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比特币市值暴跌19千亿,王者荣耀该委屈吗

腾讯暴跌!15分钟蒸发千亿市值,王者荣耀: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腾讯暴跌!15分钟蒸发千亿市值   作为目前国内最火的手游之一,《王者荣耀》正处于舆论的浪潮之颠。   昨天腾讯开始上线实行《王者荣耀》最严新规,在香港上市的腾讯控股盘中一度下跌近5%,收盘跌4.13%,市值缩水1099亿港元。   短短15分钟,这个全球第五、中国数一数二的巨无霸互联网公司,竟然被人民网的一篇评论文章给打趴下了...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腾讯市值暴跌千亿,王者荣耀拉都拉不回来?
《王者荣耀》作为腾讯最成功的游戏,一直对腾讯控股股价的“助攻”作用明显。不过,7月4日一直在港股市场上高歌猛进的腾讯,却被拌了个跟头。当日,截至收盘跌4.13%,创下了腾讯控股在2017年出现的单日最大跌幅。市值蒸发了1099亿港元。据了解,堪称吸金神奇的《王者荣耀》,在2016年为腾讯带来高达68亿元的收入,一上线就占据手游领域处于垄断地位。有资料显示《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两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万,占据了国内95%的MOBA手游市场,在移动电竞游戏收入中排名第一。但就是这样吸金,也挡不住股价下跌。而且前一段时间王者荣耀也被困在大量未成年人沉迷其中的舆论中。其实一旦成为垄断的大公司,就自然要思考更多社会价值层面的事情。腾讯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其发展轨迹也曾深刻地受到舆论影响。此次《王者荣耀》舆论风波或许将促使腾讯重新认识自己的战略,完成一次阶段性地提升。
关注,随时查看最新体育新闻和高清体育直播。王者荣耀制作人刚喊委屈,腾讯市值就蒸发逾千亿
杨幂《王者荣耀》玩的有多好?黄子韬说“我想赢,所以一般不带女生,但杨幂姐不会。”不仅如此,杨幂还多次和职业选手组开黑,实力颇受肯定。此前还被网友发现早起打新赛季,截至目前杨幂已经玩了5808场,堪称娱乐圈的“游戏大神”。大幂幂的游戏ID多次被曝光,前不久和王校长开黑没想到在直播有一次曝光,新赛季的杨幂目前段位是铂金,很不错哦。
火了火了火了
这款游戏究竟火到何种程度?截至5月底,《王者荣耀》注册用户突破2亿,这意味着每7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王者荣耀》注册用户,人数比A股股民还高。同时《王者荣耀》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97.7分钟,中国玩家在该游戏上花的时间是《阴阳师》的6.8倍,《梦幻西游》的11.9倍;17岁以下的玩家数量超过3600万;一名三年级学生称,30多人的班级中,近20人在玩《王者荣耀》。
正是如此大的吸引力,用户层覆盖之广还真没有一款手游能与之媲美。不仅娱乐圈,就连社会的未来都被圈粉了。根据腾讯浏览指数平台上《王者荣耀》年龄分布,20岁以下的玩家占一半以上,其中11-20岁的玩家比例高达54%。也就是说:有高达1亿用户可能是学生。
另类社交之风
腾讯副总裁姚晓光曾表示,作为一款社会现象级游戏,已不能再仅仅用“游戏”的概念来理解《王者荣耀》,它已成一种新的社交方式。
当然腾讯有如打娘胎带出来的社交基因,就连财大气粗的阿里也不能在这个领域跟它叫板!如今,《王者荣耀》闯入学校掀起了另类的社交之风,学生把玩这款游戏不仅仅因为门槛低上手快或是体验极佳,倘若多数人对这款游戏趋之若鹜,大家组队开黑,你没有参与,大家聊的内容你也听不懂,就会有被孤立的感觉。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王者荣耀》抓住了低龄用户的痛点,其他手游很难与之争锋!
吸金怪兽遭遇百般痛诉
但是没有想到的事情相继发生了,刷爆银行卡的,玩到“虚脱”和“失踪”的,玩死玩伤的,一抓一大把。于是网友们,尤其是“受害者”的家庭,对游戏百般痛诉,纷纷声讨!
