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颈瘟的分级颈杆上有褐色条块斑是什么病

水稻颖壳出现褐色斑的原因?
近几年,黑龙江省部分稻田水稻颖壳有褐色斑点,颜色发暗,外观卖相不好。经分析,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生产上应加以预防。
1、水稻施氮过量对颖壳色泽影响最大。
减少氮肥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生物菌肥,能减少稻谷褐壳,同时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和产量。主要是在水稻幼穗分化期或减数分裂期施用磷肥,可促使糖的运输,加速灌浆结实,结实率和千粒重都能得到提高;穗期施用钾肥,能增强植株后期的抗逆能力;而氮肥施用过多,植株变得柔软多汁,易倒伏和发生病虫害,后期灌浆速度变慢,贪青迟熟,易导致水稻颖壳呈灰暗色。
2、稻穗上大量籽粒发褐,可能由谷枯病危害造成。
该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稻谷上越冬,第二年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水稻抽穗后侵害花器和幼颖。花期遇暴风雨,稻穗相互摩擦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水稻抽穗后2-3周危害幼颖较重,初在颖壳顶端或侧面出现小斑,渐发展为边缘不清晰的椭圆斑,后病斑融合为不规则大斑,扩展到谷粒大部或全部,后变为枯白色,上面有许多小黑点;水稻乳熟后受害,米粒变小,质地松脆,品质下降;水稻接近成熟时受害,仅在谷粒上有褐色小点,对产量影响不大。此外,水稻抽穗扬花期稻谷受腐生菌、稻瘟病、稻曲病浸染也易形成褐壳。
3、播栽期推迟,后期易受低温寒露风影响。
如在灌浆初期遇低温,灌浆速度就会变慢,特别是稻穗下半部的稻粒正处于灌浆敏感期,低温侵染后发育会停止,结实率下降,随后受腐生菌侵染而变褐。
4、灰飞虱在稻穗上取食。
产生大量代谢物对色泽影响较大。近年来灰飞虱虫量高于常年,水稻生长后期灰飞虱若虫爬到稻穗上取食,数量大时其分泌物可使稻穗变褐。
▍编辑:哈尔滨农垦嘉泰(ID:nkjt8888)如有平台转载复制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头皮上有褐色斑不知道是什么病症
头皮上有褐色斑不知道是什么病症
我父亲今年49岁就是最近一段时间发现头皮上有褐色一些斑点还挺多的基本都是在两鬓他也一直说不用去医院看我们不知道是什么问题有什么药或者吃东西补充什么会管用吗?咨询一下医生
图片只有提问者本人和回复医生可以看到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整形美容、胸部整形
擅长:小儿内科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护师
专长:新生儿黄疸,鹅口疮,咳嗽,湿疹,消化不良,小儿呕吐...
您好,请描述一下,褐色斑块是突起的还是平的?
平的没有凸起
回复:您好,考虑是湿热所致,建议您清淡饮食,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肺痈,哮证喘证,肺痨
&&已帮助用户:66176
问题分析:可能是病菌的感染,注意皮肤科仔细进行检查,取内容物进行细菌微生物学检查,意见建议:注意局部的消炎和清洁,清淡饮食,注意不要随意的抠破防止外源性感染。
但他平时也没说过皮肤有什么疼痒的感觉
回复:你好,没有症状是不可以治疗的。
问您好,脸夹上有许多褐色斑点,不知道是什么?谢谢!:
职称:医师
专长:不孕不育
&&已帮助用户:132170
指导意见:您脸夹上有许多褐色斑点,如果确诊是黄褐斑,激光就没有效果了,而需要内外结合治疗,心情要愉快,否则会干扰内分泌,加重病情.正规的祛斑产品对于比较淡的雀斑和黄褐斑都有效果.建议你去医院整形美容科就诊,也可以用激光来祛斑,医生据你的情况为你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
问腿上有褐色斑
职称:医师
专长:单纯疱疹,疥疮,念珠菌病,手足癣,带状疱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寻常痤疮
&&已帮助用户:10647
指导意见:从你的描述情况引起褐色斑的原因很多,紫外线照射,睡眠不足,熬夜,机体免疫,季节都有很大关系,可口服化瘀祛斑胶囊和维生素C片治疗,也可去正规医院皮肤科采用激光去除。禁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
问头皮长褐色斑块,有凸起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蜂窝组织炎,消化道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已帮助用户:209911
