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上1155主板平台,但是感觉主板好难挑.哪位老

 电脑cpu处理器更新换代是我们有目共赌的以前也为大家介绍过不少电脑组装教程,其中也都简单的介绍过一般cpu的安装今天编辑结合最新处理器为大家介绍最详细的处悝器安装教程,希望对组装电脑新手朋友有所参考

  电脑“DIY”是指用户自己独立完成设计到策划再到组装桌面台式机的一整套过程,DIY达囚可以在短短二十分钟内就将硬件零部件组装成一台完整的电脑并进行相应的超频与简单跑分学会DIY思路、掌握组装要点,普通用户也可鉯告别卖场装机自己动手在家就可完成电脑的组建。DIY其实不只是追求省钱目的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组建自己想要的电脑。如:游戏、超頻、高清、微型等等提到超频就不得不说CPU超频,CPU在电脑中的位置可谓是电脑的中央大脑多数运算都是依靠CPU来完成,因此CPU是DIY电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组建电脑一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安装处理器,笔者今天就手把手的教大家不同品牌不同主板如何安装CPU最新处理的安装方法。

CPU处理器不同其接口不同对应的主板插槽就不同

   今天给大家介绍几款主流的CPU的安装方法首先要给大家讲解的是CPU与主板的兼容问题:主板嘚处理器卡槽型号是与处理器的针脚相配的,也就是说任何处理器都有相应的主板型号搭配必须严格遵循兼容性。比如Intel公司生产的LGA 775接ロ处理器 E 等需搭配 G31/G41/P43 主板,LGA 1155主板接口的处理器酷睿 i3 2100/i5 0 等需搭配 H61/P67/Z68主板以上两种接口的主板是不能兼容不同接口的处理器,这个是用户需要注意嘚也就是说主板与cpu接口一定要配对,这也是装机兼容问题中最应该注意的地方下面以目前主流处理器CPU安装为例。

  首先我们先从AMD最新的APU—A8 3850处理器开始A8 3850采用AMD最新的FM1接口设计,该接口主板目前主流的有A75/A55两个系列的主板可以选择笔者选择AMD A8 3850和华擎A75 Pro4主板给大家做安装演示。

APU—A8 3850处悝器(FM1接口)安装 --对应为A75系列主板接口cpu安装方法如下:

①平放主板再巧拉主板CPU插槽杆

    平放主板,处理器是有针脚的放平主板有利于处悝器的垂直安装。寻找主板的处理器插槽一般新的主板处理器插槽会有一层保护贴纸。安装新主板时记得轻轻去掉保护物质然后才可鉯进行安装处理器,如下图

平放主板再巧拉主板CPU插槽杆

注意:食指拉起主板处理器插槽的杠杆,如图所示拉到大约90°的位置停止,一般主板都会在杠杆垂直处设置挡片,防止杠杆角度过大。

②对齐“金三角”(也就是主板CPU插槽与CPU各自的缺角要对好)

一般CPU都有金三角,主偠是方便对照位置安装主流AMD处理器上会有一个醒目的金三角,用户安装AMD处理器时可以利用这个小小的金三角与主板处理器卡槽边缘的三角对齐这样,就可以确保处理器针脚与插槽触电一一对应AMD的三角标记还是需要用户们仔细操作的,如下图

主板CPU插槽与CPU各自的缺角要對好

注意:当朋友对齐了三角区域,出现了处理器无法顺利安装在主板的插槽内此时应取下处理器,仔细检查处理器的针脚与主板的触點AMD的处理器针脚是非常容易发生弯曲的,如果发生异常弯曲的针脚出现可以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小心翼翼的将针脚归位(动作力度必须尽量轻针脚易断哦!出现类似情况建议找个熟手安装,或要求商家给安装下切不可强硬安装,万一CPU针脚断了CPU就回天了)。

③处悝器安装完成后把拉杆复位关上

  处理器收尾工作跟汽车停车相似,当我们将汽车停车后一定要把档位复位到空挡(P)。处理器安装唍毕后也要将主板拉杆复位到“P”档简单说就是让拉杆回归到初始的0°位置,也就是重新压下去,固定好CPU,使之卡紧如下图

处理器安裝到CPU插槽,关上拉杆卡紧CPU

 当处理器被完美安装仅主板插槽后,记得将第一步的拉杆拉下并将拉杆恢复到0°角的原始位置,并将杠杆卡牢。以上步骤结束之后,最后就是CPU的风扇安装了,CPU风扇安装我们将在下文中为大家做详细介绍

AMD最新APU FM1接口处理器安装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⒈首先确定CPU自身的针脚是否有弯针,如果有弯针请先调正;
⒉可以先将一边的针脚对位插入底座然后放下整颗CPU;
⒊一定确保所有针脚嘟插到底,千万不能让CPU悬空的情况发生;
⒋CPU插入底座之后不要随便晃动CPU以免造成针脚断裂或与底座接触不良的情况;
⒌如果无法插入,鈈可太过用力以免针脚过分弯曲甚至断裂。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intel不同接口处理器的安装教程下页介绍。

首先介绍Intel 775接口奔腾E5500处理器安装步驟

  Intel上代酷睿处理器采用LGA 775接口设计775接口的处理器的超频性能至今依然受人追捧,市场上该系列接口的处理器市场占有率还是很高的想继續尝试超频乐趣攒机的同学可以选购775接口的CPU,笔者今天精心挑选了Intel奔腾5500处理器和华硕G41 T-M主板给网友们演示超频神器775处理器的安装方式。G31與G41主板是目前大多数intel老平台处理器多对应的主板,步骤如下

   华硕G41 T-M主板的设计跟刚刚讲的FM1接口的主板不同,外边上首先多了一个扣盖(保護盖)保护盖起到了固定处理器的作用,如下图:

②用力下压、侧移压杆先打开压杆才能打开扣盖。该步骤需要用户尽量双手操作┅手拉杆一手打开口盖。压杆的打开角度略大于110度开盖时如果有CPU护板一定要在开盖后再将CPU保护板去掉。如下图:

先将主板CPU插槽拉起才鈳以打开主板CPU保护盖

③Intel处理器上设计了两个凹槽,在主板上厂商一般会设计两个突起与之对应将处理器轻轻对齐凹凸槽,再放处理器轻放切记在处理器安放到主板CPU槽内就不能再移动了,处理器的触电很容易被用户位移而受损

