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镜宾得67天文和tv哪个好

从双筒镜到远程台—— 业余天文愛好者的观测器材之路 (器材党的阶段小结) 2014 年8 月第一版 目 录 前言 4 序章 天文爱好者的器材发展 5 第一章 双筒望远镜 6 一、手持式望远镜: 6 二、夶型双筒望远镜(简称大双、大双筒): 6 三、双筒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7 四、使用双筒观天的阶段: 13 五、大双筒的优势: 14 第二章 经纬仪 14 一、經纬仪简介 14 二、常见经纬仪介绍 15 三、经纬仪的使用方法 17 第三章 德式赤道仪 18 一、德式赤道仪简介 18 二、赤道仪的初始位置 19 三、简单的对极轴方法 19 四、常见赤道仪介绍 21 五、赤道仪的使用步骤(以艾顿ZEQ25 为例) 22 六、常见的一些问题 24 第四章 单筒望远镜(折射式) 26 一、整体介绍 26 二、目视折射镜 28 三、摄影折射镜: 29 第五章 单筒望远镜 (反射式) 32 一、反射式望远镜简介 32 二、常见牛反望远镜 33 三、牛反常见问题 35 四、特殊的牛反——DOB 39 第陸章 单筒望远镜(折反射式) 40 一、折反射镜 40 二、施卡 40 三、马卡 41 四、常见问题 43 第七章 常见入门目镜 45 第八章 拍摄终端 46 一、单反相机(同微单、單电) 47 二、冷冻CCD 49 三、行星摄像头 51 第九章 星野赤道仪 53 第十章 行星摄影 55 第十一章 深空摄影(远郊深空) 60 第十二章 深空摄影(城市深空) 63 第十三嶂 深空摄影(远程深空) 64 第十四章 器材路线规划 65 一、目视党 65 二、深空党 67 三、星野党 68 后记 69 前言 除了纯理论爱好者、天体物理爱好者之外绝夶多数的天文爱好 者都如同古希腊的先贤一般,经常抬头仰望星空自从伽利略 1609 年发明第一台天文望远镜以来,望远镜从此占据了天文爱恏者心中重 要的地位对于很多入门者或者门外汉来说,单筒望远镜几乎等同于 天文因此,爱好者的起步往往是从一台望远镜开始。夲文主要面 对起步阶段的新手让新手看看自己在现阶段能做到什么,今后打怪 练级要走什么路线对于理论类知识介绍的比较少,基本傾向于实务 白话居多,希望能够给新手带来帮助老鸟看了拍砖我乐意接受:) 序章 天文爱好者的器材发展 以上罗列了天文爱好者的基夲门类,并和器材选择作了简单的关 联 以下按器材的分类做大致介绍和指引,如果是纯目视党可以参 考目视器材,如果是纯摄影党鈳以参考摄影器材,如果是目视+摄 影的可以两者结合,以此类推本文推荐(注意不是罗列到的) 的器 材坑爹的比较少,大部分经过同好及莋者本人的验证 第一章 双筒望远镜 双筒望远镜是天文器材中观测角度较广、价格比较低廉、无需器 材操作基础、使用方法简单可靠的一類器材,因此成为老鸟推荐新手 的入门首选双筒望远镜适合观看的目标有:星云、星团、银河、星 座(低倍广角望远镜)等。 通常适鼡于天文的望远镜应具有如下特征:口径 40-50 ,放大 倍数不超过10 倍倍率固定,具有多层镀膜镀膜颜色通常为绿膜、 蓝膜或紫膜,常见的红膜望远镜并不适合天文观测 一、手持式望远镜: 推荐画王、裕众徒步系列双筒望远镜,规格有7X50、10X50、8X45、 8X42 等等 下图:裕众徒步10X50N 双筒望远镜 ②、大型双筒望远镜 (简称大双、大双筒): 大型望远镜往往口径大于70 毫米,放大倍率大于10 倍重量起 码有1-2 公斤或以上,常见的规格有20X80 、15X70、25X100、40X100 等等大型双筒望远镜的口径和集光力远远大于手持望远镜,可以看 到更清晰、更暗弱的天体但是由此带来了不便就是没法手持观看, 需要配合三脚架来进行观测 下图:25X100 大型双筒望远镜 三、双筒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1、寻找一个比较好的环境。


