快乐多的地方商业发达,在商业发达的地方遇到快乐的人”

这是他的名言,也是我们大数据研究得出的基本规律

无论他人举多少案例说明成功的技巧,最重要的还是要拥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快乐友好的关系、合作共赢的方式

也就是说,让客户滿意才能让自己发财。

而到了我们这个时刻离不开手机的时代我们的快乐感又源自何处呢?

有 一项研究已经发现60% 以上的人每天花在掱机上的时间超过了学习的时间, 超过了现实中和人打交道的时间

我们睡觉前看手机,我们起床时看手机我们约会时也在看手机。

人類不会因为手机的产生而获得更多快乐

在大数据的时代、在手机主导生活的时代,如何与他人交往、交流和交换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題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传授给他们什么样的生活技巧

中国人相信一个人只要能干、有本事就行。

其实在商业化的社会生活中被人喜爱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优势,情商比智商重要

如何做人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如何做事情

积极教育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現在有些人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农业时代,在这个后工业时代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不是要改一改呢?

我们中国人民所接受的传统的知识教育绝对不亚于其他国家、其他文化,但我们需 要知识以外的教育需要积极教育。

我们之所以这么积极地在中国推广积极教育就是希朢让其能够辅佐传统的知识教育。

什么 是知识之外的能力呢

学者丹尼尔 平克(Daniel Pink) 写了 一本 书——《全新思维》。

平克提岀决胜未来需偠六种能力。

第一就是要有设计感、美感、欣赏之心

第二就是要有快乐感,一定要让自己身心愉悦健康的同时让别人也身心愉悦健康

苐三就是要有意义感,知道如何在繁琐的生活中找到生活的意义

人这一生必定要面对死亡,显然死亡不是生活的意义那么我们生活、笁作、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第四是形象思维的能力善于讲故事,具体化抽象概念

第五是共鸣的能力,善于感染和激励他人

第六是同悝的能力,能够感受到其他人的感情、感觉和感受这些都是 21 世纪特别重要的能力。

19 世纪是工业化时代而 20 世纪,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掌握了信息、 会利用信息、会分析信息的人,如科学家与工程师自然就是时代的主人

但到 了 21 世纪,人类又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平克认为現在是感性的时代。

在感性时代能够拥有欣赏之心、意义感、快乐感、同理心、共鸣心的人就是时代的主人。

符合人类大脑活动规律的科学实践

一般技能的掌握 依靠的是低级脑细胞的活动低级脑细胞负责具体的信息加工。

高级脑细胞负责美感、共情、共鸣等功能

而且高级脑细胞的活动越多,我们人类的智慧程度就越高人类的情感越积极,人类的成就就会越大

我们一定要培养活跃的高级脑细胞,让峩们的学生有更多的灵性、悟性、感性和更高的德行

因此,积极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高级脑细胞活动的习惯我把我们将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定义为 ACE(王牌)。

中国不缺工人不缺农民,不缺会思考的人但是中国缺 ACE 人才。

这种尖端人才是我们亟待培养的

那么 ACE 是什么?

A 昰审美感(Aesthetic)有审美感的人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能够领悟别人领悟不到的东西;

C是创造力(Creativity)有创造力的人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新概念、新事物;

E是情感共鸣能力(Empathic),有情感共鸣能力的人能够敏锐地感受并影响到其他人的感情

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有关心理学的图示,乍看上去是看不出任何东西的只能看到一堆杂乱无章的线条,这就是因为此时只有低级脑细胞在活动而缺乏高級脑细胞的参与。

如果我们能看出规律看出意义,看出美这时就是高级脑细胞在活动了。

所以我认为积极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其实就昰促使我国培养起来的人才有 魅力、吸引人让人爱慕。

很多年轻人在进入社会后虽有能力,但是不一定会被人喜爱

我希望我们培养絀的人才一定是让人欣赏,有许多人愿意追随、 同甘共苦、共创辉煌的这样一种能力在 21 世纪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提出培养高级脑细胞的活动也是人类进化6500万年后选择出来的 竞争优势。

我们谈人性不要看伟人说了什么,古人说了什么而是谈有什么科学证据。

这里的科學标准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他提出所有人类的天性一定要符合两个特征,一个是易于我们生存另一个是易于我们繁衍。

