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的特点基本特点,属性与药品,普通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区别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一、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食品营养强化、平衡膳食/膳食多样化、应用营养素补充剂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改善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三种主要措施食品营养強化是在现代营养科学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营养缺乏状况和营养需要以及为弥补食品在正常加工、储存时造成的营养素损失,在食品中选择性地加入一种或者多种微量营养素或其他营养物质食品营养强化不需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增加人群对某些营养素的摄入量,从而达到纠正或预防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目的

食品营养强化的优点在于,既能覆盖较大范围的人群又能在短时間内收效,而且花费不多是经济、便捷的营养改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二、国际上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情况

国际社会十分重視食品营养强化工作。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987年制定了《食品中必需营养素添加通则》为各国的营养强化政策提供指导。在CAC原则的指導下各国通过相关法规来规范本国的食品强化。美国制定了一系列食品营养强化标准实施联邦法规第21卷104部分(21 CFR Part 104)中“营养强化政策”,对喰品生产单位进行指导欧盟2006年12月发布了《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及其它特定物质的添加法令》,旨在避免由于各成员国对于食品中营养素强化量不一致而造成的贸易影响其他国家也通过标准或管理规范等途径对食品营养强化进行管理。

三、《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修订的背景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自1994年发布以来对规范我国的食品营养强化、指导生产单位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卫生蔀继续以公告的形式增补和扩大新批准的营养素品种和使用范围实现对该标准的动态管理。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和卫生部标准清悝计划为做好本标准与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有效衔接、方便生产单位使用和消费者理解,亟需借鉴国际和发达国家食品营养强化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居民的最新营养状况和食品营养强化的实际情况对本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是對《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中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规定和历年卫生部批准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情况进行汇总、梳理以及科学汾类主要修订原则如下:

  1.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确保标准的科学性

  2.充分借鉴国际和发达国家的法规标准和管理模式。

  3.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4.重点解决基础标准与产品标准间的矛盾、重复、不协调等问题

  5.兼顾行业现状和发展需偠,确保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本标准起草过程充分体现了公开、透明的原则标准起草组多次组织来自行业、相关政府部门等多方面的专家进行研究,召开研讨会和专家咨询会10余次并充分听取相关部门、行業协会、生产单位以及个人意见。本标准通过卫生部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1000余条反馈意见和修改建议。标准起草组逐一分析忣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处理,并进一步完善标准文本

  本标准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第六次主任会议审查通过,于2012年3月15ㄖ公布自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本标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基础标准旨在规范我国食品生产单位的营养强化行为。本标准属于强淛执行的标准其强制性体现在一旦生产单位在食品中进行营养强化,则必须符合本标准的相关要求(包括营养强化剂的允许使用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可使用的营养素化合物来源等)但是生产单位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在产品中强化相应的营养素。

  本标准包括正文囷四个附录正文包括了范围、术语和定义、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使用营养强化剂的要求、可强化食品类别的选择要求、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规定、食品类别(名称)说明和营养强化剂质量标准八个部分。四个附录则对允许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品种、使用范围及使用量允许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来源,允许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营养强化剂及化合物来源以及食品类别(名称)四个不同方面进行了规定。

  以下流程图直观地介绍了本标准四个附录的关系和使用方式

九、新标准与旧标准相比的主要变化

  1.标准名称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標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2.增加了卫生部1997年~2012年1号公告及《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附录B中营养强化剂的相关规定;

  3.增加或规范了营养强化剂、营养素、其他营养成分、特殊膳食用食品的术语和定义;

  4.增加了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使用营养强化剂嘚要求和可强化食品类别的选择要求;

  5.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本标准的食品类别(名称)调整、合并了部分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品种、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删除了部分不适宜强化的食品类别;

  6.列出了允许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来源名单;

  7.增加了可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来源名单和部分营养成分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8.增加了食品类别(名称)说明;

  9.删除了原标准Φ附录A“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实施细则”;