今年5月27日至6月24日,李先生的13岁的小儿子用他的支付宝给《王者荣耀》陆续充值5万,这笔钱原本是用来给小儿子做心脏手术准备的救命钱。另有11岁女孩玩王者花光父母11万积蓄,10岁熊孩子刷光母亲4个月工资。4月底,有媒体报道称,广州一17岁少年狂打手游“王者荣耀”40小时,诱发脑梗,险些丧命。6月22日,杭州一名13岁的学生因玩王者荣耀被父亲教训后从四楼跳下,摔伤后还自言自语了一句,“怎么不会飞啊?要知道这么高我就不跳了。”
2015年上线,在不到两年的时间,注册用户从750万增至2亿,14岁以下玩家占3.5%,约700万。据统计,单靠卖皮肤,《王者荣耀》一天就赚1.5亿,无疑成为吸金怪兽。有媒体报道,“王者荣耀之父”、腾讯副总裁姚晓光去年个人绩效奖金高达2亿,今年6月底姚总被爆砸9800万港币购入了一套尖沙咀顶级豪宅——名铸的复式单位。
现如今,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社会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富人们就研发了游戏和社交软件,以阻止剩下的人跟着富起来”。戏谑之语,或许一语成谶?只不过不在少数的中小学生成为了劫贫济富的工具。
王者制作人喊屈
危墙不立!《王者荣耀》在赚的盆满钵满之际,外界的诟病与日俱增已经形成了一堵立在身旁的危墙,即便这款游戏正处于盛世局面,不表态不收敛无异于拿前途开玩笑!
随即,腾讯放出大招,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7月4日起,12岁以下的小朋友每天只能玩1小时,13岁以上的未成年每天只能玩2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游戏强制下线。除此之外,《王者荣耀》将陆续增加“未成年人消费限额”功能。
7月3日,《王者荣耀》制作人李旻坐不住了,发表了一封长达2000字的公开信,对于近期腾讯游戏推出的防沉迷系统,作出详细说明。内容显得极为煽情,如同公开信的标题《为了爱,为了梦想》,随后,新浪科技提炼出一个更加直白的标题——《王者荣耀》制作人:沉迷怪罪游戏,我们有些委屈。
Google、Facebook才是商界典范
仅目前来看,《王者荣耀》除了吸金能力堪称一绝之外,没法看到它对于社会的价值,被质疑也无可厚非。
相对而言,国外某些公司虽谈不上视金钱为粪土,但在价值观和使命的塑造上绝对称得上是商界典范!
“不作恶”(Do not be evil)是Google的经典理念与口号之一。“不要作恶。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要放弃一些短期收益。”这句话来自谷歌创始人之一阿米特·帕特尔(Amit Patel)。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帕特尔担心,未来公司可能迫于客户的要求,更改搜索结果排名、或者开发一些他们不愿意开发的产品。帕特尔一次在谷歌销售人员与客户会面的会议室里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并在一个白板的右下角非常清楚地写下了“永不作恶”。一段时间之后,当谷歌人力资源团队讨论企业宗旨时,共列出了10条企业价值,另一创始人保罗·布切特(PaulBucheit)建议只保留“永不作恶”一条。
乔布斯官方传记作家Walter Isaacson回忆道,当问硅谷哪个人是乔布斯所欣赏的时候,“马克是从他口中冒出来的第一个人。他感觉跟马克之间有一种奇怪的亲切感。”据媒体报道,当年Facebook的用户远没有如今多的时候,小扎曾经甚至考虑过要卖掉它。然而,乔布斯却建议他不要有这种想法,并且极力推荐他去印度的寺庙走一走,重新寻找公司的使命。据说,小扎真的认真的听从了这个建议,并且去印度生活了一个月,观察那里的人们,体验那里的生活,最终明白了:如果能为人们创造出更强的连接,那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好。
最新消息,恒指午后跳水跌超2%,腾讯控股跌5%市值蒸发逾千亿,这是腾讯股价近10天来的首次下滑,创下近1年来的最大跌幅。腾讯股价遭遇水逆的真相是什么?想必大家心如明镜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福兮祸兮?腾讯市值暴跌千亿 王者荣耀该委屈吗?
