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G-001 VR飞行舱 哈工大研发的大米加工机型VR体验设备

10月12日参展商在哈工大机器人展位前观看。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李国红 摄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10月12日电 12日,在第二届中俄博览会暨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携六轴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和迎宾机器人等系列工业生产和服务型机器人亮相,引发参观者对“智能生产、智慧生活”的关注。

  六轴机器人系统采用目前主流且高效的硬件平台,搭配工业级成熟稳定的嵌入式系统,可替代人工完成大规模重复性作业,广泛应用于搬运、喷涂、焊接、机床上下料等工业生产中。六轴机器人分为“大六轴”与“小六轴”两种,前者重约160kg,可搬运负载8kg,最大到达距离为1400mm;后者重约56kg,可搬运负载3kg,最大到达距离为800mm。

10月12日参展商在哈工大机器人展位前观看。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李国红 摄

  焊接机器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铁路机车等主要行业。该机器人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焊接质量稳定,可以代替工人做重复性的大工作量劳作。

  外观时尚、功能多样迎宾机器人“威尔” 成了当天展会现场闪耀的“科技大明星”,引得众多参观者驻足围观、互动操作。作为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自主研发的智能服务机器人,除了人机交换、面部识别、自助导航、自动避障、安防监控等“神通”之外,“威尔”还针对金融行业的业务特点,特别定制了广告展示、智能化自主系统整合、业务咨询、业务推荐、安防监控等功能。

工作人员正向外商讲解农业植保无人机产品。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李国红 摄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由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投资组建,于2014年12月正式成立。主要从事机器人、机器人零部件及其它智能设备产品的研发、制造、安装、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哈工大是最早从事机器人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拥有全国顶尖的机器人研究的科学家,是我国第一台点焊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爬壁机器人、空间机器人、月球车的诞生地。 

从哈尔滨到慕尼黑 HRG走向世界智能制造大舞台

6月21日至24日,第七届慕尼黑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博览会(AUTOMATICA)隆重启幕。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上,来自全球的机器人及自动化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汇聚一堂,展示和分享当前最新智能制造科技成果。

成立于2014年12月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携多项工业自动化和生活服务类机器人产品亮相本届展会,同时积极对接国际资源,与优秀的国外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具有哈工大背景,多学科融合和工程能力突出,可以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同时能够很好的理解国内企业,在国际合作方面具有广泛空间,可以说是海外优秀企业参与中国项目的金牌合作商。

集成解决方案代表性展品——阿胶糕数字工厂(沙盘)

阿胶糕数字生产车间是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为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定制设计的数字化生产车间。该车间实现了系列传统工艺的装备化,解决了传统的熬胶、制胶方法在现代工业应用中备受制约的诸多问题,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生产,将阿胶日产能从2000KG提升至4000KG,提升了阿胶和同类传统中医药行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工业领域代表性展品——鲁班锁益智机器人

将“六轴机器人”与凝结中国智慧的“鲁班锁”相结合的鲁班锁益智机器人,采用激光雕刻技术,展现了更成熟完善的产品工艺;与之匹配的六轴机器人试训站,可实现多种用途的工业教学应用。在工业教学领域,HRG与“四大家族”中的ABB、KUKA先后建立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机器人教学体系的建设。

服务机器人家族——迎宾、餐饮、咖啡系列机器人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自主研发的迎宾机器人“威尔”具有人机交换、面部识别、自助导航、自动避障、安防监控等功能,同时搭载基于客户需求的自定义个性化APP分担客服、迎宾工作。可以应用于银行、科技馆、机场、营业厅等人流量大的场所,降低运营成本,提供高效服务。

如今,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已成为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潮流和共同关注的焦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承载着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民族复兴使命。作为传承哈尔滨工业大学30年机器人制造基因的代表,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G)在国家重视和政策支持下,积极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智”造奋力担当,瞄准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等产业核心环节,秉承“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理念,为国外企业进驻中国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切实的落地支持以及文化方面的柔性构建,力求打开中国“智”造新局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工大研发的大米加工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