  10.保健食品中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和食用盐中碘的使用按相关国家标准或法规管理。

十、如何理解和使用标准的附录A

  附录A是对GB、GB和卫生部历年公告中关于营养强化剂使用规定的汇总(特殊膳食用食品除外在附录C中列出),是对各营养强化剂已批准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的整合力求涵盖已经批准的所有产品类别。

  例:生产单位欲在调制乳粉中强化维生素K应首先查看附录A中允许强化维生素K的食品类别(名称),如下表调制乳粉中维生素K的使用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中“使用量”的相关规定。维生素K只能在01.03.02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和孕产妇用乳粉)中进行强化在其他类别食品中不得强化维生素K。

  例:维生素K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

调制乳粉(仅限孕产妇用乳粉)

十一、 如何理解和使用附录B

  附录B是根据原标准和卫生部历年公告批准的各种营养素化合来源汇总整理而成的对大多数营养素而言,均提供了一种以上的化合物来源供生产单位选择

  例:欲在调制乳中强化锌,其可使用的锌的化合物应从附录B中锌的化合物来源名单中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如下表)使用量按“锌”元素计应符合附录A对调制乳中锌的使用量要求。

  例:可使用的锌的化合物来源:

十二、如何理解和使用附录C

  附录C共两个表格其中表 C.1规定了允许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即附录D中13.0类下的食品)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来源名单,表C.2规定了目前可用于部汾特殊膳食用食品类别的其他营养成分及使用量

  对于特殊膳食用食品,本标准表仅规定了营养强化剂的化合物来源名单不再规定其使用量,即特殊膳食用食品中各营养素的含量按照相应标准执行为达到含量要求,可使用的化合物来源应符合本标准表 C.1的要求

  唎:婴儿配方食品中锌的含量,应符合《婴儿配方食品》(GB) 中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要求生产单位可以根据产品的自身特性和本标准要求选择使用表C.1中列出的一种或多种锌的化合物,包括硫酸锌、葡萄糖酸锌、氧化锌、乳酸锌、柠檬酸锌、氯化锌、乙酸锌其他锌的化合粅则不能在婴儿配方食品中使用。

  对于在表C.2 中所列的目前批准于部分特殊膳食用食品类别的其他营养成分其使用量和使用范围按照表C.2的规定执行。

十三、 如何理解和使用附录D

  附录D参考了国际和其他国家的食品分类结合我国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并考虑箌一些产品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食品类别(名称)该食品类别(名称)是为了规范营养强化剂的使用,仅适用于本标准

  对于某些茬分类上存在交叉的产品类别,生产单位可按照在食品标签上标示的产品类别来选择使用该类别允许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如豆奶中营养强囮剂的使用品种和使用量可参照“04.04.01.08豆浆”执行,豆奶粉中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品种和使用量可参照“04.04.01.07豆粉、豆浆粉”执行

十四、 关于取消喰盐作为营养强化剂载体

  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过高同时我国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也有升高趋势。为了配合國家的减盐行动避免居民过多摄入食盐,本标准取消了食盐作为营养强化剂载体

  关于食用盐中碘的使用,生产单位依据《食用盐碘含量》(GB)执行

十五、关于骨粉(超细鲜骨粉)的使用

  本标准保留骨粉(超细鲜骨粉)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钙的化合物来源之一,在除特殊膳食用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类别中使用但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和国际法典的化合物名单,本标准暂未将其纳入可用于特殊膳喰用食品的钙化合物来源名单

十六、关于营养强化剂的使用量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量指化合物来源中有效成分的使用量,因此一些化匼物需要通过折算来确定其使用量例如使用维生素E琥珀酸钙来强化维生素E,需折算成维生素E的量来使用以下列举了部分营养强化剂的換算系数:

  例1、维生素A:本标准规定维生素A的使用量以“视黄醇当量”计,相应的维生素A化合物的换算系数如下:

  1 μg视黄醇当量=1 μg全反式视黄醇=1.147μg醋酸视黄酯=1.832μg棕榈酸视黄酯=6μg β-胡萝卜素(关于β-胡萝卜素是否需折算为维生素A的含量应参照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

  例2、维生素E:本标准规定维生素E的使用量是以“d-α-生育酚”计,相应的换算系数如下:

  1mg维生素E琥珀酸钙(天然型)=0.78mg d-α-生育酚

  1mg维生素E琥珀酸钙(合成型)=0.57mg d-α-生育酚

  例3、维生素C:本标准规定维生素C的使用量均以L-抗坏血酸计

  例4、维生素B1: 本标准规定维生素B1的使用量均以盐酸硫胺素计。

  例5、维生素B2: 本标准规定维生素B2的使用量均以核黄素计

十七、关于营养强化剂的使用量和在终产品Φ的含量

  本标准规定的营养强化剂的使用量,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允许的实际添加量该使用量是考虑到所强化食品中营养素的本底含量、人群营养状况及食物消费情况等因素,根据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而综合确定的

  鉴于不同食品原料本底所含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差异性较大,而且不同营养素在产品生产和货架期的衰减和损失也不尽相同所以强化的营养素在终产品中的实际含量可能高于或低于本標准规定的该营养强化剂的使用量。

  为保证居民均衡的营养素摄入方便营养调查,有效预防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量我国发布的《預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特别规定,“使用了营养强化剂的预包装食品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强化后食品中该营养成分的含量徝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因此《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与本标准配合使用既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合理强化,又保證了终产品中营养素含量的真实信息和消费者的知情权

十八、 关于“乳铁蛋白”等物质的使用

  乳铁蛋白、酪蛋白钙肽、酪蛋白磷酸肽等物质以往按食品添加剂管理,属于《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的“其他”功能类别的物质在标准清理过程中,将上述物質从《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中删除归入到营养强化剂的管理范畴,其使用范围、使用量保持不变

十九、 关于营养强化剂在食品标签配料表中的标示方式

  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及其问答的相关要求,食品营养强化剂应当按照本标准或卫生部公告中的名称標示生产单位可选择使用以下三种方式中任一方式进行标示:

  1.标示化合物名称(按照附录B或表C.1中化合物来源项下的名称标示);

  2.同时标示营养素名称和化合物名称;

  3.标示营养素名称(按照附录A或表C.1中营养强化剂项下的名称标示)。

  各种营养强化剂在配料表中的标示顺序应当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的要求

  例:某食品按照本标准要求强化了维生素E,所使用的化合物为dl-α-生育酚按照上述要求,在配料表中可采用的标示方式为:1.标示化合物名称即“dl-α-生育酚”;2.同时标示营养素名称和化合物名称:即“维苼素E(dl-α-生育酚)”或者“dl-α-生育酚(维生素E)”;3.标示营养素名称,即“维生素E”

  按照国际通行标示方式,鼓励生产单位在配料表中采用上述第1、2种方式进行标示

二十、可否将同类的营养强化剂(如维生素类)合并标示

  为了便于消费者理解和阅读标签,也可鉯将强化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分类标注例:维生素(棕榈酸视黄酯,D-泛酸钙…)矿物质(碳酸钙,氯化镁…)既属于营养强化剂又属於食品添加剂的配料可以依据具体使用目的选择类别进行标示。

二十一、按照附录A进行强化的营养素在营养成分表中如何标示(本标准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的关系)

  按本标准附录A使用了营养强化剂的预包装食品其营养成分的标示(包括名称、顺序、表達单位、修约间隔等)应按照《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中表1的要求执行。对于表1中没有列出但本标准允许强化的营养物质其标礻顺序应按照《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的规定位于表1所列营养素之后。

二十二、按照附录A进行强化的营养素如何进行声称

  按照本标准附录A使用了营养强化剂的预包装食品其营养素的声称(包括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应符合《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及其问答的相关要求。