④将主板口盖轻扣在处理器上,然后食指將压杆压倒初始位置。如下图

安装好CPU后关上保护盖,关上拉杆

注意: 以上四步方可将Intel处理器顺利安装在主板上Intel的处理器设计较为人性囮,但笔者再提醒用户安装Intel处理器一定不能随便移动处理器,一定要做到“稳”、“轻”、“准”

775接口处理器安装注意点

⒈用食指將压杆从卡扣处侧移出来;
⒉压杆抬起一定角度,另一只手食指将扣盖掀起;
⒊利用插槽和CPU上的凹凸点来确定处理器安放位置;
⒋CPU插入底座之后不要随便晃动CPU底座接触不良的情况;
⒌先盖扣盖再将压杆扣入卡扣处。

下面为大家介绍的将是AMD AM3接口处理器的安装介绍AM3接口是目湔AMD十分主流的处理器接口,除了最新的APU外其他目前我们熟悉的AMD处理器基本上都是AM3接口了。

  AMD去年09年发布AM3插座的处理器采用938针的引脚,这吔就意味着AM3的CPU可以与AM2+插座甚至是更早AM2插座兼容AM2+/AM2处理器的物理引脚数都是940针,事实上Socket-AM3处理器也完全能够直接工作在AM2+主板上(BIOS支持)不过940針的AM2+处理器将不能在938针的AM3主板上使用。

    AM3/AM2+/AM2的主板安装AMD处理器都是相似的大同小异,笔者今天就给大家选取了技嘉A770主板(AM3接口)和AMD速龙II X4 630处理器来讲解AM3主板如何安装CPU由于目前AM2接口处理器早已经淘汰,我们也很难见到了

①AMD处理器(AM3接口)的安装都可以参照FM1接口的安装方法,首先是拉起压杆拉到与主板呈现90°角的位置,如下图:

先拉开主板CPU固定拉杆

②选好金三角,对其两个三角形将CPU对位放入主板CPU插槽当中,洳下图:

将CPU对位放入主板CPU插槽当中

③将CPU安装在主板中之后同样的将拉杆复位,固定好CPU如下图:

压杆归位,下压压杆至卡主这样处理器会被主板插槽固定

注意: 安装AMD处理器的方法就三步,把压杆拉起、把CPU对齐放入主板插槽、压杆归位难度系数约为“0”,熟练操作的DIY达人吔是这么安装AMD处理器的。

⒈用食指将压杆从卡扣处侧移出来;
⒉压杆抬起压杆抬起与主板呈90°的角度;
⒊将处理器的“金三角”与主板插槽上的三角对其,轻放CPU让其插入到插槽内;
⒋CPU插入底座之后不要随便晃动CPU,防止接触不当或处理器针脚受损;
⒌用食指顺势下压压杆将其恢复到卡扣处。

 最后再为大家介绍下目前主流的SNB处理器的安装方法SNB处理器采用的是Intel 1155主板接口处理器接口,安装步骤如下:

  Intel目前主流处理器是SNB架构的LGA 1155主板接口的处理器(酷睿i3 2100、酷睿i5 2300、酷睿i7 2500等)很多入学的新生也会考虑组建Intel二代智能、酷睿1155主板接口平台,下面笔者僦参照华硕P8P67主板给大家讲解下安装1155主板接口处理器的步骤

①第一步几乎所有系列的处理器都这个步骤,拉起主板CPU压杆

    下压压杆并向外侧抽出拉起带有弯曲的段的压杆,与主板成170°角度顺势将口盖翘起,然后保持口盖自然打开(口盖与主板角度略大于100°),如下图:

下压壓杆并向外侧抽出拉起带有弯曲的段的压杆

   注意:主板在口盖前端的螺丝,这个也是需要注意的细节朋友们可以观察下。

②利用凹凸槽 对准CPU插槽

    Intel二代智能酷睿处理器采用的依然是双凹槽设计让用户可以轻松安装上,如下图

双凹槽设计,对位安装即可

③将压杆匀力下扣在口盖需搭在主板上时,注意微调口盖使其可以被第一步提到的螺丝固定,利用压杆末端的弯曲处牢固扣入扣点内

拉杆复位,固萣好CPU

    经过以上三步操作Intel处理器已经顺利安装到主板上了。大功告成在轻放处理器的时候一定要一气呵成,不可以在处理器接触到触点後继续微调CPU位置

接口处理器安装注意点:

⒈用食指将压杆从卡扣处侧移出来,食指可以直接按压压杆弯曲部分;
⒉压杆抬起一定角度(與主板夹角约为170°),此时口盖被翘起;
⒊利用插槽上的两个凸点来确定处理器安放位置;
⒋CPU插入底座之后不要随便晃动CPU底座接触不良嘚情况;
⒌先将扣盖顶端插入主板螺丝,再顺次将压杆扣入卡扣处

 好了,介绍到这里我们把目前我们多能接触的的常见处理器安装方法都介绍了一遍,其实实现安装还是非常简单的可能大家看文章有点不好快速领悟其意思,不妨结合实际操作去体验下相信您可以佷快入手的,将处理器安装完毕之后最后进行的是风扇安装我们将在下期文章中与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今天编辑就给大家简单讲解了AMD和Intel主流处理器的安装方法希望网友们、用户们看完这篇文章可以自己独立安装CPU,夏天刚过及时清理自己的机箱、重新涂抹处理器硅脂也是必要的DIY强调的就是动手、动脑,同学们学会安装CPU是装机的第一步只有基础掌握了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PConline 杂谈】信仰是什么人,为什麼需要信仰支撑你生活的动力?丰富你的精神生活奠定你人生的基础?不不不我们不是谈人生的信仰,我们在谈硬件呢!玩硬件早已不是当年那种粗狂的年代;讲信仰,说明了现在硬件世界已经占据我们的精神生活这一切都从异质化说起。谁是这个硬件信仰时代嘚开创者无疑,玩家国度当仁不让

只为超越的精神,铸造出一波又一波毫(壕)无人性的信仰制作这就是玩家国度(那一只"败家之眼")。时光飞逝玩家国度不知不觉地从零岁走到十年。回忆是一道大餐今天就和我们一起细细品尝这道饕餮吧。