   虽然《王者荣耀》可能是史上最赚钱的游戏,但同时它也可能是受到诟病最多的游戏之一,外界对于《王者荣耀》的舆论攻击主要集中在大量未成年人沉迷其中。此次《王者荣耀》舆论风波或许将促使腾讯重新认识自己的战略,
  《王者荣耀》作为腾讯最成功的游戏,自日上线公测以来,对腾讯控股股价的“助攻”作用明显。不过,一直在港股市场上高歌猛进的腾讯,7月4日却摔了个不小的跟头。当天,腾讯控股开盘后股价大跌,早盘收跌2.85%。午后开盘继续下挫,截至收盘跌4.13%,创下了腾讯控股在2017年出现的单日最大跌幅。根据目前腾讯发行的总股数计算,4日腾讯控股市值蒸发了1099亿港元。   在外界看来,腾讯股价在4日当天出现下滑的原因或许是与人民网所发布的两篇针对其旗下手游《王者荣耀》的评论文章以及腾讯推出的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有关。   堪称吸金怪兽的《王者荣耀》,2016年为腾讯带来高达68亿元的收入,在手游领域处于垄断地位。公开资料显示,《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两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万,占据了国内95%的MOBA手游市场,在移动电竞游戏收入中排名第一。   虽然《王者荣耀》可能是史上最赚钱的游戏,但同时它也可能是受到诟病最多的游戏之一,外界对于《王者荣耀》的舆论攻击主要集中在大量未成年人沉迷其中。面对细分用户以及需要特殊保护的未成年人,游戏分级、未成年人保护没有强有力的落地执行,毒害、陷害、毒丸,这些指控也随之而来。   7月3日,人民网刊发题为《〈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对于人民网的发文指责,腾讯4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刊文《对话〈王者荣耀〉制作人:道阻且长,我们已启程》。《王者荣耀》游戏制作人李旻表示,《王者荣耀》作为一款游戏产品,在游戏设计本身是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但我们现在已经是一款国民游戏,就必须承担起对应的责任。”“其实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精神鸦片。”   值得注意的是,7月4日,人民网又刊发了题为《二评〈王者荣耀〉:“社交游戏”监管刻不容缓》的文章,文章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王者荣耀》不仅点燃了手机游戏的热潮,而且为相关方出了一道新课题,一道从未有过的“社交游戏”监管难题,亟待破解。如何有针对性地根据新情况制定规则和办法,就需要及早地纳入议事日程。游戏不是天然的恶,但监管是少不了的关键环节。   而在7月4日,腾讯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来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第一板斧: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陆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游戏强制下线。除此之外,《王者荣耀》还将陆续增加“未成年人消费限额”功能,与现有的成长守护平台双管齐下,限制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消费。   第二板斧: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升级后的成长守护平台将大幅降低操作门槛,家长只需要简单步骤就可以完成绑定,并掌握孩子游戏登陆和充值状态。与此同时,平台将增加硬件设备绑定功能,避免未成年人通过多账号登陆绕开家长监护。从而实现家长对指定的小孩设备实施一键禁玩的操作。   第三板斧:强化实名认证体系。在防沉迷新规实行后,非认证用户或认证资料提交不全的用户,需要在限定的10天内完成实名认证,否则将按12岁以下未成年人账号处理。此外,对于没有认证身份信息,以游客身份登录的玩家,腾讯也自动按照12岁以下未成年人进行识别,每日限玩1小时。   7月5日,腾讯公布了“《王者荣耀》健康系统”上线试运行的首日情况。数据显示,截止7月5日凌晨5:00,健康系统生效的最高峰时段出现在用户游戏时间最集中的晚间,在同一个小时内,共有34万个账号受到健康系统的保护,在登陆游戏达到限时时段后下线。   一旦成为垄断的大公司,就自然要思考更多社会价值层面的事情。腾讯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其发展轨迹也曾深刻地受到舆论影响。此次《王者荣耀》舆论风波或许将促使腾讯重新认识自己的战略,完成一次阶段性地提升。
有机会干实业赚钱,谁还会去蛋疼玩游戏
人民网刊文批《王者荣耀》 腾讯市值蒸发千亿人民网刊文批《王者荣耀》 腾讯市值蒸发千亿人民网刊文批《王者荣耀》 腾讯市值蒸发千亿人民网刊文批《王者荣耀》 腾讯市值蒸发千亿
取缔电子毒品帝国腾讯
腾讯开发的王者荣耀游戏,不是让人奋发向上进去的思想,而是让无数青少年沉迷、沉沦、丧失奋发向上的精神鸦片。类似的腾讯其他一些游戏也是。已近到了祸国殃民的敛财企业,不顾青少年健康向上的企业。强烈反对腾讯这种毒害青少年的游戏理念。