指导意见:你好,估计是属于痣的症状,一般情况下建议看医生,继续皮肤科检查试试啊。
问眼白上有褐色斑纹,是什么情况?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205959
意见建议:您的情况还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您还是需要慢慢调养的,平时要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加强体质;还要保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还是会有效果的。
问我的右脸上有三个圆形的褐色斑,不知道是什么。想咨询...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寻常痤疮
&&已帮助用户:38582
问题分析:您好,长斑一般与肝肾虚弱或气滞血瘀有关也与遗传有关。意见建议:建议您找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还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科学饮食,多吃水果,饮食以新鲜蔬菜及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为主。另应注意降温、多喝开水,以补充体内水分。
问腿上有褐色斑要验血吗
职称:医师
专长:头痛,中风,腰痛
&&已帮助用户:170205
指导意见:你好,最好检查血常规,排除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排除后这常见于皮疹或因为皮炎引起,可以擦点地塞米松软膏看看必要时加用点抗过敏的药物比如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和口服氯雷他定看看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斑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评价成功!信阳市商城县格力犬哪里有卖的
信息标题:信阳市商城县格力犬哪里有卖的
金农网农业百科:
  水稻坐蔸即水稻&赤枯病&,是水稻生产上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水稻坐蔸后对产量的影响很大,一般可造成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据调查,我区常年发生面积4万亩左右,约占水稻种植面积10%左右。今年4月下旬以来我区出现阴雨连绵,雨日增多、光照严重不足、气温偏低等异常气候,加之部分稻田管理不当,水稻坐蔸现象较常年偏重。引起水稻坐蔸的原因比较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发病后防治见效缓慢。但是,防与不防产量明显不一样。为了给农民朋友提供防治技术帮助,我将水稻坐蔸类型、症状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坐蔸类型及症状
  水稻秧苗在移栽后生长状况不正常,表现为稻株簇立,叶片僵缩变小。叶色返常,有的出现赤褐色斑点或呈赤红色。生长停滞,分蘖很少发生,根系生长受阻等现象,通称为坐蔸,有的群众又称之为&下涝&。
  水稻坐蔸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冷害型多发生在烂泥田、深脚田、冷浸田、背荫田,这类田因长期淹水,泥温低,当遇连续低温寡照天气时,更加剧了秧苗坐蔸的发生。其症状表现为栽后迟迟不返青,出叶分蘖迟缓,不长新根,根系老化、变软,呈褐色或黑色,脚叶发黄,叶尖多伴有褐色针状不规则斑点或叶尖干枯。
  2、缺素型由缺乏某种营养元素导致秧苗生理代谢受阻而引起,主要是缺磷、钾、锌。症状表现:①缺磷的稻田,返青分蘖初期秧苗生长缓慢,迟迟不发蔸,植株变矮,新叶暗绿色,老叶灰紫色叶片直立与茎夹角小,鞘长叶短,根系细弱,软绵,无弹性,分枝很少,根褐黑色,秧窝呈簇状,叶片暗褐色,秧苗新根少,根系细弱;②缺钾的稻田,栽后一个月发病高峰,病叶尖出现赤褐色斑点,并从老叶向新叶扩展,形成赤褐色斑或条块,有的品种叶色赤褐,不生任何斑点,全株变深红,只有少数叶片淡绿色,不长新根,易成黑色甚至腐烂,缺钾常与冷害并发,形成坐蔸,通常称为生理性赤枯病;③缺锌的田块,秧苗返青后,就开始发生,一般栽后20天发病高峰,表现叶片的叶尖干枯,在叶片中部出现褐色锈斑,进而从下到上叶片陆续出现锈斑,并逐渐扩大,叶片老化。