红与黑的信仰 科技瘾洎述十年ROG主板史

首先我们把时间机器调回那段属于DIY的激情燃烧的岁月,2004年在那个性价比至上的年代,在那个处于朗日晴天的硬件时代各个硬件厂商都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到属于自己的蛋糕。那个时候我们总能从各大品牌的主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就在这段时间暗流涌动,差异化开始萌发。

虽然很难听但却很实际。人分三六九等硬件品牌也有这区分。如果六、九等厂商硬生生地把三等拉到哃一水平线然后用丰富的九等经验打败你,岂不是很没面子于是,作为当时板卡界的翘楚华硕就作出了行动。在那个依然看性价比嘚年代走出了差异化的第一步。

不久华硕推出了首款以玩家意愿为核心理念的A8N- Deluxe,已经隐含着差异化的思路它,成为了当年首款实现叻nForce4芯片组SLI的组建并且EZ-PLUG的独家技术助玩家摆脱当时SLI供电效率低的困扰,以兑现百分百的性能潜力超前的设计,让华硕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

它的诞生,为ROG的未来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也见证了当年做主板芯片组的岁月,也见证了一片主板与NVIDIA现在水火不相容的厂商在当年的噭♂情♂岁月

x16,可以实现全速SLI更重要的是加强的供电模块,可以使超频达到更高幅度其中A8N32-SLI Deluxe在当时更是连续四次打破3DMARK05得分记录,成为極限超频玩家的首选!

在玩家市场拿到一血与双杀的华硕决心将这一条路走下去。面对当时同样具备不俗势力的、微星、升技、DFI Lan Party等品牌嘚竞争华硕决定首先从基础做起,以基础为核心才有摸到高峰的可能否则高处不胜寒。

Project G给后来玩家参与主板开发提供了思路

2005年,华碩召集了一支拥有大量顶尖硬件追逐者的团队团队的名字叫做"Project G"(G计划),顾名思义就是献给Gamer(玩家)的意思整个团队致力于打造前所未有的游戏与超频武装。他们被组建成为一个独立团队无论在技术应用还是在人力需求上,都给予从未有过的自由

LCD显示屏在当时绝无僅有

Project G设计的第一款主板,代号"Pluto"(冥王星)尽管这款主板最终并没有正式上市,但还是在同年的展会上大放异彩虽然Pluto在外观上与普通主板看起来没什么区别,但后侧的输入输出面板是可以发光的而且安装了一个可显示文字的debug液晶屏,音频控制器设计也很独特甚至还配備了水冷。

众多超前的设计让Pluto得到了华硕的赏析于是,Project G的路变得十分光明。经过多次的内部头脑风暴终于在2006年,华硕发布了旗下的高端子品牌Republic of Gamers。

二、2006年-2007年:从立方体G到败家之眼

2006年6月玩家国度发布了旗下第一款以此命名的产品,Crosshair基于AMD平台的 nForce 590 SLI芯片组,它身上承载了ROG佷多个"最":业界"最早"为高端PC用户群设计的主板系列产品当时AMD平台规格"最高"的主板产品,最早使用按钮的主板等等等等

此外,具备当时頗为创新的内嵌LED照明功能EL I/O夜光I/O面板、Q-Connector简易插口、Q-Fan智能风扇,又比如八相供电、热管散热、 Tweaker、SupermeFX这些软硬件的特色都让ROG成为了当时高端玩镓最出类拔萃的选择。特色的LCD Poster消息界面可以用简单的信息提示取代蜂鸣器,让用户更快速清晰确认平台的故障原因得到了当年很多超頻玩家的高度肯定。

集众多全新ROG特性于一身的它经过玩家们的努力,上市不久便刷新AMD平台3DMark06世界纪录为ROG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第一笔。

2006年9月玩家国度终于推出了首款Intel芯片组主板,华硕 Striker Extreme适逢当时 Duo的翻身战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也带动了相应主板的高吸引力有意思的是,当時华硕依然选择NVIDIA的芯片组作为玩家国度Intel主板的首次演出可见华硕与NVIDIA在当年铁哥们一般的关系。

初代经典中的经典:Commando

当然了NVIDIA芯片组在当時逐渐开始显露出疲态,尤其众多芯片组对于功能上的限制与ROG主张的超越互相矛盾很快华硕就投靠Intel的亲儿子芯片组一方。

2006年12月华硕发咘了Commando,采用P965+ICH8R芯片组搭配支持Intel Core 2 Duo和其他架构,支持8GB的DDR2内存通板使用富士通红标固态电容,使得Commando对液氮低温和长时间运行毫无惧色

Commando缔造的超频记录依然在今天超频名人堂列出

Commando,成为了超频界乃至主板界传奇中的传奇它搭配赛扬360超频的成绩——8320MHz,至今仍然雄踞CPU超频名人堂的榜单之中Commando的势力,实在让人不得不佩服

玩家国度新标志沿用到现在

那些年,ROG的Logo还不是现在那个红黑配色的锐利眼神而是立体G的方形構造,从现在的审美来看并不具备很高的颜值。华硕自己也抱着这样一个观点于是玩家国度开始了换脸的道路。从下代主板开始华碩开始将两个玩家国度LOGO印刷到包装盒中。对比立显败家之眼LOGO才是民心所向。

三、2007年-2008年:创所未想的 时代

虽然现在玩家国度包含了不少产品线但对于很多玩家来说,作为发迹之地主板才是玩家国度最好的代言人。这段十年的历史就是玩家国度主板十年的进化史。只为超越的宗旨以玩家体验为根本出发点,一次又一次颠覆了玩家对硬件的认知建立起一座座足以载入史册的丰碑。首先我们从Intel平台玩镓国度主板说起。

在玩家国度创建之初Intel CPU处于接口时代,芯片组上Intel本身就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P35、P45、X38以及X48芯片组都没有非常明显和独竝的特征。一如既往华硕在每款芯片组上都给予了Intel非常多的支持。玩家国度产品也不例外P35、X38、X48以及P45的ROG主板华硕总共推出了七款之多。

湔面提到Commando是Intel芯片组上的开山之作,也是经典之作但在主题风格上并未与华硕其他P965产品由非常明显的区别。吸收了缺少个性化特质的教訓后来到P35时代,2007年6月华硕就推出了风格更加硬朗的P35产品——Blitz(闪电战)系列。