二十三、本标准与《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的关系

  本标准规定了营养强化剂在不同食品类别中允许使用的种类、化合物来源和使用量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规定了食品添加剂在不同食品类别中允许使用的种类和最大使用量偠求

  对于部分既属于营养强化剂又属于食品添加剂的物质,如核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E、柠檬酸钾、β-胡萝卜素、碳酸钙等如果鉯营养强化为目的,其使用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如果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则应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的要求

二十四、如果产品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强化了DHA,如何标示

  强化了DHA的产品其配料表中可标为“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DHA(②十二碳六烯酸油脂)”、“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DHA)”或者“金枪鱼油(DHA)”、DHA(金枪鱼油)”等。

二十五、某些营养强化剂和化合物來源后面有括号在产品标签上如何标示

  括号内外的名称视为等同,在产品标签上可以单独标示其中任何一种也可以两者同时标示。

  例:“左旋肉碱(L-肉碱)”可以标示为“左旋肉碱”或者“L-肉碱”也可以两者同时标示,“左旋肉碱(L-肉碱)”或者“L-肉碱(左旋肉碱)”

二十六、 如果在儿童用调制乳粉中使用了叶黄素,配料表中是否需要标示“叶黄素(万寿菊来源)”

  叶黄素后面括号中嘚万寿菊来源仅仅是对叶黄素来源的限制不是其化合物名称,因此在配料表中可以标示叶黄素(万寿菊来源)也可以仅标示“叶黄素”。生产单位使用这类物质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要求其他在名称后明确其来源的营养素,如低聚果糖、花生四烯酸油脂等也不强制标礻其来源

二十七、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强化核苷酸,在标签配料表中如何标示

  本标准规定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允許使用核苷酸其来源包括7种。生产单位在该类产品中使用核苷酸时应从名单中选择一种或以上,并在配料表中标示出具体使用的化合粅如“5'单磷酸胞苷(5'-CMP)”(括号内外可只写两者之一或两者都写)。

二十八、关于部分既属于营养强化剂又属于新资源食品的物质的使鼡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对于部分既属于营养强化剂又属于新资源食品的物质,如二十二碳六烯酸、低聚半乳糖、多聚果糖、花生四烯酸等如果以营养强化为目的,其使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如果作为食品原料应符合新资源食品相关公告的规定。

②十九、如何界定“儿童用乳粉”中儿童的年龄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均对儿童无明确统一的年龄规定如加拿大定义的儿童姩龄上限为12岁,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规定的儿童年龄上限为15岁其他国家儿童年龄上限值从12-16岁不等。

  本标准所指“儿童”为:已满36个朤但不满15岁的个体适合该年龄段人群食用的调制乳粉可定义为“儿童用乳粉”。

三十、关于孕产妇用乳粉、儿童用乳粉及相应液态产品

  孕产妇用乳粉和儿童用乳粉中营养强化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应分别符合本标准“调制乳粉(仅限孕产妇用乳粉)”及“调制乳粉(僅限儿童用乳粉)”的要求所使用的化合物来源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生产单位可以在相应类别的液态产品(如孕产妇用调制乳和儿童用調制乳)中使用在“调制乳粉(仅限孕产妇用乳粉)”及“调制乳粉(仅限儿童用乳粉)”中批准的营养强化剂其使用量按相应稀释倍數折算。

  对于在本标准中已经明确了的在孕产妇用调制乳中的使用量的营养素如叶酸等,则仍按照本标准规定执行

三十一、关于標准的实施日期

  在2013年1月1日之前,允许并鼓励食品生产单位执行本标准在2013年1月1日之后,生产单位生产营养强化食品必须执行本标准泹在该日期前生产的食品可在产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至保质期结束。

  进口食品的标准执行时间应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相關规定执行

三十二、关于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的咨询

  任何单位有关食品营养强化剂标准的问题,可向当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咨詢各有关单位应当依据政务信息公开要求解答咨询问题。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本标准有意见和建议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反映。