我们可以发现囚类生存和繁衍时选择的往往是积极的天性

我们开始直立行走;我们逐渐看得高,望得远;我们喜欢堂堂正正、大大方方;喜欢伟大、崇高的事物

人类的身体越来越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因为这样显得更美、更匀称

积极教育归根到底就是更人性的、更符合心理科学规律嘚教育。

积极教育具体怎样实行

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国家、每一种文化的优势和条件是不一样的。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做了五年多的幸福敎育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

我们也培养了很多边远地区的小学和中学老师我们经常讲的积极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七种教育但显然鈈局限于这七种。

从中小学到大学其实都应该进行情商教育

一方面就是教学生如何发现、培养、管理积极情绪。

著名心理学家 巴巴拉 弗裏德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人类在情绪积极的时候,思路更开阔行动的欲望更强。

消极情绪会使人的思路变得狭窄使人们呮知道依靠逃生的本能,只知道批评和逃避

恐惧、贪婪、愤怒、 傲慢并不能让我们有所作为。

现在我们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泹切记 一定不能在焦虑、恐惧、愤怒的状态下去创新或创业,所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都证明大多数的创造性工作只有在个体处于快乐积极嘚状态下才能够完成

所以幸福教育其实也就是积极教育,而不是简单的知识教育

情商教育具体怎么开始呢?

从同理心开始从知晓别囚的心情开始,从各种各样的表情识别开始

让我们的孩子能够知道别人的心情状态,知道积极的情绪不只是幸福还包括满足、淡定、岼静、骄傲、自豪,甚至腼腆也属于一种积极情绪

心理学家发现,当你感到羞涩的时候其实你正处于一种特别积极的状态。当然过喥羞涩是异常状态。

一般情况下不好意思其实是一种特别积极美妙的情绪。

如果你会在某些时刻感到一丝丝腼腆和不好意思就证明你嘚心态非常健康和积极。

美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接受情商教育学习如何表达、控制、理解、应对情绪,甚至连微笑都需要学习

囿一种微笑叫“迪香式微笑”,它是 一种有魅力和感染力的笑

它和礼貌的微笑是不同的,特点是牙齿要露出来 笑容饱满,眼周岀现皱紋

迪香式微笑有什么作用?

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一个经常展现出迪香式微笑的学生,未来的生活将更幸福婚姻更美满 , 事业发展得更好。

著名心理学家达契尔 卡特纳(Dacher Keltner)对米勒学院 1960 届 毕业生的毕业照进行了分析将照片中学生的面部表情分成习惯性迪香式微笑,或者是礼節性微笑或者是没有笑容。

三十年之后去回访这些同学结果发现他们的人生境遇有着天壤之别。

那些习惯于迪香式微笑的孩子结婚率较高,离婚率较低自我报告的幸福指数较高。

那些礼节性微笑或者没有笑容的孩子在三十年之后其婚姻幸福水平则较低

微笑的技能囷技巧让家庭更和谐幸福,个人事业更成功这就是情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 契克森米哈(Mihaly Csikszentmihalyi)就认为幸福就是一种铨身心的快乐体验,这种全身心的快乐体验就是“福流”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其实它有五个特点:第一个是沉入其中如痴如醉;

第②个是物我两忘此时不知是何时,此身不知在何处;

第三个是驾轻就熟有特别好的控制感;

第四个是点滴入心,感受到活动精确的回饋;

第五个是酣畅淋漓其乐融融。这个体验是可以学习的这个体验也是可以创造的。

这也是我们几十年道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即敎导学生如何去爱人、帮助人、服务人。

著名学者梁漱溟在《人心与人生》一书中提出:“仿佛自己越是在给别人有所牺牲的时候心里樾是觉得特别的痛快、酣畅、舒展。

反过来自己力气不为人家用似乎应该舒服,其实并非如此反而会心里感觉特别紧缩、闷苦。”

这僦是我们已经意识到雷锋精神归根到底其实是助人为乐的精神也就是我们追求幸福的心声。

雷锋的伟大就在于找到了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規律那就是利他是幸福的。

长期以来一些人不承认世界上有无私。

但是我们现在认为寻找快乐其实就是无私的表现。

有关神经生理嘚调查显示出纯粹的利他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可以把积极的知识传播给大众传播给中国的年轻人。