当时P35芯片组最大的特色就是相对P965芯片组多出了支持内存所以玩家国度的P35产品也理所当然的推出了两款——Blitz Formula和Blitz ,从此FormulaExtreme也成为了玩家国度系列产品中区分产品与产品细微差别的等级代名词

创噺,是华硕顶尖工程师的结晶伴随着玩家国度的发展而不断焕发出生命力。Blitz带来了又一创新之举——CrossLink能够把P35的x16+x4的交火工作模式,转换為性能更好的x8+x8的交火工作模式这样的模式,能够提升交火性能10%左右让玩家们在组建高端交火的时候,性能提升不少P55时代的8+8 桥接芯片,早已在前两代的玩家国度工程师中实现

2007年7月,玩家国度在X38产品上启用了新系列的名字——Maximus与P35芯片组类似,X38芯片组也是分别支持DDR2和DDR3两種内存所以也出现了Formula和Extreme两种型号。关于初代Maximus我们最深的印象无疑就是让超频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的ROG独家"CPU Level

除了内存不同之外,Maximus Formula从主板的規格和用料来看也略了许多这样就奠定了之后各类产品中Formula和Extreme版本的产品整体基调,Extreme为极致版Formula为相对从简的版本。

我们知道X38芯片组和X48芯片组基本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改变,Rampage Extreme的版本也似乎在无声抗议只在散热模块中进行改变。也许我们想起那一句话"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Maximus二代,新的"Pin-Fin"、16相处理器供电、两条PCI-E 2.0 x16显卡插槽、功能强大的第三方芯片等等保持了强大规格的特质。被誉为当时最变态的P45产品我們也在它身上看到了后来玩家国度初期产品的影子。Maximus II Gene的出现实现了小钢炮的梦想,做到了"最牛玩家小板"的规格也为玩家国度引入了"Gene——基因"的概念。

同场加映:的芯片组时代

Intel的扶持旗下芯片组不断壮大。同时原来支持Intel平台的NVIDIA芯片组,因为AMD收购ATI加上NVIDIA的芯片组内功逐漸削弱,逐渐走下坡路当时推出的 nForce 780i 芯片组相比680i并没有太多新的地方,这让华硕与玩家国度有点尴尬

经历了Striker Extreme的巨大成功,加上当时具备佷高的关注度华硕还是不想放弃NVIDIA这边市场,Striker II Formula就在这个背景下推出但是,由于Striker Extreme的光环和阴影对与Striker II Formula来讲太过于巨大加上780i实在没有吸引力,使得这款主板基本上在国内没有市场而在国外上也只是成为了过客。

注意:我们知道当时还有ATI为Intel CPU设计芯片组但是华硕并没有发布相應的玩家国度产品。

四、2009年-2010年:一骑绝尘的 时代

时代结束紧接而来的是高端CPU的初次取代。处理器以及X58芯片组作为爱尝鲜和敢尝鲜的华碩又怎能放弃如此大好的机会,第一时间推出了X58芯片组的玩家国度产品——Rampage II 和Rampage II Gene显而易见,Rampage名字奠定了X开头顶级芯片组的代言人地位再加上玩家国度自身Extreme的后缀,让Rampage II Extreme一推出就成为了ROG自身以及玩家们吹捧的对象

ML Cap超高供电品质、ProbeIt实时电压探测等,依然助力极限超频打破了當时若干世界纪录,代表着Rampage II Extreme的非凡实力

而Rampage II GENE也以小板的形式巩固了华硕"高端小板"的概念,在规格上不输大板的同时也成为了玩家国度主板产品的另一道风景。

随着时间的流逝强如X58芯片组也遇到了SATAIII和USB 3.0等高速接口新标准无法支持的瓶颈,加上Intel并未及时补充心血玩家国度嗅箌了这一点,果断推出了支持高速磁盘接口的"二代"X58同时众多的细节改进,让ROG文化在体现高端、信仰上又有了新的含义

那就是Rampage III Extreme,另一款載入史册的ROG主板它最大的改变是在供电方面则是采用了数模混合供电Extreme Engine Digi+技术,提供了双8pin CPU供电接口在没有CPU、内存、显卡的情况下用U盘直接刷新主板BIOS等等新技术让人耳目一新。除此之外还支持ROG Xpander扩展板这样的"变态"附件,用于在R3E主板上扩展支持最顶级的四路x16+x16+x16+x16的多卡方案通过它鈳以实现全带宽x16的四路SLI/CrossFireX顶级系统,为最高端玩家提供最强大的支持

所以,它是华硕玩家国度之中的王中之王也不为过。

值得留意的是Rampage III开创了红与黑的ROG信仰。一洗以往ROG主板混乱的颜色搭配纯粹的红与黑,增强了颜色对比提高了主板颜值,奠定了ROG的色调

至此,Rampage开始凅定成为Intel顶级平台的顶级主板的标志成为玩家们最高级别的信仰。

五、2009年-2010年:锐意超越的时代

2009年发布了面向主流化的LGA 1156平台,随之而来嘚是、i5、i7的平分天下与此同时,芯片组被P55和H55芯片组全面取代这也带来了玩家国度系列产品的又一次改变——Maximus系列全面升级为三代。

LED等眾多的独家技术这许许多多的特色技术给主板的性能带来了相当大的性能提升,也给骨灰发烧玩家带来了更具快感的使用体验其中首創的ROG Connect功能让用户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体验极限超频和汽车类机械调校的感受。

x16规格插槽组建四路SLI或CrossFireX平台轻而易举。同时主板也升级为数字供电以增强效率

Maximus III Gene是小钢炮系列的第三款产品,在M3E的基础上缩短了板型去掉了一些不适合小板的功能,以适应小平台的应用需求

出色嘚软硬件结合,Maximus III是玩家国度领先最大的时代

总结这一代堪称玩家国度主板飞速发展的又一代,众多新技术集中一身成为了当时玩家心目中最佳的主板。

六、2011年-2013年:不断细分的时代

第二代酷睿智能处理器带来了任性的的接口新的6系芯片组与上一代完全不兼容,也害惨了主板厂商以及硬件玩家庆幸的是,我们又能领略到ROG的创新能力了Maximus系列,来到了第四代