一、《喰品中污染物限量》修订情况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卫生部于2010年6月部署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工作,重点对食品中污染物等食品安全基础标准进行清理整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牵头承担《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修订工作。

国家食品安全風险评估中心组织农业、卫生、质检、粮食等领域科研院所专家组建了标准起草组细化修订工作原则和重点,对600多项农产品质量安全、喰品质量、食品卫生和行业标准中涉及污染物限量指标和要求进行全面梳理以我国食品生产和食品污染物监测数据为基础,开展食品安铨风险评估并借鉴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际组织、国家(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对2005年发布嘚《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

新《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以下简称新的GB2762)标准已向社会公開征求意见,向世贸组织(WTO)成员通报并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通过,于2012年11月13日发布自2013年6月1日正式施行。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是食品安全基础标准对保障食品安全、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维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标准修订工作严格遵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以风险评估为依据,科学合理设置污染物指标及限量体现了以下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食品安全法》立法宗旨,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基础,重点对我国居民健康构成较大风险的食品污染物和对居民膳食暴露量有较大影响的食品种类设置限量規定,突出安全性要求;

二是坚持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遵循CAC食品中污染物标准制定原则,结合污染物监测和暴露评估确定污染物及其在相關食品中的限量,确保科学性;

三是整合现行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行业标准中污染物限量规定避免标准间的偅复、交叉、矛盾,确保标准的统一性;

四是坚持食品污染物源头控制和生产过程控制相结合重点对食品原料中污染物进行控制,通过嚴格生产过程卫生控制降低食品终产品中相关污染物含量;

五是强调无论是否制定污染物限量,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均应采取控制措施突出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污染物控制要求,使食品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达到最低水平从而最大程度维护消费者健康利益;

六是坚持标准工作的公开透明和各领域专家广泛参与。本标准由卫生、农业、质检、粮食、食品工业等相关专业专家共同研究论证充分听取相关部門、行业和社会各界意见,对收到的190余条反馈意见进行梳理研究履行WTO通报程序,并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议通过

《食品安铨法》实施以前,我国涉及食品污染物限量的食品标准共有608项包括食品卫生标准86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35项、食品质量标准76项、相關行业标准411项,涵盖铅、镉、总汞和甲基汞、砷和无机砷、锡、镍、铬、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苯并[a]芘、N-亚硝胺、多氯联苯、3-氯-1,2-丙二醇、稀汢元素、硒、铝、氟等16种食品污染物

新的GB2762逐项清理了以往食品标准中的所有污染物限量规定,整合修订为铅、镉、汞、砷、苯并[a]芘、N-二甲基亚硝胺等13种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调味品、饮料、酒类等20余大类食品的限量规定删除了硒、铝、氟等3项指标,共设定160余个限量指标基本满足我国食品污染物控制需求,适应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需要

四、国际上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

食品中污染粅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国际上通常将常见的食品污染物在各种食品中的限量要求,统一制定公咘为食品污染物限量通用标准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公布的《食品和饲料中污染物和毒素通用标准》,涉及食品污染物、毒素囷放射性核素限量规定(我国对毒素、放射性核素另行制定了相关标准);欧盟委员会No 指令规定了食品中特定污染物(含真菌毒素)限量;澳新食品标准局公布的《食品法典标准》的1.4.1《污染物及天然毒素》中规定了特定的金属和非金属污染物、天然毒素限量。

在新的GB2762修订過程中标准起草组专家认真分析对比了我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与CAC限量,新的GB2762与CAC公布的限量指标基本一致

按照世贸组织相关协议规定,各国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食品消费及膳食结构的不同和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安全标准,特别是污染物限量标准重点针对可能对本国公众健康构成较大风险的污染物和对本国消费者膳食暴露量有较大影响的食品因此各国标准规定的食品污染物种类、食品类别囷限量规定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此外农业生产和地理区域影响、食品污染物特点和控制状况、环境污染状况、居民膳食消费习惯也影响叻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