让我们的孩孓相信明天更美好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未来不美好。

未来很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好

想想我们这代人在 21 世纪是如此亮丽,如此富裕如此自信,所以中国的未来是美好的积极的心态很有意义。

价值观绝对不是空想的价值观这个价值 观是建立在人心、人情、人性囷人欲基础上的价值观。

美国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彼德森在世界50多个国家做了调查发现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喜欢仁慈、有爱惢、情商高的人。

我们喜欢欣赏他人我们同样喜欢好学、有创造力的人,我们喜欢宽恕、谦虚、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更喜欢有责任心囷领导才华的人。

所以大家一定要将核心价值观跟心理学连在一起,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否则心理学就只能成为智力的思辨游戏。

社会關系教育强调与社会接触的重要性

2005 年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综合报道,发现人类积极健康的社会关系是我们健康长寿最重要的保障,也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障

教育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如呼吸新鲜的空气,参加健康的体育运动听音乐、唱歌、欣赏美和艺术,等等

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在自己呕心所著的《贞元六书》一书中引用了宋代哲学家张载的一句名言以自许:“為天地立心为生民 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为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但对于 我们普通人来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非日能之,愿学焉!

最后就是我和大家一起共勉的希望所有人都能达到一种境界,虽然我们做不到开太平继绝学,但我们的心要追求高尚

我们不一定能够完全做到,起码我们愿意去学习尝试这就是积极教育追求的一种境界。

怎样的孩子会成为成功者

请看新书《圉福的科学》

你觉得怎样的教育才是幸福的?

写出你关于幸福教育的理解

我们将选出最走心的5个留言,

(获奖名单将在礼拜日6.17公布)

分享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的新知~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囼

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李若纯小姐邀請我为彭凯平 积极心理学新书《澎湃的福流》写篇书评当时感觉是非常荣幸,一口答应了

我感到荣幸是因为彭老师是心理学界的前辈,同时是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是我心目中的大师级人物。作为一个心理学行业里的晚辈能为大师的书写书评,对我来说是职业生涯Φ的殊荣。

感到荣幸的同时也甚是忐忑。

第一彭老师是大师级的人物,我同所有中国人的心理是一样的:对于权威都有很强的敬畏心;

第二书是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而我对于积极心理学的了解更多处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这还是得益于一位认识了十年的小友曾咣正是彭凯平 积极心理学老师的博士生,同时我孩子的妈妈恰好在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推广小组接受“积极心理教育培训师”的培训是怹们对我进行的积极心理学“扫盲教育”;

第三,彭凯平 积极心理学老师的著作我只是看过他的讲义,并没有太过深入地了解;

在我看箌彭凯平 积极心理学老师书的一刹那就被封面的画吸引到了。那是哲学三问我见过这幅画,被深深地吸引过是一幅让我有强烈代入感的画。冥冥中似乎有一种无意识的共时性又或者是集体无意识在驱动着我渴望去探索的心。

“吾心可鉴”四个鎏金大字让我有了两個联想并以此生出些感觉:吾心朗朗,日月可鉴坦诚和情怀跃然纸上,同时那种大气给我的直觉这是本内容丰富的大书。

封面上的另┅幅画面一条看似探路者的小鱼对着一群小鱼,中间是“澎湃的福流”那感觉似乎像一位充满责任感的引领者,引领更多的人去体验囷经历;似乎诠释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又有了一种被教诲后的懵懂萌动

我用了一个下午和晚上的时间仔细阅读了这本书,并且昰用好多年没有用过的做标记和注解的方式阅读这样去阅读一本书,基本可以追溯到我学生时代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的状态: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在有限时间里全身心的放在无限的书中

吾心可鉴,不敢对此书妄语

我被此书的内容深深吸引,时而惊讶时而拍腿大悟:原来如此!一次又一次体验到彭老师书中所描述的那种澎湃的福流。既满心欢喜又成就满满。能给我带来如此感受的书不多但此書可以。

读完此书我理解了真正的积极心理学要义,更加了解到中西心理学的差异同时,也让我对科学的“证明、证据、证伪”的三證精神更加坚持

这本书简直是一本心理学的百科全书:社会心理、认知心理、文化心理,经济学与心理学的融合更大地扩展了我作为惢理动力学流派心理咨询师的视角,扩充了我思考一些社会现象与个体现象的深度和广度

一气阅读完后,我陷入深深地震撼就好像《忝道》中左小青第一次听到《天国的女儿》这首曲子后的感觉:“原来,人可以这样活的”而当我更多了解和学习了积极心理学后,对於一个终日从事心理障碍修复(大部分时间是做心理咨询)的心理学人来说此书又一次修正了对自己和对来访者的认知:人其实可以活嘚更美好!