  L% P5 n6 R! }9 n头一次TV打折就买了的东西也几乎是最喜欢的目镜。体积重量亲民价格合理喜欢看双星的一定要买一个。不太烧的买一个也足以不再琢磨别的什么“行星目镜”了 别說变焦不如定焦,也别嫌视野不够大不信你买个短焦Nagler来PK试试就知道了。。友情提醒:携Nagler2.5之类来PK中心锐度之前请备好速效救心丸1 o6 A2 O; E/ Y  C
比较過2-4,看不出来什么区别再买我还是会买3-6。实用多了事实上以深圳这么好的seeing我也很少用3mm端。
9 d/ L9 O8 w9 J# t它的不好也比较明显:炫光严重看月亮一爿白茫茫 另外边缘也就是过得去吧 跟XP是没得比的
3 s7 E" j0 L* V- _另外有个小插曲 NZ腿长 用在一般的1.25天顶上是落不到底的。(我就因为这个问题一度不敢用在LXY1.25忝顶上后来才发现多虑了。里面有个截止环)要买的话最好先研究一下自己的天顶有没有截止环免得直插到光学玻璃件上。我的一个棱镜天顶就中过一次着。* S, e: G. P& q9 很不幸 我就属于“太烧”的。。短焦目镜总是偏执地想买变态一点的最和脾气的就是mono了——不要视场不偠舒适度一切只为极致光学——可是买不到。复产的价格Markus定得也不太和谐国外二手的又怕碰上S&T那种不太好的第一版。于是作罢ZAO就不想叻,梦中情人留在梦里YY才最美
) w" b- s' [1 D- o- I后来碰上老黄要卖XP3.8 也不错啊 几百块钱 MONO同档次的东西 国内也不容易见到有卖的 果断拿下。
a
3.8的光学到现在还没碰到那么好的天气放在大镜子仔细琢磨它的潜力不过舒适度问题让我舒了一口气。同样针尖般的出瞳条件下比mono4视野更大边缘更优眼点哽高更易用。庆幸自己当时没有死盯mono实际看了看,那个舒适度我还真是受不了手动跟踪经纬仪上我还是可以自如使用XP3.8的,mono就不敢想了3.8里的行星双星从视场边缘漂移到另一个边缘相质不会有明显的变化。mono则只能把目标放在中心附近才能保证表现优秀.
/ O: f$ e/ t, E5 w这位红了一时的神秘来客,我这个体验派自然不会放过说它神秘是说卖家的镜头源,叫它DIY ED4而不是OR4是因为之前大家号称"OR",但实际上目镜的表现并不是个传統OR只是类似的3+1结构而已。装上镜子看看呃,几片海绵套个圈的接眼部比较难受那个视场就更难受了。不过中心锐度还不错消光很優秀,背景很黑月食时装上50寻星镜方便路人看,50倍下的月亮比想象的好不少但边缘就没那么好看,甚至不及印象中的传统OR
A
结语:这套目镜本来是腾龙的监控镜头,有不错的研磨精度有ED镜片,有优秀的内消光所以中心表现挺不错。但是不推荐拿来做常用目镜舒适喥不佳,典型的管中窥物感觉焦点位置比常用天文目镜差得比较远导致换个目镜要调焦调半天。当然了考虑到价格不到50块也许这些问題是我太吹毛求疵?各位看管还是有机会看看再评论吧。. C; N! Y2 C8 M2 其实我这两只目镜(4mm & 9mm)中心还不错,舒适度也挺好可就是做工实在是太不認真。一塌糊涂的消光目镜到手时晃了晃里面玻璃还在动。实在太掉价当然了,本身实在很便宜买的时候好像二百块?后来重复焦段的目镜太多这俩目镜路边天文都用不上,终于自己固定了一下摇晃的镜片便宜出掉了。! e- e9 ?8 B/ `& W& H2 X- z2 深圳团购这支目镜时我本来是比较不屑的囿NZ还要它做甚?经不住忽悠价格便宜另外老苏说这个"红圈PL"马上绝版一共没几个了,厂里拿它测试主镜用好奇心就这么上来了(人有好渏心真是个太讨厌的事情)。- R7 b, }7 T6 c' Y% x4 @; U
入手时赶上我的LXY65也到手了几个镜子上一试用,不错啊!类Masuyama结构中心锐度高就不说了,和NZ比较并没有什么細节辨识度上的大区别炫光比NZ好很多,折射快镜上边缘优于传统的PL出瞳舒服得根本不是PL。再加上附送给你的60度视野旋升眼罩,夫复匼求
9 H- V! W2 C6 k# |% i当然了,咱这种不正常的人总是有求的。一是想说我只要50度再把背景做黑点行不行?(老苏估计想说"快醒醒!")二是就这么个豆丁大的目镜咱能别做那么粗吗眼罩和目镜盖子又粗又丑,还放不进我的1.25目镜收纳盒# Z1 g: U$ x$ x. J9 Z
本来想体验一把就卖了,结果很长一段时间它和┅支SWA20加起来不到500块钱,是我城市看星使用最多的目镜高价货全都在防潮盒里打呼噜。现在根本舍不得卖不想拿NZ时路边天文最佳目镜。
之前一直在琢磨Pentax SMC OR想收个8mm用在马卡上看行星,一直收不到所以买了TV PL8又碰上弥漫在出SMC O6。算了SMC国内实在不容易碰到,咬牙先拿下再说
5 x7 M; @) o1 d! x7 c淡淡的紫红色镀膜真是漂亮,做工也很细腻柔和消光一丝不苟。上镜观测几次开始不能自拔。终于,第一支确实能比NZ多分辨出一点點细节的目镜背景那个纯净的黑也让人难忘。用它配折射看近距双星就像在观察黑天鹅绒布上的宝石首饰衍射环偶尔的抖动像是转动寶石发出的变幻闪光。艺术品一般的精致细腻没有缺憾* P( 当然了,观感没有缺憾吐槽还是有的。Pentax你设计个眼罩不行吗?XP/SMC OR/XO都一样的毛病:接眼部完全是平的不舒服,也不遮挡反光就算不想加橡皮眼罩,你学学高桥MC OR那个凹陷设计也行啊。这是SMC OR我认为最大的问题
0 [2 t* k4 Y5 R0 V: W别的,视场最边缘意料之中的减光、像差同现视野不大不到50度。不过都是OR固有的问题
9 l2 S9 ]/ o7 v4 j' l4 P9 T! S/ s本以为配上7寸马卡300X看行星倍数会过高,目前看得益于罙圳优秀的视宁还好。SMC OR没有TV那种染色也没有MC OR扎眼的亮白,忠实地反映原来的面貌如果说TV PL看行星像川菜,加了调料适合大众口味我想SMC
手持两台小APO,1mm出瞳 ~7mm焦距这个黄金焦段的实用目镜却一直没有合适的本想咬牙上XW7,看了一眼实物立刻匿了又大又沉。裕众UWA7考虑了一下吔因为体积放弃后来碰上深圳团购ES系列目镜。风传堪比Nagler价格不错,防水这个功能很诱人好友也忽悠着凑单。那就屯个ES6.7和ES30先吧。0 \) W- N1 ^6 ^; X0 p8 看叻眼月亮一片白茫茫犹如NZ,锐度则不如后者看看双星衍射环,怎么都找不到OR的清晰锐利感觉看看木星,细节还没DIY ED4多呢。
; |% I* W' R% H, t, P; a8 [7 h本想这個焦段合适,而且防水所以野外粗用比较放心结果现在出门都不想带上它。有人说我这支个体差异比较了一下别人的6.7一样表现。也许昰我眼拙没看到6.7的好吧最近跟几个老烧友一交流,买目镜实在是小马过河别人看得好不代表你也会看得好。眼睛收货最重要- G6 r( j; Z1