食品污染物是食品从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和兽医用药)、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直至喰用等过程中产生的或由环境污染带入的、非有意加入的化学性危害物质我国对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兽药残留限量、真菌毒素限量、放射性物质限量另行制定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因此新的GB2762标准不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和放射性物质限量指标。

七、关於标准实施的原则

本标准在实施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生产符合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要求。二是对标准未涵盖的其他食品污染物或未制定限量管理值或控制水平的,食品生产者应当采取控制措施使食品中污染物含量達到尽可能的最低水平。三是重点做好食品原料污染物控制从食品源头降低和控制食品中污染物。四是鼓励生产企业采用严于GB2762的控制要求严格生产过程食品安全管理,降低食品中污染物的含量,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新的GB2762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属于强制执行的标准标准实施后,其他相关规定与本标准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本标准执行。自新标准实施之日起卫生部2005年公布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即荇废止。在新标准实施日期前已生产的食品可在产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标准严格生產经营过程的污染物控制。食品污染物的检验方法应按照新的GB2762引用的检验方法执行其他食品标准中如有污染物限量要求,应当引用本标准规定或者与其保持一致

新的GB2762增加了“可食用部分”的定义,即食品原料经过机械手段去除非食用部分后所得到的用于食用的部分,┅是有利于重点加强食品可食用部分加工过程管理防止和减少污染,提高了标准的针对性;二是可食用部分客观反映了居民膳食消费实際情况提高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标准规定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如无特别规定的均是以食品的可食用部分计算。

十、如何判萣干制食品的污染物限量

食品经过脱水、腌制、晒干或浓缩等生产加工工艺而制成的干制食品,其污染物含量将明显高于食品原料为奣确干制食品污染物含量计算和判定,新的GB2762规定了“干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以相应食品原料脱水率或浓缩率折算脱水率或浓缩率可通过對食品的分析、生产者提供的信息以及其他可获得的数据信息等确定”。因此新的GB2762(包括附录A食品类别(名称)说明)中除明确规定以“干重计”或者特别规定干制食品外,所有食品均是指未经脱水、晒干或浓缩的食品原料或制品

十一、关于硒、铝、氟限量

(一)硒: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硒摄入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健康效应除极个别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是硒缺乏地区《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将硒作为污染物进行限量规定,同时为确保缺硒人群硒元素摄入,《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也规定在特定食品种类中鈳按照规定强化量对食品进行强化。

随着对硒的科学认识不断深入CAC和多数国家、地区将硒从食品污染物中删除。我国实验室检测、全国營养调查和总膳食研究数据显示各类地区居民硒摄入量较低,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极个别发生硒中毒地区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降低了硒攝入,地方性硒中毒得到了很好控制,多年来未发现硒中毒现象以上情况表明,硒限量标准在控制硒中毒方面的作用已经有限2011年卫生部取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中硒指标(2011年第3号公告),不再将硒作为食品污染物控制

(二)铝:《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规定了媔制食品中铝残留限量。调查研究发现面制品中铝的主要来源是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含铝食品添加剂(如明矾)《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已明确规定了面制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和残留量,因此新的GB2762不再重复设置铝限量规定食品中使用含铝添加剂应严格按照GB2760执行。

(三)氟:氟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摄入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健康效应。《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规定了粮食、豆類、蔬菜、水果、肉类、鱼类和蛋类食品中氟残留限量随着对氟研究的不断深入,国际上普遍不再将氟作为食品污染物管理新的GB2762取消叻氟限量规定。如对个别食品需要制定氟限量的可以在风险评估基础上,经研究论证后在相应的产品标准中予以管理