  3、毒害型主要是土壤类还原性物质毒害根系所引起,多发生在长期淹水的深泥脚田,土壤通透性差的冲槽田、烂泥田、房前屋后的大肥田。这类田含有大量的未腐熟有机肥,因有机质分解或稻田地势低、渍水,导致土壤中还原物质大量积累,如硫化氢、有机酸、二价铁、甲烷等有毒物质毒害秧根,阻碍根系呼吸和养分吸收。症状主要表现为根系变黑发臭。
  此外,由于栽培措施不当也可能引起水稻坐蔸,如深水栽秧、深水灌溉、秧苗栽插过深、栽瘦弱秧等。
  不同的水稻坐蔸类型,其表现症状和形成原因是各不相同的,但冷、毒、缺素引起的坐蔸又往往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如低温与毒害不仅削弱了秧苗的抗逆能力和根系活力,还影响土壤养分的活化和根系的吸收,从而造成植株缺素。
  二、防治措施
  防治上应采取因田制宜,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
  (一)预防措施。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应针对易发生水稻坐蔸的田块和烂泥田、冷浸田等,着重改善秧苗的生长环境,浅水栽秧,浅插秧,并注意氮、磷、钾、微肥的比例。
  1、预防缺钾缺锌引起水稻坐蔸。施底肥时,注意氮、磷、钾、锌肥的比例,亩增施氯化钾7.5公斤、硫酸锌1.5-2公斤。
  2、预防根部中毒引起水稻坐蔸。对于烂泥田、冷浸田等,可在栽秧前亩施草木灰50公斤、石灰15-20公斤,以中和硫化氢、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提高泥温,改善秧苗根部生长环境。
  3、浅水插秧。做到寸水活苗,浅水促蘖。深水、深插、泥温低,影响秧苗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故须实行浅水栽秧,以增强光照,提高水温和泥温,加速肥料分解,以提高根系的吸收利用率,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二)防治措施。水稻栽后10-15天,秧苗难返青,新叶少或无新叶,不分蘖,根系褐色、黑褐色,少白根或无白根,秧苗矮小瘦弱,叶片失绿并有锈斑,出现这些情况就属赤枯病,应立即防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减轻危害。首先要进行田间调查诊断,找出发病的主要原因。对于深脚烂泥田、冷浸田、大肥田,要立即排水薅秧,适当轻度晒田,以便引出渍水,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泥温,消除毒物,减轻毒害。同时要撒施黑白灰(草木灰:石灰=1:0.4)中和过多的有机酸等毒素。
  对缺素田块要及时补施缺素肥料。如缺锌田要补施锌肥,亩用硫酸锌1-1.5公斤撒施,或0.5公斤兑水75公斤叶面喷施。另外,用植物生长素和微量元素等叶面喷施肥料进行叶面喷施1-2次,5-7天后秧苗即可恢复正常。
以上信息由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人:司场长(男)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在线咨询: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联系地市: 山东省梁山县畜牧开发区
1,凡本网注明“来源:金农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农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8 电子信箱:(请把#换成@)信息标题:西城区袋鼠出租
金农网农业百科:
  水稻坐蔸即水稻&赤枯病&,是水稻生产上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水稻坐蔸后对产量的影响很大,一般可造成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据调查,我区常年发生面积4万亩左右,约占水稻种植面积10%左右。今年4月下旬以来我区出现阴雨连绵,雨日增多、光照严重不足、气温偏低等异常气候,加之部分稻田管理不当,水稻坐蔸现象较常年偏重。引起水稻坐蔸的原因比较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发病后防治见效缓慢。但是,防与不防产量明显不一样。为了给农民朋友提供防治技术帮助,我将水稻坐蔸类型、症状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坐蔸类型及症状
  水稻秧苗在移栽后生长状况不正常,表现为稻株簇立,叶片僵缩变小。叶色返常,有的出现赤褐色斑点或呈赤红色。生长停滞,分蘖很少发生,根系生长受阻等现象,通称为坐蔸,有的群众又称之为&下涝&。