针对当时高端的P67芯片组,ROG只推出了Maximus IV一款主板那就是后缀,而Formula缺席了似乎华硕也在无声地反对一代换一次接口的行为。虽然只有一款但Maximus IV Extreme的创新依然没有让人失望。

x16插槽支持三路SLI或CrossFireX哆显卡方案已经不让人意外用料更猛的供电系统和人性化十足的EFI BIOS以及AI Suite II这些辅助软件上的强化,进一步巩固了Maximus IV Extreme的地位

后期,Intel推出了Z68主板玳替P67的高端地位华硕也保持了更新频率,推出了保持Maximus IV Extreme-Z在保持Maximus IV Extreme原有先进特性的基础上增加了对Lucid Virtu核心显卡切换技术以及SRT智能响应技术的支歭,成为了基于Intel 6系芯片组的新一代王者

ROG依然没有忘记自家最大特色的小钢炮系列,针对Z68芯片组推出了华硕 Maximus IV GENE-Z作为第一款板载视频输出接ロ的华硕ROG玩家国度系列主板,同时也是第一款采用DIGI+ VRM数字供电技术的"整合主板"而且捆绑了Lucid Virtu多卡杂交方案,加上众多原来M4E的特性得到保留讓这款MAXIMUS IV GENE-Z成为了最强的小板。

三代酷睿延续了LGA 1155主板的接口对于作长线投资的玩家来说是个好消息。不过对于追求与时俱进般创新的华硕来說不容得一丝喘息之机。因为Intel推出了Z77芯片组作为三代酷睿配对的高端芯片组原生支持4个的支持、3路PCI-E 3.0、Intel千兆网卡等支持还是有着升级的動力。于是在2012年ROG也推出了Maximus的第五代。

Maximus V Formula其充满创意的设计——Fusion Thermo混合散热系统,再次让人眼前一亮这种Fusion风冷/水冷散热模具,它将风冷和沝冷结构结合在一起实现二者的同步运作,不仅创新设计科学、大胆其测试效果亦很出色。增强了对网络和音效的优化处理更加提升了玩家的游戏体验,加上SupremeFX

Maximus V Extreme百尺竿头更进一步。OC Key超频黑匣子包括OSD TweakIt和OSD Monitor专业参数调教功能,供超频玩家深度修改系统各项核心参数Subzero Sense极低溫侦测技术,方便玩家对系统处于极端低温状态下的部件温度侦测

Maximus V Gene,供电多达12相完整具备4条内存插槽,支持双卡SLI/交火值得肯定。功能和性能方面这款主板具备简单易用而且十分强劲的超频功能,有非常实用智能的ROG GameFirst网络优化功能轻松提升性能、优化游戏体验。突破鉯往采用小板型设计,专为小尺寸机箱定制

这一代玩家国度加入了新成员

来到了四代酷睿时代,LGA 1150成为了当时接口新标准随之而来的昰八系芯片组的加入,此时ROG主板也平稳地进行进化来到了Maximus VI时代。华硕也进一步细分市场推出了Formula、、Gene,还有崭新的Hero、Impact

Maximus VI Formula相比上一代,带來了采用独特的ROG导流装甲加金属背板设计看起来非常独特、霸气,此外它还有CrossChill混合散热、SupremeFX Formula、m Combo II等多种硬件特性以及声波雷达、游戏无延遲II、ROG 安全擦除、ROG Risk等特色软件应用。

Event中凭借11战10胜的佳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具备无可比拟的超频优势。不仅是极致数字供电III特色用料和优秀嘚BIOS设计还有好玩又好看的超频控制器,搭配顶级的高性能四卡SLI/交火支持挑战终极跑分舍我其谁?

Maximus VI Gene虽然是ITX主板,极致数字供电III特色用料和LN2液氮超频模式的加入让这款主板具备了相当的超频可玩性甚至可以扩展使用M6E的超频控制器,非常强悍而另一方面,这款主板又保留了SupremeFX、声波雷达、GameFirst II等面向游戏玩家的设计让这款主板也能适应游戏爱好者的需要,相当全能

曾几何时,一块ROG主板是多少游戏玩家梦寐鉯求的装备然而面对ROG动则三千四千的报价,有很多玩家都只能和小伙伴们一起惊呆同时,PC业界的萎缩也带动了主板的自强不息求生存开创更多特色产品线才能吸引更多玩家,因此大家需要更平民的ROG主板

这个背景下,华硕推出了Maximus VI Hero定位贴近大多数玩家的ROG主板。拓展和散热方面相对M6G小板更有优势相比M6E/M6F它的定价更加亲民,更适合游戏玩家的预算而做工用料方面却很难得地保持了一致,加上出色的效能表现、易用的BIOS/软件和良好的音频/网络优化绝对无愧主流游戏玩家的梦幻装备。

另外华硕还推出了Maximus VI Impact,它作为历史上第一款高性能ITX主板洏出现。原本我们以为的Gene已经是小主板的极限但在ROG工程师的精心设计下,供电、I/O接口、散热支持等各方面都做得很足兼容性和扩展性無人可比,而且还有特色的ME COMBO II扩展和丰富的应用支持可玩性很强。绝无仅有的玩家级+ITX的设计成为了当年的PConline年度评测的编辑选择奖。

经过時间证明Z97充其量是Z87的新瓶装旧酒的芯片组。但是也无碍ROG继续推陈出新的动力。 

Impact推出但是,顶级的Maximus VII 却一直没有踪影很明显,华硕这┅举动就是向在Z97芯片组不作为而作出了表态:高端Z97没意思

Maximus VII Impact,继续沿用立体式PCB设计以保持ITX迷你身材以及强大能力。8相数字供电Wi-Fi/蓝牙与M.2擴展卡、SuperemeFX Impact II音频子卡完,成了众多ITX主板"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强ITX主板"的称号实至名归。

Maximus VII Gene是一款顶级的 Z97,还是首款亚光红黑双色PCB板采用黑金电容、黑翼电感等特色顶级用料,延续红黑风格配色并在散热片设计上进一步加强,外观更加酷炫散热效果和耐用度也更强,可谓笁业设计的精品丰富应用,人性化界面极速网络,惊艳音效完善游戏保护。

Maximus VII Hero继续沿用性价比本色。该板除了在供电上采用了高规格(60A黑翼电感和10K黑金电容的用料)在功能性上也有特色优势,Intel旗舰I218-V芯片搭配GameFirst III网络带宽管理软件,可以更好的为玩家线上游戏、高清在線视频、P2P下载等应用服务带来更流畅的网络体验。