书中彭老师和以津巴多为代表的各位心理学界大师的交流点滴,让我在羡慕之余感慨不已。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我不禁特别想推荐给身边的人于是对我工作室的每一个人说:这本书,你们一定要看

这是本好书,我对好书的定义:有价值有思想输出,能够给我带来更多思考或者帮助更难得是,有一种“治大国如烹小鲜”般的行文措辞,阅读体验非常流畅语言中肯诙谐,无刻意傲嬌造作大道简概,又幽默有趣

作者的学术观点与文化融贯东西,通达古今在此书中可见一斑。没有吹捧和谄媚之意达人大观,我鉯为彭老师已然为达人。

我本来想写书评然认真阅读后,对作者尊敬有加对积极心理学敬畏更甚,所以不敢贸然下笔遂改成读后感。

写完此小文不禁泯然,一个“迪文式的微笑”长舒一口气,这也是我主动选择的幸福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邮箱:

原标题:如何培养内心充盈的孩孓彭凯平 积极心理学强调了10个关键词

看点:你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关于这个家庭教育的终极问题有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答案:很多妈妈在怀孕之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天才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但在怀孕之后会发现自己的要求真的很低,只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乐!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比培养一个事业成功的孩子更重要但是作为父母,如哬才能培养一个内心充盈的孩子为孩子的终生幸福奠基呢?

在“人文清华”讲坛期间搜狐教育·智见专访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 积极心理学教授,彭凯平 积极心理学与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了培养一个内心充盈的、幸福的孩子的思考和感悟。在带着孩子们“求索幸福”的过程中彭教授提到了10个关键词:行动、交流、做喜欢的事、内驱力、自信心;以及中国传统文化里中嘚“五施”,即言施、眼施、颜施、心施和身施

行动、交流、做喜欢的事让孩子更幸福,求索幸福应提高五方面能力

智见:在您看来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幸福的孩子?

彭凯平 积极心理学:幸福的孩子应该有三个特别重要的心理特性简称为ACE ,(A指行动情绪即actionC指communication,E指沉浸其中做自己想做的事)

第一,幸福的孩子一定是快乐、积极、愉悦的这类孩子行动多,喜欢行动喜欢跟同龄人在一起打打闹闹,洏不是独自沉闷、发呆这类孩子具有积极、正面,与人交多的特点

第二,幸福的孩子是愿意与人交往、沟通的他们的人际关系也比較好。

第三幸福的孩子总是充满理想和想象,沉浸其中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些都是孩子们身上能够看得见的一些具体的行为指标。总结丅来幸福的孩子是内心充盈、行动积极、表达能力强、想象力比较丰富的。

智见:对于孩子来说如何求解幸福孩子应该提升哪方面的能力?

彭凯平 积极心理学: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我特别提倡“五施”就是言施、眼施、颜施、心施和身施。第一个是言施我们一定要表達,人是语意的产物人的知识信息从来不是符号印在我的大脑前额叶,而是作为神经化学的联系流淌在我们全身每一个人都是知识的載体,所以文化、信息、知识一定会引起身心的感染和体验所以学习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学习抽象的概念、符号,它是一种身心的体验聊起来就很开心,你多多地说、学、体验积极心理学产生的作用都是很正面的。我们做过研究你让人聊社会不公平,越聊越愤怒最後拍桌子骂娘,所有的可的松都膨胀起来为什么?人从来不是被动的、抽象地理解概念他是带动身心的体验来的,所以讲积极、讲朝氣蓬勃讲道德高尚的那些人说话都是抬头挺胸的。知行合一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是身施,人可以通过做一些事情来产生幸福感跑步15分鍾到30分钟,大脑分泌出各种积极化学激素你很开心、很积极,所以运动会上瘾闻香闻一会儿就会很开心,也是身体的感受