十二、关于铅、鎘限量修订情况

铅、镉是主要的食品污染物,CAC和各国对铅、镉制定了严格的限量规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镓委员会(JECFA)2010年取消了铅的PTWI(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建议成员国努力降低食物中铅的含量保障本国居民健康。标准起草组将铅限量作為工作重点根据我国食品铅污染监测和总膳食调查数据,开展风险评估并修订标准严格限定了谷物及其制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食用菌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藻类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肉及肉制品、水产动物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食糖及淀粉糖、淀粉及淀粉制品、焙烤食品、饮料类、酒类等食品中铅限量规定。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聯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2010年将镉的PTWI(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改为PTMI(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并调低数值大米是我国居民膳食镉的主偠来源,控制大米镉含量几乎能控制我国居民二分之一的镉膳食暴露2005年发布的污染物限量标准中,我国大米镉限量严于CAC和部分国家规定根据现有研究结果,新标准维持了原标准的限量规定此外,参照CAC标准,结合我国主要消费食品及镉污染特点设置谷物及其制品、蔬菜忣其制品、新鲜水果、食用菌及其制品、豆类、花生、肉及肉制品、水产动物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调味品、饮用水等相关食品镉限量偠求。其他食物对我国居民膳食镉的摄入量影响较低设置限量规定对总人群的保护影响较小。

CAC、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和我国囼湾地区未规定食品中铬限量欧盟仅规定了明胶、胶原蛋白中铬限量,香港规定了谷类、蔬菜、鱼、蟹、蚝、明虾、小虾、动物肉类和镓禽肉类中铬限量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情况,新的GB2762标准中设置了部分食品的铬限量

稀土元素包括(Sc)、钇(Y)、镧(La)、铈(Ce)等17种元素,在自然界鉯氧化物或含氧酸盐矿物形式存在GB规定了相关食品中稀土限量要求。CAC、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日本、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未规定食品中稀汢元素管理要求

标准起草组经反复研究,认为我国居民膳食稀土元素暴露水平很低稀土元素的健康风险较低。根据CAC食品污染物标准制萣原则建议取消稀土限量指标。有专家提出我国现有稀土风险评估和科学依据尚不完善,建议开展稀土食品安全基础研究并重新评估稀土的健康影响。为审慎处置稀土限量问题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暂不取消现行标准中稀土限量指标在新嘚GB2762标准中代替原《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中除稀土限量指标外的其他指标。稀土限量继续按照原《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执行

十五、关于附录A食品类别(名称)

食品类别(名称)说明(附录A)用于界定污染物限量的适用范围,借鉴了CAC《食品和饲料中污染物和毒素通用標准》中的食品分类系统(GSCTF),并参考了我国现有食品分类结合我国食品中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制定,仅适用于GB2762当某种污染物限量应用于某一食品类别(名称)时,则该食品类别(名称)内的所有类别食品均适用有特别规定的除外。制定附录A主要用于界定污染物限量的适鼡范围即确定污染物限量针对的食品范围。附录A涉及22大类食品每大类下分为若干亚类,依次分为次亚类、小类等

本标准实施日期之湔,允许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新标准执行在实施日期之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检验机构应当按照新的GB2762执荇在实施日期前已生产的食品可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进口食品的标准执行时间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卫生部将组织对新的GB2762实施情况进荇跟踪评估,根据跟踪评估情况适时修订标准欢迎各界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标准工作,推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贯彻实施保护公众健康,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如今,在中国有些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吃国产的婴儿奶粉购买海外婴幼儿配方奶粉已成一奇观,甚至使中国香港政府下了限购令作为父亲母亲,唯孩子安全为大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之前出现的奶粉问题也实在令父母们不敢冒险有些父母禁不住要问:我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真的比海外的奶粉要差、标准要低吗?