Maximus VII Ranger是新一代产品与Hero类似的定位,有意思的是无论从造型还是规格上看都和Maximus VII Hero几乎如出一轍唯一明显的不同只有两处:供电电感改用凸点型,据说散热效率更佳;SATA 6Gbps接口从八个减少到六个Maximus VII Ranger,就是试探更低价格ROG的尝试当然了,为了品牌形象华硕自然不能玩得太"过火"。

Formula在没有Extreme后自然成为了9系芯片组最强的ROG主板。相比其他ROG的9系自然具有最多特性。8相数字供電、导流装机、CrossChill混合散热设计都赋予了它硬件上强大的优势足以应付发烧玩家们的各种折腾。而玩家国度的多种特色功能也是没有落下KeyBot、M扩展、各种各样的板载接口和按键,又赋予了它多种多样的应用玩法软硬件的结合体现出了华硕作为一线厂商强大的实力。

九、2015年臸今:信仰充值的LGA 1151时代

到了最近的Skylake时代Z170芯片组是最高端的100系芯片组。 ROG自然将侵略的目光投向了Z170。

Maximus VIII Ranger作为最具价格吸引力的ROG主板,外观依然和Hero没有多大差别仅仅在供电用料、SATA数目中有所差别,但是价格差了好几百块这些拓展参数的节省但带来数百块的差别,对于很多紸重性价比的玩家来说肯定很有吸引力。

Maximus VIII Hero相比上一代改进集中在了设计、灯光特效以及外形装饰和以及温控扩展,常规扩展能力依旧Φ规中矩也许,华硕也觉得到了这个年代,基本没什么可改可增加了不然很容易出动上游产品的利益。

Type-A和双面Type-C接口但这些新接口嘚加入,也导致、USB数量的减少同时老式接口则在新板上取消了。

Maximus VIII Gene依然保留了Hero、Ranger的基本规格,但是更小的板型依然适合更多用户群

Maximus VIII Formula,延续了ROG系列的高规格用料及做工同时还进一步增强了主板的稳定性,在主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加装了ROG导流装甲能有效增大平台承重,降低平台热量除此之外,该主板继续强化了备受好评的信仰灯效功能为用户提供了RGB灯带插针,使灯光变化更加随心所欲值得一提的昰,M8F主板更是2016红点设计大奖获得者

Maximus VIII Extreme,久违的它带来了众多改进标配了OC Panel II的M8E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实时超频环境;外观方面,M8E延续了之前在M8H測试中提到过的信仰灯效系统搭配ROG装甲,使平台外观霸气四射;规格部分除了搭配3T3R高速无线网络模块以及原生USB 3.1极速接口之外,更是提供了性能出色的U.2接口

六代酷睿超频记录中,Maximus VIII占据了很大份量

顺便说一句通过多年的变化,ROG在现在变得越来越保守基本都是小修小补嘫后重新装上新的芯片组再放出去卖,比如改进声卡、改进软件、改进灯光与装饰等等破而后立的气概,似乎在现在的ROG中已经难以找到

十、2012年至今:壕气十足的时代

在X58之后,似乎在统一CPU接口了事实上Intel实在密谋新一代至尊版CPU的推出。那就是旗舰CPU配套的芯片组就是X79。作為顶级领域的最佳表现产品线ROG自然不会放过展示自家实力的机会。于是在2012年年初在X79芯片组基础上推出了 IV 。

全新的OC Key超频黑匣子不仅设计悝念新颖而且操作方式和可靠性都要比以往的超频设计更好,可玩度高实用性强。显卡电压硬改套件虽然适用范围较窄但是对于喜歡动手的玩家来说很实用。而超低温侦测、LN2模式、SlowMode模式和X-Socket接口则让主板在液氮超频方面占尽优势加上用料更强劲的数字供电极限引擎II,讓华硕 R4E成为当时硬件玩家的梦幻神器

除了Extreme系列,ROG主板还拥有一款能够独领风骚的系列产品那就是Formula系列。如果说R4E是为追求极限性能而生嘚话那么Rampage IV Formula则是享受游戏快感的不二之选!作为华硕 R4E的简化+缩小版的它,独有的SupremeFX III音频解决方案让游戏玩家真正做到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相对便宜的价格,适合X79平台的尝鲜

小主板,旗舰平台似乎很难实现,但是对于注定超越别人的ROG来说肯定无达难度mATX版型设计,支歭插槽酷睿I7系列处理器四通道DDR3 2400(超频)内存,主板同时采用SLI/CrossFireX on Demand 技术无论是以Quad-GPU SLI或Quad-GPU CrossFireX进行组合都可以实现。华硕 Rampage IV GENE成为了当时独行独往的经典。

一年后随着-E旗舰CPU的推出,依然支持X79的特性方便了玩家升级但是对于华硕来说,最好的展示时机怎能错过在2013年华硕展示了最新的X79 ROG主板,具体的型号是华硕 Rampage IV Black Edition

一改以往一贯黑红配色,华硕 Rampage IV Black Edition全部采用了黑色主色调颇有一种黑客的感觉。设有8个内存插槽可支持高达64GB的内存容量(DDR3 2800MHz+,超频)并支持4路显卡(多GPU)配置,包括能够提供超稳定供电的Extreme Engine DIGI+ III极致数字供电III技术以及音频效果能够与高端独立声卡相媲美嘚SupremeFX

EDITION主板还配备了X79平台迄今为止最高的基准时钟(BCLK),即惊人的197.16MHz一切,尽在激动人心的数字中

华硕 RAMPAGE V Extreme,再多的介绍语句也抵挡不了它的壕無人性8条DDR4内存插槽,支持4路显卡PCIe 3.0×16+×8+×8+×8支持液氮超频,各种扩展接口就不一一累赘了看着密密麻麻的元件不得不佩服华硕的设计,各种特色功能小编也不用多介绍了除了最强,我们实在不知道怎么形容它了

AMD篇:2007年至今:玩家国度与AMD 的邂逅

我们知道,玩家国度主板的开山之作Crosshair——准星,就是基于AMD CPU的平台采用的是 nForce 590 SLi芯片组。但是玩家国度诞生的时候AMD就已经收购ATI了,导致NVIDIA在显卡领域直接与AMD竞争NVIDIA吔无心为AMD再做嫁衣。按理来说华硕应该选择AMD自家的芯片组作为AMD平台玩家国度主板的延续。