第三个是眼施,一定要有慧眼关注生活中间变化的事情。上班别老只着急赶路看一看周围的美景,看一看周围的人看一看自己的家里有没有夨落的事情。生活其实不单调的你老想着自己的任务,你就看不到生活的变化和美感季节的变化、家里你的爱人换了一件新衣服、小駭的羡慕和对你的爱戴都注意到了没有?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注意到因为太忙了。

第四个是颜施我们要学会让别人感受到我们正面积極的能量。笑脸是能够让人感受出来的一个领导不笑就是装腔作势,还有就是心里特别苦

第五个是心施。中国人有一个字叫做“悟”我们的智慧叫做“悟”。我们的心一定要有觉悟,一定要用心去感受很多时候我们培养做事情的能力,没有培养感受的能力21世纪昰一个感受的时代,要感受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培养慧眼禅心。

父母过分的挑剔、批评、责备剥夺孩子的内驱力和自信心

智见:缺乏內驱力的孩子往往控制力比较差遇到困难退缩,做事没有持久性和稳定性在您看来,如何激发孩子的內驱力

彭凯平 积极惢理学:內驱力的激发一定是道法自然,顺应天性的孩子们在做自己喜欢做的、擅长做的事时动机非常强烈。所以激发孩子的內驱力艏先要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形成一种习惯和正确的奖励机制孩子们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时很容易产生正常的行为塑造反馈机制。所以激发孩子的內驱力首先要道法自然顺应天性。

第二包容失败,允许尝试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孩子们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失败也要包容关怀,支持孩子们很多孩子內驱力下降就是因为做错事或者失败了之后得到了太多的批评,因此孩子们們可能会不再喜欢做自己曾经喜欢的事反而会做家长、老师们认为应该要做的事情,这就变成了外驱而非内驱,所以正确的包容和奖勵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内驱力的培养要从小事开始需要循序渐进,而不是定一个宏大的目标这是内驱力培养的一个基本原则。內驱力的培养也是保护孩子好奇心的过程过多批评孩子会压制孩子好奇心。因此很多时候是家庭、社会反馈不够积极造成孩子內驱力下降是我们剥夺了孩子的内驱力。

智见: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您看来对于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来说如何提升自信心?

彭凯平 积极心理学:很多的孩子的自卑心理都是家庭教育的结果父母过分的挑剔、批评、责备,让孩子逐渐产生自卑心理茬过去,很多人的自卑心理来源于社会环境例如有些人因为是农村出身,存在一种自卑但现在,自卑心理更多是由家庭、个人因素造荿所以家庭文化,父母为人处事的方法家庭中的沟通风格都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自信与自尊。

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外在的要求、指标、判断太多

智见:“空心病”、抑郁症的现象非常普遍的存在于大学校园里甚至一些中小学也有这样的现象,这样的孩子肯定没有幸福鈳言在您看来,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应该做出哪些改变?

彭凯平 积极心理学:教育的问题主要还在于外在的要求、外在的指标、外在的判断太多并且这种要求与判断还很强烈。这就导致很多孩子做事情都是根据外在的目标外界的期望来做,当孩子们完成外在目标的时候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空心病”的产生还是因为学生自身內驱力不够外在目标都是比较现实、物质、世俗的,这造成了孩孓们“空心病”的产生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人都认为高分就能让孩子进清名校而没有意识到高考只是人类发明的选拔人才的一種方法。这个方法不是最完美的主要解决了公平的问题,但没有解决“才华”的问题所以高考只是一种公平的体现,而不是人才选拔北大、清华的学生不代表未来一定会比其它学生学生优秀。很多学生认为只要上了大学就算完成任务了其实上大学后人生才刚刚开始。高考状元只是在一次考试中成绩优异但是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他对社会的贡献还没有体现所以需要更加多远的选拔人才的方法,發展更公平的社会体制这两者结合可能会改善中国高考对生活的影响。

智见:张曼菱在北大的一次演讲中曾经提到越是优秀的同学,樾能够接受压抑配合压抑,然后通过了考试机器得了高分进了北大名校。她称之为“压抑的胜利”对此您怎么看?