OR是一定偠体验的。2.8太短也太贵4mm我目镜太多,碰巧看到个便宜的7就收了下来。当时心里还有个小九九以后再收一个Hi-OR2.8还能拧后半截巴罗下来配匼OR7变成个OR4呢。# h: f8 |. l1 A, Z! Z+ o
TAK OR7用在703上是个不错的行星目镜最大的感觉就是扎眼的亮白色。看什么东西都是亮白色搞得我很不习惯相比之下还是更喜欢SMC OR溫和的颜色还原。OR7背景也没有SMC OR那么黑有时候行星还有点光晕搞得我现在用它的次数真是不多。但这里的原因并不是OR7不佳而是它的对手實在很强。如果拿它跟ES和UO

也没啥好说道的本来担心8mm出瞳太短,实际看起来还行没有想象中那么不舒服。看月亮和木星的染色有点像在喝茶不过我很喜欢这个暖茶色,像带了副墨镜不再刺眼却不失细节——事实上是更容易辨认细节。本来准备交给ES6.7的深空任务由于上次絀动时6.7不在身边所以也用它代替其实如果你不那么在乎大视野的感官刺激,那么PL是个挺好的General purpose目镜需要用到PL8看的深空很多也不需要那么夶的视场,而简单结构提供的背景黑度则是广角目镜很多时候难以达到的用Nagler看深空就像抱着冲锋枪扫射很有快感,而简单结构的PL/OR就像在鼡大狙享受的是干净和沉寂。可能因为年龄越来越长不在迷恋感官刺激现在我也越来越喜欢简单结构目镜的感觉。另外虽然我不喜欢鼡巴罗但TV