但玩家国度没有这样做虽然AMD当时的790FX芯片组已經足够强势到撑起AMD高端芯片组的半壁江山,但苦于SB600南桥性能不忧华硕并未选择790FX+SB600作为第二代Crosshair的芯片组,而是选择了性能稍强一些的NVIDIA 780a芯片组莋为Crosshair II Formula的核心 

SLI等。不过对交火不支持使得玩家国度觉得有点不爽。加上NVIDIA无心恋战从AM2+接口开始,AMD芯片组便以更低的功耗与更强的性能成功取代了NV芯片组在AMD处理器领域的领先地位华硕还是终归得回到AMD芯片组阵营。

来到Phenom II时代带来了的新接口,同时AMD带来了崭新的CPU的同时也展礻了当时AMD平台最强而且最成熟的芯片组解决方案——790FX+SB750华硕也选用了790FX+SB750作为Crosshair III Formula芯片组,迎来了和AMD芯片组的第一次合作

Crosshair III Formula是最后一款采用杂色风格的玩家国度主板,同时依然保留了玩家国度主板的优良传统——超强超频性能如X4 910超频到3.9GHz风冷毫无压力,可见它的实力

在AMD 7系列芯片组逐渐垄断了自家处理器的80%市场之后,AMD高调推出了8系列芯片组其中890FX也作为790FX的继任者继续扮演者AMD高端旗舰芯片组的角色,而玩家国度也针对這款芯片组推出了两款产品他们就是Crosshair的第四代——Crosshair IV Formula和Crosshair IV

Crosshair IV Extreme,再次刷新超越的概念在Formula的强悍规格基础上,加入了Lucid Hydra混联芯片!这款芯片可以让原本单一的SLI和Crossfire模式更加多样化使原本不能一起工作的N卡和A卡可以和睦相处,让已经不支持SLI的AMD芯片组主板又重新获得了支持

2011年,AMD CPU迎来了嶊土机的时代华硕的玩家国度 Crosshair 也来到了第五代。基于顶级芯片组FX + SB950设计的ATX大板华硕 Crosshair V Formula依然做到了有强劲的供电设计,要有丰富的超频选项要有充足的扩展空间。FX-8150搭配华硕这款主板可以轻松运行在4.5G频率下超频性能不俗。

Crosshair V Formula-Z之后AMD平台再无玩家国度新主板。原因很明显,AMD不給力华硕无动力,否则何来超越

十二、文末总结:与信仰无关

十年,对于电脑硬件的历史来说不算短也不算长。我们见证了电脑硬件领域的高低起伏、也见证了玩硬件的我们心态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玩家国度系列超越的心

当大家依然为性价比拼命的时候,ROG已经帶领我们走进了逆性价比的高端世界当依然是我们心中的结的时候,ROG诠释了什么叫人人都是超频高手当外界觉得玩硬件的都是土字当頭的时候,红与黑的交替结成了艺术化的玩家之眼

十年过去了,玩家国度已经成为了电脑硬件行业的标杆或者说,成为了一种信仰洳果你没有信仰,那当你第一次接触玩家国度的时候肯定会被深深吸引住。这就是玩家国度的魅力

第十年,华硕用它来见证——年度旗舰Rampage V Edition 10周年纪念主板它在台北电脑展Computex期间发布了(没错,以下都是最新的资料)在这块旗舰的主板上使用了模块化的设计,让DIY玩家可以萣制自己的主板这块就是全宇宙最强的主板了!

从外观上看,就感觉到华硕旗舰主板的一脸霸气!有木有有木有?

整块旗舰主板从外觀上看已经是霸气十足了,模块化的设计更是让这块主板增添了不少亮点。至于这款主板所谓的模块化设计就是你可以随意的拆卸茬主板上任意的外壳部件(你看到整体的那些黑色部分),根据官方的介绍除了标配的这套全黑色的保护外壳外,官方还会推出其他款式的外壳给用户选购至于具体的售价,官方尚未透露

作为旗舰的主板,PCB板上的用料绝对不可以马虎!

细看这块华硕的旗舰X99主板上面┅整排的芯片排列,可以看出这块主板超扎实的做工感觉超频能力绝对是一流的!至于图上的芯片有什么具体的作用,到时候我们PConline评测室拿到样板评测的时候我们在进行具体的介绍吧!

CPU的部分,也配有了模块化的外壳进行了掩盖

作为全宇宙最强的旗舰主板在配置上,當然就是非常给力的了四卡交火?没问题;四通道DDR4没问题;M.2接口传输?没问题;可不可以干上10核i7没问题。只要你想到的最强配置茬这块主板上,都能胜任!

这一大块黑色的东西你们觉得有啥用呢?

其实这块旗舰的ROG主板就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这一块在显卡槽下方的嫼色东西了,本来我以为是一个水冷装置或者是什么风扇散热之类的!但是,根据现场同事与官方人员沟通所知!这块东西其实通俗来說是用来装逼的!对!没错!就是用来装逼的!如果你不喜欢,还可以拆卸下来!不过我个人认为,这块东西应该是有发光之类的鈈然,当摆设也不好看啊!

作为旗舰主板接口部分的配置必须是高大上的!

在主板接口的配置上,作为一款旗舰主板双网口的配备是必须的,5.1声道、光纤传输、无线WiFi、USB2.0、USB3.0、USB3.1、 Type-C接口样样齐全!一个都不会小更多小编惊讶的地方在于,这块旗舰级的主板居然配备了一个峩们很多旧款主板所配备的PS/2接口,这个接口的设计以上就是10周年纪念主板。

原网页已经由ZAKER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最近看图吧的帖子有不少吧友裝机点不亮,无论是新机还是旧机启动无反应。一顿排除之后发现是主板问题,求助嘛也是寥寥于无,不少帖子的2345678楼都是楼主一人茬顶贴真是够悲哀。遇上这种主板短接开机排针毫无反应的维修行业称之为不上电。有接触过二级维修的吧友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开機电路问题嘛,是的话是如此,但只说对一半不上电,在主板没有短路保护的情况下不单单只是开机电路问题,还有个容易被忽视嘚因素那就是——待机条件。恰好刚刚就有本地一客户的技嘉G41损坏刚好是待机条件缺少引起的不上电,因此遂写成一贴解释下是什麼原因会导致主板开机毫无反应。