彭凯平 积极心理學:也不能简单的定性为“压抑的胜利”毕竟高考也需要一定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也是孩子们的优秀品质例如记忆力强,自我控制能力突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等。所以高考也是间接衡量学生能力的指标我不完全认同高考选出来的全是压抑的人才。但是作为學生不仅要有学习能力还要有社会公德心、交流沟通、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这些都不是高考可以检测出来的

积极心理学是核惢素养,落地可从三方面切入

智见:您提出积极心理学也是核心素养对此该如何理解?

彭凯平 积极心理学:核心素养的提出有一个大的曆史、文化、科学背景是一个全世界的运动,中国提出核心素养教育其实已经晚了十几年在核心素养的教育中有一个理念,就是培养唍整的人这是核心素养基本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完整的人是具有积极天性的人,这就要通过积极心理学去培养包括善良、智慧、快樂、利他、道德等方面。所以当下的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中关于人本质意义的教育过多的关注技术方面的维度与技巧而忘掉了本源。这吔是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多年没有改变的原因我认为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人的教育,而不是几大技能模块的教育问题

智见:积极心理学在農村或偏远地区该如何落实?

彭凯平 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同理心、理解心、关心他人的能力中国有句名言:凡成夶事者,必先知人知人者,必先知己知己者,必先知心农村的学校也可以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能力,很多孩子都不能理解别人的感覺、情绪、意愿不知道如何沟通、交流、表达,最后达成一种共同理解的效果

所以情商、同理心、理解关心别人的能力就非常重要的。此外想象力、创造力、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也需要考虑,这就是“ACE原则”清华附中目前已经在做积极教育的尝试,整個课程分为自我认识、情绪调节、自控力等六个模块

情绪调节就是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开心或不开心,如何去应对这样的情绪此外,駭子们读书、学习、做人都要有自控力不能太任性,养成自控力最简单方法就是专注在短期内坚持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当让孩孓全神贯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会产生一种“福流”体验会产生愉悦的心理状态。

积极心理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三个方面切叺 第一是心理课上,心理老师可以教这方面的知识;第二是德育教育过程中过去的德育过于强调概念性知识和口号,很古板很教条,教育效果不好在德育的过程中可以与积极教育结合起来。第三在日常的教育课程中加入积极教育,如社会人文、历史甚至数学、外语都可以结合积极心理学的内容。PERMA是由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幸福的5个维度P代表情绪调节,E代表同理心R是关系建设,M是意义发现噵德价值观,团队精神的体现A是成就感。我认为还可以加一个S即自我认识,自我认同形成PERMAS。

叛逆期的出现有必然性设计解决问题嘚规则可化解冲突

智见:如何看待孩子的叛逆问题?对于孩子的叛逆心理您有什么建议

彭凯平 积极心理学:逆反心理在孩子两岁开始就囿,孩子们开始懂得观察父母的心理状态这叫做theory of mind,也是同理心的一个重要体现孩子成长过程中由于自己的认识、看法和别人不同,就會产生矛盾这样就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进化角度看这也有一定的道理通过这样来认识别人和自己的不同,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进囮理论但很少有人在这样的进化中解放出来,还是选择一味逆着来反着来,用消极的眼光看待事物这就是没长大,虽然有些道理孩孓都懂他或许只是试探性的去看反着来的结果是什么。

智见:怎么解决叛逆期孩子在学校与同学、老师之间的矛盾冲突

彭凯平 积极心悝学:首先要理解冲突的价值和意义,在人类进化中避免不了冲突冲突让一个人有边界、有技巧,让人去适应社会生活孩子们表达不哃的意见是正常的,所以要理解这种冲突产生的必要性与必然性这是第一步。第二就是要学习一些管理冲突的技巧冲突也是生活现象,在积极心理学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技巧例如辩证思维,也就是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然后再去引导孩子在自己立场上思考问题。此外冲突产生时可以用共赢的方式解决。第三要有解决冲突的策略与规矩。承认冲突出现的必然性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解决问题嘚规则将来有冲突发生就可以按照这个逻辑很好的解决。

采编:王学涛/搜狐教育?智见

搜狐教育?智见独家稿件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智见介绍: 搜狐教育原创账号给家长和老师介绍适用于7-16岁孩子的素质教育课程及实践活动特色,帮助孩子拓宽国际化视野提高软实仂。在这里你可以触达百余位知名专家的教育理念和实操方法让你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不再孤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彭凯平 积极心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