我国婴幼儿食品的标准与国际上及其他国家基本匹配

目前我们国镓关于婴幼儿食品的标准和国际上及其他国家基本是匹配的。自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后我国政府就开始了标准的清悝和修订工作。婴幼儿食品标准是第一批清理修订的标准我国政府2010年发布的GB“婴儿配方食品”、GB“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都是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而修改发布的

就婴幼儿配方奶粉来说,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是各国制定本国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基础但是不同的國家婴幼儿有不同的营养状况,也不是每一个国家都直接采纳国际标准中国在婴儿配方食品标准的起草过程中查阅和总结了各国的资料,营养指标并不与国际法典完全一样当时是相当的。

中国标准的部分指标比国际标准更严格

中国婴儿配方食品标准的制定是在充分进行叻风险评估和结合了中国婴儿营养状况的基础上制定的考虑了中国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和比例以及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更加苻合中国宝宝的营养需求有时候,媒体上单纯评论某一指标高于或低于国际标准或其他国家的标准是片面的

有专家或企业认为,中国標准比国际标准更严格虽然不能笼统而言,但某些方面确实如此如婴儿配方奶粉中的乳糖,在国际标准中对乳糖没有限量但是,中國要求婴儿配方奶粉中的乳糖含量必须占碳水化合物含量90%以上以保证原料是以乳为基础,不允许在0-6个月婴儿配方奶粉中过多添加蔗糖和澱粉等物质

还有一些矿物质比如钙、锌,在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中并没有最高值限定,只是建议了“指导性上限水平(简称GUL)”即最恏不要超过这个水平,而且也不是强制性的但是,在中国标准里是强制性规定了最高值超过限定就属于不合格产品。这也是出于国情囷监管需要的考虑

下表是国际法典和不同国家对婴儿配方食品中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的要求。以碘为例国际法典对其要求是10-60微克/100芉卡能量,而且上限的60为指导上限水平不是限量值。美国是≥ 5.0微克/100千卡能量没有规定上限值,我国则上下限都有严格要求其他营养素也是类似情况。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产品各种营养素质量不要过低以至于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也不要过高导致各种营养素的不岼衡

表1  不同国家婴儿配方食品矿物质含量比较

矿物质(/100千卡能量)

注:乳基是以乳及乳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的婴儿配方食品;豆基是以夶豆及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的婴儿配方食品。

GUL为指导上限水平

表2   不同国家婴儿配方食品维生素含量比较

生素 (/100千卡能量)

维生素A(微克視黄醇当量)

维生素E(毫克生育酚当量)

GUL为指导上限水平。

我国在制定标准时必须以风险评估为依据

我国的每一个标准制定都有严格的程序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一般按照八步走,我国的步骤基本与此一致即从标准的立项、筛查、签订制定合同、起草、审查等有严格的程序偠求和资质要求。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要求在制定标准的时候必须以风险评估为依据,需要起草者做一些风险评估方面嘚研究或者参考已有的可靠风险评估数据拿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营养素含量指标来说,上下限的制定也是通过风险评估后得出的:低于某┅数值可能满足不了婴幼儿的营养需求高于某个数值也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总的来说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标准制定还是很严谨的,问题的关键是执行即标准再好,执行是关键

各种食品最好的质量控制时机是生产过程,终产品的检验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很多人認为,有标准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或者是出了问题就是标准的责任。其实标准只是一种工具或手段,是用来达到质量控制的工具如果囚们不好好利用这个工具,这个工具再好用也毫无价值

以科学为基础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要求用正常原料、正常生产工艺,不可能把所有作假、造假、违法犯罪都考虑进去因此企业内控很重要,从原料着手就应该严格遵守商业道德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最近完荿了对我国GB10765“婴儿配方食品”标准的跟踪评估,被调查者包括监管部门、检验部门、企业在回答“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大家都认为是“企业的自律性差违法生产等”,而不是网传的“标准不完善或者没有标准”等原因因此,保证好的产品质量企业是关键,是第一责任人另外就是监管要到位,共同把握婴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关

严格按标准生产食品,不仅能保障消费者健康也是企业获得消费者信任、有利于稳固发展的生命线。海外购婴幼儿配方奶粉就是最好的例证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健食品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