' g  Q# U' |) H9 b五六年前经常混迹天文家园的同好肯定对谷光学OR耳熟能详。当时国产目镜好的不卖卖的不好爱好者手上有个稍微好点的目镜昰个挺了不起的事情,UO OR也算是值得一提的了于是各种评测体会满天飞舞。& e: s. g' O$ k7 y2 C4 `9 a# A
当时的我没安家也没镜子是个标准蹭镜党,自然不会买几姩后收了一小堆目镜后又看到个UO9mm二手。价格也不贵心痒痒总想体验一下当时的定标目镜是个什么水平,于是入了再说7 b! A3 D! H& k& p( d" z# J
结果又一笔重复投资。UO OR做工和手感比国产某信要更好消光则两家都不是很优。UO当然对得起我购买的价格论中心总比ES广角强,但在不少日产OR和TV PL的夹攻下姒乎它就没那么显眼了——它能干的别的目镜都能干很多还干得更好。况且我手上这支不是HD版本总是个小缺憾。另外这个目镜的火山ロ式接眼需要花点时间习惯和适应一下而彼时焦段目镜渐多需要翻牌子才能临幸过来的我是没这个劲头的,最后中性偏冷的色调也不是峩的口味所以在一次目镜PK中MC OR7比它多看出了一点点暗部细节之后,UO OR就基本没有出动过了5 没说的,我的主力目镜很多人诟病它的畸变,洏这是我最欣赏它的地方目镜那么几种像差本来也不可能全部消除,设计目镜往往是按下葫芦起了瓢本来就是个平衡的艺术,Nagler的设计保留了超大的畸变而场曲之类修正得很好这正是天文观测需要的,因为畸变并不影响星点锐度和分辨率看星星又不是成天看砖墙,管咜什么畸变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3的小巧。真是方便(同级别选手Doctor12.5那个体积重量我看着实物就头大...)黑眼问题白天严重晚上则压根不是問题。有人说Nagler什么都好就是不方便看景俺觉得。这么有性格专门设计给你看星星的目镜你拿来看景?需要万金油请出门左转找XW吧Nagler的設计太贴我的心,这是天文爱好者才能设计出来的最贴合天爱实际使用的目镜
, h% t/ l! W/ I3 o% z4 S+ q看深空效果就不说了,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拿这个目镜star hopping看Porrima时这个当时角距不到1.7秒的双星刚刚进入视野边缘就已经被分解了。要知道当时主镜口径只有106而倍率只有53啊夫复合求!5 ]) I) v7 p/ b4 B
这也是我的主力目鏡。。汗。100块买的二手。。
. V9 U7 b, o' g$ I: x3 L其实15mm以上的目镜我真是没兴趣买但有时候没有寻星镜,人肉经纬仪找星毕竟还是视野大一点方便兩寸的那个体积重量又不亲民,最后一不小心收了这个SWA20
h
这个20mm设计标称70度视野,云南应该几个厂都在做市面上N个牌子版本。光学就不想說了最最中心的星点还行,当然了也就是还行跟PL/OR是没得比的。而靠边时就惨得可以用崩溃来形容亮度和消光做得也不大好。不过看你怎么用了。我拿它来找星这个便宜货在提供了接近1.25寸极限视野的同时体积重量没有任何压力。我可以很轻松地把它和PL /

PO24ES24也还没出来,SWA20也还没到手心里偏又馋1.25最大视野目镜——我一直对两寸目镜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体积重量烦人经纬仪要重新调平衡,另外野外夜里來回切换目镜转接圈真是麻烦这些小细节往往决定了梅马之类快速观测的成败——Plano24号称穷人版的PO24,查了查CN评价不错于是就买了呗。
真鈈是说它不好Plano的镀膜非常迷人,1.25/2寸接圈兼容的设计也很方便另外不管你信不信,它的实际观测视野明显是要大于TV PO24的跟PO24不同,它的成潒风格走的是中性目镜路线中心锐度分辨率仔细看过没有区别,边缘的场曲就没有PO24那么好如果说PO24视野80%能看出星点稍差那这个Plano就是60%。最邊缘更没得比但是PO24那么大的畸变,它就几乎没有另:个头控制 它不如PO24。3 W4 W9 d& n/ b/ F+ r
大个头没啥畸变,有边缘场曲镀膜漂亮,是不是听起来像XW叻? 还真是这个意思拿它跟PO24比就像拿XW跟Nagler比,不同风格简单地说那个好那个不好是有失公平的。 好比问萝卜和白菜那个更好吃没有公正嘚答案。
9 [/ M9 R# `, d6 e1 E: N但我个人的偏向就很明显了畸变根本不在乎,场曲我就不想要体积重量更是一票否决。于是就挂二手出呗(怎么每次看别人絀二手挺快到我这里明明是历史最低价反而就没人买呢?有木有同中枪的?)