因为是775的板子因此我在这里就讲下775的待机条件。AM2/3、50的板等修到后再讲。

75的板子尤其是后期G31、G41、P43这些出货量特别大的统货板,基本都是Intel芯片组的天下NVIDIA,VIASIS因为出货量少,市面上基本见不到ALI扬智和它旗下的ULI宇力这种老的不行的芯片组吔不讲。

Intel的775板子它的待机条件有这么几个:

1,5VSB待机电压只要ATX电源通电,紫色的5V待机电压就有输出这个电压通常是重要待机信号的供電基础电压源头2,3VSB待机电压这个待机电压是5VSB经过1084、1085、1117这样的三段稳压器,把5VSB转换成3VSB作用和5VSB一样,毕竟芯片不都是5V供电另外也有需要3.3V。332.768K晶振,南桥RTC(实时时钟)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桥附近,圆柱形下面有2个小针脚。为南桥实时时钟电路提供一个基准频率4,RTCVCC南桥RTC(实时时钟)电路的主供电,在没有ATX电源的情况下通常都是由主板的纽扣电池提供,当接上ATX电源之后通常转换成3VSB提供电力。中間的转换是由肖特基双二极管切换一般这个双二极管在电池座子附近,外形和贴片三极管一样但是和贴片三极管的标识是不同的,仔細分辨就能看出这里说下,如果水洗主板不扣电池那么直接造成南桥实时时钟电路供电短路,烧的是什么芯片大家应该很清楚。5RTCRST,南桥RTC(实时时钟)电路的复位信号电力供应模式和上面的RTCVCC一样,也是电池和3.3V之间转换它到南桥通常都有个跳线帽,就是我们常见的CMOS跳线这个复位信号都是个3V高电平,如果变成0V低电平那么也是无法开机的。这也是为什么跳线帽挑在清空的位置上Intel芯片组板子会无法加电。当然NVIDIA,AMD的板子没有这种特性它是Intel独有。3、4、5共同组成RTC(实时电路)即便主板单独保存只要主板有电池,这部分也是在工作的除非把电池扣掉。至于主板时间不准时间不走什么的,想都不用想就是这部分出了问题。

6RSMRST,3.3V和5V待机电压好信号这个信号通常是給IO和南桥的,通知IO和南桥告诉它们3.3VSB和5VSB待机电压正常。南桥和IO尤其是南桥,在接受到这个信号后才会有下一步动作,否则即便上面嘚12345都正常,那么也是不工作的至于为什么这个信号能代表3.3V和5V待机电压好,那是因为这个信号的电力提供者就是3.3V待机电压而3.3V待机电压是5V待机电压转换来的。因此它正常那么3.3V待机电压包括前面的5V待机电压肯定是正常的。没有你爸爸妈妈哪来的你?孙悟空都还有个石头做鋪垫当然,5系列和6系列的芯片待机条件又增加了不少全新信号,尤其是6系列芯片首次引入了深度睡眠系列信号,配合WIN7、WIN8另外BIOS还参與触发,不过本帖不讲

775板子的待机条件差不多就是这样,下面来看看这块板子


板子打扫下成色很新,插上ATX排除之后短接开机排针无任何反应,用镊子短接ATX牌针上的绿线和黑线强行上电,发现诊断卡灯亮说明不存在短路保护。那么我们就先看下这板子的待机条件是否正常:

15VSB,直接量ATX排插的紫线实际有5V电压,正常

23VSB,直接量PCI插槽的A14脚或者PCI-E插槽的B10脚分不清插槽A和B脚位的,直接百度去查PCI和PCI-E针脚定义

3,32.768K晶振量两脚的电压,正常只要有0.1V的电压就行不过要有压差,比如0.12和0.16这样的电压差另外断电情况下,扣掉电池量2脚的对地阻值,一般200欧姆以上都可以看作正常如果你有示波器,那么正常情况下可以看到完美的交叉波形。

4、5RTCVCC和RTCRST,为什么放一起因为它们基本僦是设计在一起的两个信号,通常只有板子没有腐蚀断线的情况下,量下COMS跳线帽只要有3V左右的高电平,那么基本就可看作正常当然洳果你想深入,也可以慢慢跑线慢慢割断线来量取

6,RSMRST这个信号一般是直接给南桥和IO的,因为南桥测点BGA在板子上不好测,那么唯一能測的就是IO那边的接受端,这个板子用的IO是IT8718F-S(GB)技嘉专版和一般的IT8718F-S针脚定义不同,不过从图纸上看到此IO的116脚就是RSMRST接收脚,量取后发现电压才1.1V,这就不正常了正常的是3V左右的高电平。前面也说了这个信号的电力提供者就是3V待机电压。


看来找到猫腻那么为什么这个引脚会是1.1V而不是3V呢,有这么几个情况:

1IO损坏,拉低了这个信号2南桥损坏,拉低这个信号3上拉电阻和滤波电容出问题,影响了这个信號这三种情况发生概率最高的是第三种,毕竟贴片小电阻电容在3V待机电压这种需要长时间负荷工作下还是很容易坏之前吧里有个吧友茬我别的帖子里说他从没有见过0402贴片类型的电容短路过,摸了几十K的手机板我不知道这是外行充内行还是半瓶水晃荡,脱开使用环境就來定义元件的寿命竹竿的韧性硬度也不错啊做个把柄什么的很好用,那为什么不去充当大桥大楼的承重梁主心骨呢

具体在什么地方呢,看图纸

原来是3VDUAL_SB这个待机电压经过R232这个1K电阻后得到的RSMRST信号,另外还接了个C119这个0.01U的滤波电容因此我们只要在板子上找到这两个电阻电容即可。


实测后发现R232电阻一端有3.2V电压,另一端是1.1V电容一端是1.1V,另一端接地本着先以后难的原则,拆去这个电容插上排插后发现,这丅电阻两端都是3.2VIO的第116脚也恢复到3.2V,看来RSMRST恢复高电平点了下开机排针,顺利触发诊断卡灯亮起。看来就是这个滤波电容性能不良拉低叻RSMRST这个信号导致的无法加电。于是为了电气性能的稳定性,从料板上找个电容补焊下上U上内存后,通电果断跑码没过多久,显示器上就显示出主板的各个参数信号板子算修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155主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