只能怪王者荣耀锋芒太盛了,遭人妒忌
603000人民网又发三怼腾讯网游!看来明天腾讯不妙!人民网要涨停板
603000人民网又发三怼腾讯网游!看来明天腾讯不妙!人民网要涨停板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虽然《王者荣耀》可能是史上最赚钱的游戏,但同时它也可能是受到诟病最多的游戏之一,外界对于《王者荣耀》的舆论攻击主要集中在大量未成年人沉迷其中。此次《王者荣耀》舆论风波或许将促使腾讯重新认识自己的战略,
  《王者荣耀》作为腾讯最成功的游戏,自日上线公测以来,对腾讯控股股价的“助攻”作用明显。不过,一直在港股市场上高歌猛进的腾讯,7月4日却摔了个不小的跟头。当天,腾讯控股开盘后股价大跌,早盘收跌2.85%。午后开盘继续下挫,截至收盘跌4.13%,创下了腾讯控股在2017年出现的单日最大跌幅。根据目前腾讯发行的总股数计算,4日腾讯控股市值蒸发了1099亿港元。
  在外界看来,腾讯股价在4日当天出现下滑的原因或许是与人民网所发布的两篇针对其旗下手游《王者荣耀》的评论文章以及腾讯推出的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有关。
  堪称吸金怪兽的《王者荣耀》,2016年为腾讯带来高达68亿元的收入,在手游领域处于垄断地位。公开资料显示,《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两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万,占据了国内95%的MOBA手游市场,在移动电竞游戏收入中排名第一。
  虽然《王者荣耀》可能是史上最赚钱的游戏,但同时它也可能是受到诟病最多的游戏之一,外界对于《王者荣耀》的舆论攻击主要集中在大量未成年人沉迷其中。面对细分用户以及需要特殊保护的未成年人,游戏分级、未成年人保护没有强有力的落地执行,毒害、陷害、毒丸,这些指控也随之而来。
  7月3日,人民网刊发题为《〈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对于人民网的发文指责,腾讯4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刊文《对话〈王者荣耀〉制作人:道阻且长,我们已启程》。《王者荣耀》游戏制作人李旻表示,《王者荣耀》作为一款游戏产品,在游戏设计本身是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但我们现在已经是一款国民游戏,就必须承担起对应的责任。”“其实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精神鸦片。”
  值得注意的是,7月4日,人民网又刊发了题为《二评〈王者荣耀〉:“社交游戏”监管刻不容缓》的文章,文章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王者荣耀》不仅点燃了手机游戏的热潮,而且为相关方出了一道新课题,一道从未有过的“社交游戏”监管难题,亟待破解。如何有针对性地根据新情况制定规则和办法,就需要及早地纳入议事日程。游戏不是天然的恶,但监管是少不了的关键环节。
  而在7月4日,腾讯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来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第一板斧: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陆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游戏强制下线。除此之外,《王者荣耀》还将陆续增加“未成年人消费限额”功能,与现有的成长守护平台双管齐下,限制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消费。
  第二板斧: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升级后的成长守护平台将大幅降低操作门槛,家长只需要简单步骤就可以完成绑定,并掌握孩子游戏登陆和充值状态。与此同时,平台将增加硬件设备绑定功能,避免未成年人通过多账号登陆绕开家长监护。从而实现家长对指定的小孩设备实施一键禁玩的操作。
  第三板斧:强化实名认证体系。在防沉迷新规实行后,非认证用户或认证资料提交不全的用户,需要在限定的10天内完成实名认证,否则将按12岁以下未成年人账号处理。此外,对于没有认证身份信息,以游客身份登录的玩家,腾讯也自动按照12岁以下未成年人进行识别,每日限玩1小时。
  7月5日,腾讯公布了“《王者荣耀》健康系统”上线试运行的首日情况。数据显示,截止7月5日凌晨5:00,健康系统生效的最高峰时段出现在用户游戏时间最集中的晚间,在同一个小时内,共有34万个账号受到健康系统的保护,在登陆游戏达到限时时段后下线。
  一旦成为垄断的大公司,就自然要思考更多社会价值层面的事情。腾讯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其发展轨迹也曾深刻地受到舆论影响。此次《王者荣耀》舆论风波或许将促使腾讯重新认识自己的战略,完成一次阶段性地提升。腾讯市值暴跌千亿,王者荣耀该委屈吗?