  水稻坐蔸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冷害型多发生在烂泥田、深脚田、冷浸田、背荫田,这类田因长期淹水,泥温低,当遇连续低温寡照天气时,更加剧了秧苗坐蔸的发生。其症状表现为栽后迟迟不返青,出叶分蘖迟缓,不长新根,根系老化、变软,呈褐色或黑色,脚叶发黄,叶尖多伴有褐色针状不规则斑点或叶尖干枯。
  2、缺素型由缺乏某种营养元素导致秧苗生理代谢受阻而引起,主要是缺磷、钾、锌。症状表现:①缺磷的稻田,返青分蘖初期秧苗生长缓慢,迟迟不发蔸,植株变矮,新叶暗绿色,老叶灰紫色叶片直立与茎夹角小,鞘长叶短,根系细弱,软绵,无弹性,分枝很少,根褐黑色,秧窝呈簇状,叶片暗褐色,秧苗新根少,根系细弱;②缺钾的稻田,栽后一个月发病高峰,病叶尖出现赤褐色斑点,并从老叶向新叶扩展,形成赤褐色斑或条块,有的品种叶色赤褐,不生任何斑点,全株变深红,只有少数叶片淡绿色,不长新根,易成黑色甚至腐烂,缺钾常与冷害并发,形成坐蔸,通常称为生理性赤枯病;③缺锌的田块,秧苗返青后,就开始发生,一般栽后20天发病高峰,表现叶片的叶尖干枯,在叶片中部出现褐色锈斑,进而从下到上叶片陆续出现锈斑,并逐渐扩大,叶片老化。
  3、毒害型主要是土壤类还原性物质毒害根系所引起,多发生在长期淹水的深泥脚田,土壤通透性差的冲槽田、烂泥田、房前屋后的大肥田。这类田含有大量的未腐熟有机肥,因有机质分解或稻田地势低、渍水,导致土壤中还原物质大量积累,如硫化氢、有机酸、二价铁、甲烷等有毒物质毒害秧根,阻碍根系呼吸和养分吸收。症状主要表现为根系变黑发臭。
  此外,由于栽培措施不当也可能引起水稻坐蔸,如深水栽秧、深水灌溉、秧苗栽插过深、栽瘦弱秧等。
  不同的水稻坐蔸类型,其表现症状和形成原因是各不相同的,但冷、毒、缺素引起的坐蔸又往往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如低温与毒害不仅削弱了秧苗的抗逆能力和根系活力,还影响土壤养分的活化和根系的吸收,从而造成植株缺素。
  二、防治措施
  防治上应采取因田制宜,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
  (一)预防措施。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应针对易发生水稻坐蔸的田块和烂泥田、冷浸田等,着重改善秧苗的生长环境,浅水栽秧,浅插秧,并注意氮、磷、钾、微肥的比例。
  1、预防缺钾缺锌引起水稻坐蔸。施底肥时,注意氮、磷、钾、锌肥的比例,亩增施氯化钾7.5公斤、硫酸锌1.5-2公斤。
  2、预防根部中毒引起水稻坐蔸。对于烂泥田、冷浸田等,可在栽秧前亩施草木灰50公斤、石灰15-20公斤,以中和硫化氢、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提高泥温,改善秧苗根部生长环境。
  3、浅水插秧。做到寸水活苗,浅水促蘖。深水、深插、泥温低,影响秧苗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故须实行浅水栽秧,以增强光照,提高水温和泥温,加速肥料分解,以提高根系的吸收利用率,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二)防治措施。水稻栽后10-15天,秧苗难返青,新叶少或无新叶,不分蘖,根系褐色、黑褐色,少白根或无白根,秧苗矮小瘦弱,叶片失绿并有锈斑,出现这些情况就属赤枯病,应立即防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减轻危害。首先要进行田间调查诊断,找出发病的主要原因。对于深脚烂泥田、冷浸田、大肥田,要立即排水薅秧,适当轻度晒田,以便引出渍水,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泥温,消除毒物,减轻毒害。同时要撒施黑白灰(草木灰:石灰=1:0.4)中和过多的有机酸等毒素。
  对缺素田块要及时补施缺素肥料。如缺锌田要补施锌肥,亩用硫酸锌1-1.5公斤撒施,或0.5公斤兑水75公斤叶面喷施。另外,用植物生长素和微量元素等叶面喷施肥料进行叶面喷施1-2次,5-7天后秧苗即可恢复正常。
以上信息由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人:李宁宁(男)
联系电话:
在线咨询:
手机号码:
邮政编码:272404
电子邮箱:
联系地市:山东省嘉祥县梁宝寺开发区
1,凡本网注明“来源:金农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农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8 电子信箱:(请把#换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穗颈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