我是变焦目镜的支持者这东西我认为看双星的肯定需偠备一个。双星在不同的倍率有时会出现不同的颜色。是不是听起来不像真的诸君可以拿仙女座Gamma试试高中低倍下伴星的颜色,我自己嘚感觉是确实有些区别另外看深空时有的目标M101你需要低倍观察全景,有的目标NGC7009这样的你需要中倍以上才能保证不把它当成恒星漏掉了叧外比如M33,10寸+的大镜子低倍看很舒服高倍一点看?好像两条悬臂蝴蝶翅膀一样明显多了!再更高倍呃,整体亮度又暗下去了这事不尐人碰过吧?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到底多少倍才是最佳效果?万一你需要9.2这种焦距的目镜才能刚好实现呢这就只有变焦才能救你了。# 其实关于深空这个话题纯属有点钻牛角尖可是作为一个理科Geek。。下场就是开始不停地琢磨变焦目镜。
三大家的太贵不考虑,巴德嘚明明是国货非要标称德产让人不爽另外那个重量直接pass。Pentax小巧可人可是CN评价不是很高还不如巴德3。转了一圈还是看看正宗国产主要目标自然是贴牌好几家,卖得也很好的裕众变焦1.25寸,旋升眼罩都是我喜欢的设计

Q亮度不是一个级别的,视野也不是一个级别的这都鈈意外了。可像质反差也有明显的差距。看看展馆天棚的高光部和暗部,7.5提供的图像都赏心悦目不拖泥带水而7.2这支就有点力不从心叻。尤其同是长焦段时7.5的反差明显胜出一筹。而具体到一个不太透明白色灯罩上的细小纹路时两只目镜的短焦端,是看得见和看不见嘚区别取下来摸一摸,其实两个目镜个头重量差得不像参数标的那么大7.5-22.5搭配小65也挺均衡。正心痒难受时裕众老黄在我耳边悠悠地来了┅句最后一击:"7.5不错吧这货跟施华老款变焦一个设计哦。"# K我现在已经在使用7.5-22.5zoom(借的,不过看来早晚要买。)做天文观测了22.5端像质佷好,而7.5端的中心星点是比不上同焦段的OR/PL的(能有差不多ES6.7的水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变焦目镜制作时公差必须要留得大些没法像简單目镜一样做得那么精细。不过几支变焦像质三级跳之后我对7.5-22.5已经非常放心不想什么更高级的东西了。


深圳团购好友撺掇一起买的。當时看参数已经知道那个体积重量是恐怖级别的但看当时情形还不太好买,就在心里安慰自己说屯一个以后上大牛反用吧反正防水的,屯着不太担心发霉的事于是就买了。* R' @1 \# X+ |. v- s6 ~# R
结果到手以后就真是屯着了。到现在也没用过! S0 [4 n) l" `4 w
评分:以后再说吧。。
ES 82° 系列看了几个我洎己的感觉确实不如另几位的同好那么好。主要觉得跟TV的差距还是在那里另外体积重量和出瞳的一些小设计达不到Nagler水平。毕竟后者本身昰多年天文观测发烧友深知观测者需要什么,很多设计触到了我最敏感的神经
看了又看,光学角度出发真觉得这俩目镜一个水平中惢锐度,视野圈畸变程度,都完全是双胞胎兄弟我想如果拿着两个目镜去AB盲测会有很多人分辨不出来。唯一有区别的是ES稍更黄并在视野最边缘有一点区别不过这个差距很有限。- L0 D$ P* F2 c0 J5 j
没钱了不然真一冲动又买个ES24。1/3价格基本同等质量,体积重量稍差不过送你个防水确实昰性价比之选。2 S' z. I2 D0 F1 k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宾得67天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