谈起当前最受欢迎、但争议也最多的游戏,就不得不提腾讯旗下的《王者荣耀》了。
有数据显示,2016年四季度,《王者荣耀》已坐拥2亿注册用户,日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2017年一季度,这款游戏为腾讯带来的收入超过120亿元,相当于月入30亿。
但是,在为腾讯疯狂吸金的同时,《王者荣耀》也因让未成年人“游戏成瘾”、“曲解历史”而惹来巨大的争议,饱受舆论质疑。
“深圳11岁男孩玩王者荣耀偷刷父亲银行卡3万”、 “狂打手游’王者荣耀’40小时,广州17岁少年患脑梗险丧命”等新闻屡屡见诸报端,揭露这款游戏给社会埋下的隐患,甚至有老师发文称“手游成了新时代’黑网吧’”。类似的新闻和评价逐渐让《王者荣耀》失去光环,并被戏称为“王者农药”。
尽管上周末腾讯针对游戏乱象出台了最严“限时令”,但这依旧无法阻止公众的讨伐之声。在舆论压力下,腾讯控股(0700.HK)4日出现年内最大跌幅,暴跌4.13%,市值蒸发千亿。
腾讯发新规治理游戏乱象
7月2日,腾讯公司发布声明称,将于7月4日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推出最严格的防沉迷系统措施。具体而言,这项被腾讯称为“健康游戏三板斧”的政策包括限制未成年人登录时长、绑定硬件设施和强化实名认证。
按照新规,12周岁以下(含12岁)的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且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录;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强制下线。
与此同时,游戏平台还将增加硬件设备绑定功能,避免未成年人通过多账号登录绕开家长监护。此外,腾讯称已在游戏中推行实名认证,未实名注册的账号将无法进行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消费,腾讯表示,《王者荣耀》还将陆续增加“未成年人消费限额”功能。
随着这款现象级游戏的强势火爆,其月入30亿的吸金能力早已令其他游戏自叹不如。而如今腾讯在暑期之际推出最严新规,业内有观点认为,《王者荣耀》的日活用户势必将受到一定影响,进而影响游戏收入,腾讯此举无异于“自断财路”。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成年人在《王者荣耀》的用户群体中占比并不算高,其核心玩家还是成年人。因此,对未成年人玩游戏进行的限制并不会过多地影响这款游戏的收入。
腾讯市值暴跌千亿
如今看来,“火爆与争议并存”可谓是《王者荣耀》的真实写照。尽管腾讯主动出台了堪称史上最严游戏禁令,针对未成年人群体推出了“防沉迷系统”,但围绕《王者荣耀》的争议依旧没有减少的迹象。
在新规出台之前,这款游戏曾被《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发文痛批。日前,人民网再次发文直指《王者荣耀》陷害人生,并对后者出台的新规作用提出质疑。
人民网在文章中称,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同时,人民网指出,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看到了防范的诚意,但“三板斧”能否“解毒”还有待时间检验。
在舆论压力之下,腾讯控股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开始走弱。7月4日,腾讯控股低开低走,午后大幅跳水。截至收盘,该股报收269.2港元/股,跌 4.13%,创年内最大跌幅,市值蒸发千亿,并拖累网游概念股集体下跌。
王者荣耀该委屈么?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人民网批评之后,《王者荣耀》游戏制作人李旻便发布公开信回应。他表示,“就因为有人沉迷,就都来怪游戏,我们觉得有些委屈。”
在李旻看来,游戏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精神鸦片。娱乐确实需要被管理,但也许疏导而不是限制会是更好的方法。
或许,李旻认为腾讯及《王者荣耀》已经做出了诸如出台最严“限时令”等措施,不应该再受到非议。但在一位网友看来,腾讯出台这项政策并非完全出于本意,更多是迫于舆论与政策压力,且治标不治本,此时喊委屈未免显得有些矫情。
例如,在限制未成年人登录时长方面,腾讯新政中的此项内容已落后相关政策十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在2007年就发布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要求“3小时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游戏时间,累计超过5小时即为"不健康"游戏时间,玩家的收益降为0”。
诚然,多数游戏的确不能被称为洪水猛兽,但一款日活用户超5000万的游戏若没有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洪水猛兽几乎无异。当前,贯彻落实游戏的分级制度,才是腾讯最应该去推动的事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投资中国
创业是一种态度,我们希望陪你飞得更高
关心投资,请关注创新创业教育投资中心微信,让知识燃烧~
如果觉得不错请分享到朋友圈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荣耀 的文章

 

随机推荐